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体可分为工具、仪仗、礼器、佩饰、实用以及葬玉等几大类。其中所谓葬玉,从广义上说,凡是埋入墓中的玉器都可称为葬玉,而这里所说的"葬玉",指的是那些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而不是指所有埋在墓中的玉器。如古人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玉覆面,以及玉衣、玉枕、玉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功 《收藏界》2012,(9):110-113
用玉的世界来形容乌鲁木齐,一点都不夸张:街道两旁林立着装修豪华的玉器店,店内灯光明亮,柜台内摆满了晶莹剔透、制作精美的和田玉;规模宏大的玉器市场人头涌动,前来淘宝的人络绎不绝;和田玉器博物馆展示的玉器,从新石器时代以降直到近现代,品类众多,是玉器爱好者参观和鉴赏的理想殿堂;那游走在大街小巷兜售和田玉的维族小商贩,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和手上的串串和田玉,令人情不自禁地流连在玉的海洋里——这就是玉城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4.
曾智泉 《收藏》2007,(6):110-110
中国有句俗语:“黄金有价玉无价。”是说好的玉石价值连城,难以定价。2006年,中国玉器拍卖凸显玉无价的现象,这股风现在还很强劲,见首不见尾,令人深思。综观2006年玉器市场,价位疯涨的玉器主要是明清时期的一些雕琢精美之物。其中以清代皇家玉器为最贵,其次是明代皇家玉,再次是同时期的一些民间精美玉器,而高古玉器养在深宫人未识,未出现买卖高潮。  相似文献   

5.
崔兴众 《收藏》2014,(11):86-90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时期。玉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装饰玉、礼玉、葬玉、器具等门类。西安博物院的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主题,展示西安出土的各时代玉器精品。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15):169
随着2012年中国上海玉石雕"神工奖"评选工作逐步展开,组委会目前正式发布消息称,将在筹办"神工奖"评选期间首次评选"玉雕艺术评论家"与"玉雕艺术特约研究员",从而进一步改善中国玉雕界长期缺失的市场环节。据介绍,虽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发展,完成了从"神玉"到"王玉",再到"民玉"的演变过程,但是由于新中国建立后,玉器长期仅局限于工艺美术行业之内,加之当代玉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未能形成面向社会公众的玉雕评论机制。近几年来,当代玉器市场越来越热,成交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大师玉器成为收藏新宠,但种种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如当代玉器的文化及学术研究不足,批评体系缺失、不能有效引导创作和审美等,这些市场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市场环  相似文献   

7.
随着玉在中国乃至国际市场的不断走俏,提高人们对玉的认识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收藏玉蔚然成风,很多人因为看到了玉的升值潜力,把玉也当作一种投资。而在我看来,他们对玉的崇拜只是一种盲目的跟从,一种对流行的追随。由于现在对玉一知半解的人实在太多,这也在客观上纵容了某些玉器商的造假行为。所以,一方面希望玉器商都能把最“真”的一面表  相似文献   

8.
丁安徽  江用虎 《收藏》2010,(5):90-9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器收藏家、爱好者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玉器的收藏不只是追求年代,而是趋向于多元化。玉牌因其大小适中,适合佩玩,又融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而确立了其在现代玉器市场的独特地位,成为了收藏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8,(5):100-104
中国古代玉器的生产贯穿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整个历程。玉器风格在六朝与隋唐之前后有明显不同:魏晋以前,玉器的生产受制于封建礼制,有森严的等级和形制限制;从隋唐开始,产生了清新活泼、贴近生活的世俗化玉器体系,器形以实用的玉佩饰和玉器皿为大宗。在玉器皿中,除了传统的碗、杯、盘造型,还有一种肖生式的玉器皿。  相似文献   

10.
冯元 《收藏界》2013,(3):44-47
玉与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生长于亿万年前的玉在中国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赋予了玉优雅、宁静、含蓄、纯洁、坚贞和正直的美好品性,提及玉的词汇、成语、典故无不和高贵、美丽、幸福、吉祥有关。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从商周的神秘礼玉到战国的精美佩玉,强秦制传国玉玺,两汉的金缕玉衣,大唐金镶玉带的富贵奢华,宋代玉器清丽高雅,元代秋水件生气勃勃,明代子冈牌独领风骚,清代的巨型玉山子,不但王公贵族对玉器趋之若鹜,民间赏玉、藏玉也蔚然成风。一个个玉器制作的巅峰时代,使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  相似文献   

11.
名家赏玉     
古老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用玉传统,古人认为玉比金更贵重,黄金有价玉无价。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与内蒙古东部及河北等地。红山文化玉器主要以动物形玉器、勾云形玉佩和装饰形器物为主,对动物形象讲究神似。  相似文献   

12.
礼仪、祭祀用玉在中国很早就使用,《周礼》中最早记载了玉器使用的规章制度。周代的玉器向礼仪性玉器方向发展,开辟了玉器"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古代玉器的研究、兴起较早,始于汉碑上的《六玉图》,宋人聂宗义的《三礼图集注》,其后的《宣和博古图》以及吴大徵的《古玉图考》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发掘数量众多的西周墓葬,大量玉器出土加上国  相似文献   

13.
陈利娟 《收藏》2006,(12):99-99
9月2日,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与潘家园旧货市场联合主办、中华玉器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在北京开幕。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副总经理李桂芳、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闰振堂、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崔新未、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于明、美国学术基金会江伊莉女士、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古方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作了发言。  相似文献   

14.
明代玉器总体上看逐渐脱离了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民间玩玉、赏玉之风日盛。明初玉器风格继承元代,造型上粗犷豪放,做工较严谨精美;中期,玉器雕琢趋向简略,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随着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起,出现  相似文献   

15.
古玉辨真伪     
胡焕英 《收藏》2011,(7):86-89
玉器的年代是指玉材经人工雕琢成器(包括半成品)的年代,中国的玉器专家们一般都约定俗成认为汉代及其以前雕刻的玉叫做古玉。物理、化学的分析方法只能确定玉材的岩性(矿物组成)和成矿年代,以及成色(形成颜色)、产地、钙化等的原因,而不能测定玉器雕琢的年代,亦即无助于玉器年代的判断。判别真假古玉主要从玉器的表面情况、形制、纹饰、雕工等几方面进行观察,然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丁子荃 《收藏界》2012,(9):22-28
自古以来,玉在所有艺术品中的地位几乎无与伦比,而近日发生的玉器真伪的论争更是所有古今艺术品无法比拟的:一件"金缕玉衣"使几位文物界的泰斗中枪倒下,一把"汉代玉凳"揭出了玉器造假洗钱的黑幕,而最近的真假玉器之争又将"齐家玉器"推到了风口浪尖——孔圣人说的"君子"玉,正在遭遇愈来愈多的"伪君子"玉的挑战。本期"藏界视点"择录了几位玉器专家和收藏者的不同观点,并配发了来自不同圈子收藏的齐家玉器的藏品,供大家"‘齐玉’共欣赏,‘真假’相与析"。  相似文献   

17.
我酷爱玉器,特别是明清玉器。因为明清玉器传世品较多,收藏起来也不是太困难,另一方面,明清玉相对于高古玉而言,也比较容易辨认。在明清玉器中,我特别对明代龙纹带板情有独钟。不仅因我生肖属龙,还因为龙纹带板器物的规格高,而且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明代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13)
正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一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艺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优秀作品。清代玉器制作严谨,一丝不苟,它将传统的阴刻、阳线、浮雕、镂刻等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清代玉器的纹饰多以吉祥图案出现,有山水人物、神仙故事、花鸟虫鱼,还有吉祥文字,以借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者高雅的情趣意境。清代玉器的种类主要有礼仪玉、装饰玉、实用玉、肖生玉(泛指一般动物型玉  相似文献   

19.
崔兴众 《收藏》2014,(21):86-90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时期。玉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装饰玉、礼玉、葬玉、器具等门类。西安博物院的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主题,展示西安出土的各时代玉器精品。西安博物院藏有两件史前时期玉璧,一件是2002年在雁塔区鱼化寨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玉璧(图1),该璧较小,从单面钻孔,素面无纹,表面抛光,磨制精致。另一件是1983年在西安征集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璧(图  相似文献   

20.
吴荣清 《收藏》2010,(12):71-72
不久前,中国白玉市场刮起了一股“韩流”。这种白玉虽产于隔海相望的韩国,但进入中国后却被人称作“和田玉”而横扫玉器市场。它究竟是什么玉?如何慧眼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