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竹根”是茎还是根的问题,在我没有上自然课以前,我一概不知,总以为地下长的都是根。但是到老家一次实地观察以后,我明白了“竹根”并不是根,而是茎,为了这个问题,我还跟爷爷奶奶争论了一番呢。  相似文献   

2.
关于竹根是茎还是根的问题,在我没有上自然课以前,我一概不知,总以为地下长的都是根。但是到老家一次实地观察以后,我明白了竹根并不是根,而是茎,为了这个问题,我还跟爷爷奶奶争论了一番呢。  相似文献   

3.
我平时经常看到爷爷拿毛竹根雕刻人像,周末,我请爷爷教我也刻一个. 于是爷爷就带我一起上山挖竹根.那些砍伐过的林子里留着很多竹根.爷爷挖了一个大竹根,我高兴地把它拿到旁边的小溪里清洗泥沙.  相似文献   

4.
话莲     
六七八月份的艳阳天,是莲生长最茂盛的时候。在这里,我从根、茎、叶、花、果五部分介绍这种生长在湖泊池塘中的水生植物。 莲根 说到莲的根,不能不说“莲鞭”。“莲鞭”是莲初生出的嫩茎,细瘦得如人的手指。它生在淤泥中,上有莲节。节的上方在春天长出叶芽,等叶芽钻出水面,我们便看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象。节的下方生根,因为根像老爷爷的胡须,所以叫它须根。须根扎在淤泥中,不仅能固身定位,而且还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机器”,作用可大啦! 莲藕 说到莲的茎,小朋友也许以为叶柄或花梗便是它的茎吧?不对。莲的茎是长在水…  相似文献   

5.
野菊花     
一个月前爸爸买回了一盆野菊花,我看见它只长着几片叶子,几个花骨朵儿,便对爸爸说:“这野菊花怎么只长几片叶子,几个花骨朵儿呀?它能开花吗?”爸爸说:“过几天会开花的。”说完就把花端到了阳台上。过了半个月,它果然开花了。来我家的人都会说:“这盆花可真美呀!”野菊花成了我家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野菊花栽在一个陶瓷的花盆里。它的根深深地埋在泥土里。从它的根上长出三根粗壮的茎,如同小拇指一般大小。在这根茎上又分杈,长出许许多多细小的茎。这小茎是翠绿色的,就像针一般大小,一掐就断。茎上长着许多深绿色的叶子。叶子…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辨析示意图,认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2.与作家比较,发现写清“爬”的过程的秘密。3.梳理文本内容,做一次植物种植推荐。【教学流程】一、辨一辨“脚”的样子1.看图片,识爬山虎。(1)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和其他植物一样,有根,有茎,有叶。(出示爬山虎图片,逐个出示根、茎、叶、叶柄。)学生逐一朗读,教师逐一提示:爬山虎的根,深深扎入泥土里;这是爬山虎的茎;这是爬山虎的叶子;连接了叶片与茎的部位叫叶柄。  相似文献   

7.
“植物”这一单元主要讲授植物的果实、种子及根、茎的繁殖。教授该单元时,我并没按以往的办法去课课讲授,而是将三课合为一课,少讲授,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本,通过观察实验,联系实际去探索果实的形成,种子的萌发,植物根、茎的繁殖,效果很好。 为使该单元教授成功,首先,我从班干部中选出了三名工作负责的学生,让他们分别担任“花小组”、“种子小组”及  相似文献   

8.
补充设计(一) 上期第20页“你是什么根”一文中说到,讲“值物的根”一课,学生出现了“马铃薯是植物的贮藏根”的说法,这时教师不要急躁,急于否定;也不要用自然教师的“拿手办法”——“这个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争论不清,留着下节课再探究。”这种开脱的办法虽然可以避免课堂上出现“混乱”,但是学生此时没能得到满足。正确的办法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寻找出根与茎的不同的特征,既能达到目的,又为“植物的茎”一课作了巧妙的铺垫。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才是精彩的 一日,我听一位教师教《爬山虎的脚》。学到描写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话:“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熟读之后,老师问学生:“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思维,引导参与师:通过第6、7、8、9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植物的———生:(齐)根、茎、叶、果实。(板书:根、茎、叶、果实)师:这几天,老师让大家在课外对植物的根、茎、叶、果实进行了观察和搜集,相信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谁来告诉大家,你搜集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生:我搜集了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树叶像手掌,到了秋天,梧桐树叶就变黄,从树上落下来了。师:说得真棒!生:我观察了扁豆的茎,它弯弯曲曲地缠在竹竿上,我把扁豆的茎画下来了。(生边说边举给大家看)师: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 树有椎.有根才枝繁叶蔑,葱都参天;草有根,有根才“野火烧不尽,喜风吹又生”;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争的“根”……  相似文献   

12.
晒干玉米株的妙用在农村,到处可见晒干的玉米株,可别小瞧这不起眼的“烂柴火”,拿到生物课堂上,竟能变成妙不可言的“活材料”。在“根”中的妙用在讲“根的形态”时,学生对“不定根”的概念比较陌生,教师可剪一段生有不定根的晒干玉米茎基部,让学生观察,帮助理解...  相似文献   

13.
水稻田里,小龙虾得意洋洋地哼着歌:“天上的龙,水里的虾,天下无敌小龙虾……”唱着唱着,它用大螯钳住一根稻茎,狠狠地一用力,啪——稻茎断了。刚刚游近的小蝌蚪吓一跳,抬头一看:“哇,小龙虾!快逃!”小蝌蚪连忙逃走了。 哈哈哈……小龙虾更得意了,它又唱起了歌:“天上的龙,水里的虾,天下无敌小龙虾,大钳有两把,人人见了人人怕!” 唱到这里,它又用大钳钳住一根稻茎,狠狠一用力,啪——又一根稻茎断了。刚刚游近的小鱼儿吓了一跳,抬  相似文献   

14.
通过指导学生初步实施研究性课题“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活动,学生自己解决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问题,揭开了生长素类似物在抑制根生长的同时是不可能促进茎生长的迷惑,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体论上的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价值论上的人则是一种超越存在高于存在的应当之物。归依存在是人的根性,归依人是“我”的根性。“我”是通过看、思、做来跨越“我们”、“你”、“他”等站点而成为人的。“我”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作为人我应当做什么”和“对于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荇”,又称“荇莱”。朱熹《诗集传》云其“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苏,圆~i,-t-余,浮在水面”。陆机的《疏》和《康熙字典》也都沿袭了这一描述。而《再别康桥》里的青荇叶子却没有“浮在水面”,而是“油油地在水底招摇”,即根叶全长在水下。而”茎如钗股…‘圆茎寸余…‘浮在水面”,这样的植物只能生长在浅水里,但康...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一直在种甘蔗。去午春天栽甘蔗种时,我突然发现甘蔗地里有一株甘蔗的幼苗。正在埋甘蔗种,哪里有甘蔗的幼苗呢&于是,我用手小心翼翼地顺着甘蔗幼苗往下挖,啊’原来是从去年没有挖尽的甘蔗蔸上发的。我赶紧把甘蔗苗捂好,跑到学校去问老师:“老师,甘蔗的幼苗是不是从甘蔗的根上长出来的(”老师告诉我们:“甘蔗是茎繁殖,它的根是须根,而长幼苗的部分是先一年收获甘蔗时砍剩的甘蔗的茎,只要冬天不冻死,第二年就能从节上发出芽来。”弄懂了这个问题,我们种植小组的几名同学就进行了甘蔗蔸留种的试验。我说服爸爸给我们留了一分,甘蔗蔸不挖出…  相似文献   

18.
蔡秀花 《辅导员》2015,(9):35-36
案例描述:《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植物的叶和茎》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叶的组成》《各种各样的叶》《茎的组成》和《各种各样的茎》。从教学内容的顺序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想通过先学习“叶”,来为学习“茎”奠定基础。但是,这样的教学顺序真的合适吗?当第一次接触第三册这一单元时,我当时也是理所当然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先讲“叶”,之后讲“茎”。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以菊花为范例让  相似文献   

19.
变态根、叶、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植物学》的根、叶、茎变态内容,分散在《根》、《叶》、《茎》各章中,教学完毕后,学生常常提出不少疑问,比如:“马铃薯为什么是块茎而不是块根?”“茎卷须和叶卷须是怎样判别的?”“枝刺和叶刺的区别是什么?”……为消除学生的疑难,比较是医治“模糊症”的良药。在讲完根、叶、茎这三章以后,根据同功变异和同源变异的概念,依照变态根与地下茎;地上茎的变态与叶的变态的主要判别方法,列制下表,进行复习,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养了很多龙舌兰。这些花,是经过爸爸数年精心分蘖培育而成的。 星期天的上午,爸爸正准备给一株壮年龙舌兰和它进入成年期的“子女”做“分蘖”手术,爸爸叫我作他的“助产士”。这时,我向爸爸求教有关龙舌兰的生长特性。他说:“一般老年龙舌兰的根,每年可长出三个新茎,这些新茎发育成四、五个叶片的新芽,为成年期,大概四年左右,这正是人工繁殖最佳期,成活率高。”在做“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