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气势与气韵     
中国书法艺术常提到"气",气乃书法之真谛所在。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常以"气势"、"气韵"等词进行表述,"气势"是书法家对自然抽象摹写与内心世界传达结合的一种书法表现的特殊形式。气韵是书法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之间互相感知的产物。气韵生动乃书法所求的最佳效果。书法作品的气韵,是书法家品德情操、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以及艺术功力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2.
书画墙     
屈应超,1945年8月出生,陕西蓝田人,现为陕西省教育厅巡视员,研究员职称,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市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近些年,在中央、地方报刊上已发表书作1500余幅,出版有《屈应超书法作品集》。其书法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风格不雕不镂,天真洒脱,气韵奔放淡逸,用笔方圆互补,自然通神,质朴格高。他书写的王维诗《山居秋瞑》曾荣获『21世纪中国艺术名家名作大展』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庚子销夏记》是清初孙承泽重要的题跋文字。“题跋”认为在收藏和品评书法的研究中,应建立在王羲之书法的《兰亭序》为主要代表的晋法框架之内。这一思想不但显示了对碑刻书法的重视,而且对汉隶、清季隶书的振兴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使人们在收藏和品评书法时认识到初唐楷书皆取法于王羲之,并明显带有隶书的特点。唐代的楷体直到柳公权才意法皆备,达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显示出居于正统地位的宋帖是以“气韵朴厚”为审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4.
"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标准.如果将其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品评,书法的"气韵美"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书法艺术家将胸中之"气",也即,书法艺术家内在的品德修养,生活情调,人格气质,文化品位,学术涵养等,通过用笔、结字、走势、布局等诸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气贯全局的书法"艺术意象整体",它如若给人的感觉为元气淋漓,酣畅通达,氤氲神妙的话,我们就说这样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了"气韵美".  相似文献   

5.
“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标准。如果将其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品评,书法的“气韵美”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书法艺术家将胸中之“气”,也即,书法艺术家内在的品德修养,生活情调,人格气质,文化品位,学术涵养等,通过用笔、结字、走势、布局等诸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气贯全局的书法“艺术意象整体”,它如若给人的感觉为元气淋漓,酣畅通达,氤氲神妙的话,我们就说这样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了“气韵美”。  相似文献   

6.
近代作家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从“气韵”、“性灵”、“韵律”、“自然”等角度论及中国书法特征,显示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以及对中国书法美学的精深把握。林语堂书法美学思想展示出中国书法共时性发展规律。作为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初步奠基者,林语堂书法观具备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文化的积极意义。辩证对待林语堂书法观,有助于当代中国书法研究多向层面的展开。  相似文献   

7.
<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书法独特的精神气韵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书法教育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这一目标阐述了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也是书法课程设置的初衷。笔者以全包围“国”字的教学为题,从弘扬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出发,让书法教学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相似文献   

8.
“大千体”书法具有结体险峻、用笔灵活、章法整肃和气韵朴茂的特点,它们是张大千在继承中国历代书法优秀传统基础上,重点学习碑派书法“尚朴”,追求个性自由抒发“尚意”,与绘画相得益彰和适应时代需要产生形成的。“大千体”书法在碑学书法“壮美”的共性中更具有“华美”的个性,学习欣赏“大千体”书法要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把握其质朴、华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书法——天真烂漫是吾师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较之以严肃拘谨的楷书为主流的唐代书法,宋书继承了唐人的笔意、笔法,而又不拘泥于法度,以行书见长,意趣盎然,气韵生动.其中的典范便是《黄州寒食帖》.苏轼创作它时,正值乌台诗案之后,创作《赤壁赋》之前,并没有真正实现心灵的突围,屋外是“缺月挂疏桐”,屋内是“漏断人初静”.到了寒食节,更兼苦雨潇潇,春寒料峭,海棠凋零,陷于泥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是中国方块汉字的超越,具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气韵。中国汉字的产生与演变,书写工具的使用以及书法本身的深刻内涵等方面均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就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何休所阐发的以三科九旨为代表的条例法则,使《公羊传》的书法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不断变化、进步的发展进程;他对《公羊传》书法的扩充,使《公羊》书法更为繁富、系统,并使其褒贬惩劝功能得到加强;他运用“属辞比事”这种方法探求《春秋》书法,并把书法的探求看成是一种符合逻辑的推衍,从而使书法不断条例化。  相似文献   

12.
秦永龙,字长云,别号准半斗。退休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汉语文字学和中国书法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周金文选注》《书法常识》《书法精品》《楷书指要》《汉字书法通解·行草》《书法》等。参编高校教材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通论》《书法概论》《书法教程》等。  相似文献   

13.
气韵用“气韵”论艺始于南朝的画家、评论家谢赫。其后以“气韵”言艺者真可谓数不胜数。完全可以说,“气韵”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它好象是一座山峰,集聚着无限风光,既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又是观赏者醉心的神奇境界。然“气韵”到底为何物?钱钟书先生近来指出:以往标点谢赫《古画品录》把“气韵”和“生动”连在一起当作一词是错误的。他指出“六法”“气韵”句的句读应为“一、气韵,生动是也。”(详见《管锥编》第四卷,第1353页)我以为钱先生的说  相似文献   

14.
王同顺 《文教资料》2001,(2):145-153
书法碑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貌自立于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之林。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书丹镌刻 (或直接奏刀契刻上石 )构成汉字群体的优美造型 ,并形成各自的风格、面貌。简而言之 ,就是刻在石上的书法艺术。书法注重笔墨情趣 ,讲究用墨、运笔、结构、章法、气韵等表现手法 ;碑刻则是讲究刻字的刀法 ,保存书法的笔法 (笔画线条 )、笔势、笔意和结构的形神。许多古代名碑上同时署有书者刻者的名字。如焦山碑林中唐《魏法师碑》为“清河张德言书 ,东海徐秀日方镌” ;宋《陆游踏雪观瘗鹤铭题…  相似文献   

15.
莫友芝的学术研究、诗文写作与他的书法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赏析莫友芝的篆书作品,可以窥见莫友芝的书法取法、治学态度、学术素养及其富于金石之气和诗书情韵的审美情趣,体现出集学者、诗人、艺术家为一体的莫友芝在篆书创作中独特的书法气韵。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上的贤明君王唐太宗,对书法十分喜爱,并亲力亲行,参与书法的临习与创作。流传至今的《晋祠铭》《温泉铭》,皆为他留心翰墨后的杰作。唐太宗关于书法的论述,多有精彩之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其将行军打仗与书法学习相联系,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天,我们看到的较早的、可信的以"兵阵"来讨论书法的当数唐太宗。传为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和《书论》,尽管也有将"兵阵"来比喻书法,但其真伪历来都受到质疑。20世纪唐耕余先生在  相似文献   

17.
书为心学——论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作主体的心理因素对书法创作有重要影响。根据对书法创作活动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我们可以将心理诸因素在书法创作中的活动规律归结为五大方面:动机关乎书法创作的乖合,情绪酿就书法创作的气韵,思维提升书法创作的效能,气质影响书法创作的风格,价值观奠基书法创作的品质。关注书法艺术创作心理,有利于我们创造出更符合科学规律和历史检验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品读     
<正>中国书法的地位,很占重要,它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民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的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书法而来。故谈论中国艺术而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的灵感是不可能的。——林语堂熊秉明先生曾发宏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一论断或许过于激扬,却揭示了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对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范畴作了阐释。包括:形质与神彩;笔力与气韵;意象与意境;情性与风格。旨在加深对书法的认识,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徐化难,号龙山道人、仙鹤子。1957年2月生于吉林省辽源市,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吉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辽源市老干部大学书法教师。其作品及艺术成就,多次在《中国古今书法大字典》、《世界人文画报》、《世界知识画报》、《艺术经典收藏》、《书画鉴赏》、《吉林画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