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钱选(1239—1299),字舜举,号玉潭,浙江吴兴人。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合称为吴兴八俊。其工诗,善书画,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钱选与赵孟同乡,赵孟早年曾受其画风影响。钱选是个性情豁达的人,嗜酒,且不醉不能画:惟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是其画趣,画成亦不暇计较,往往为好事者持去。他还是个倔强的文人,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生习作中,最难写的就是想象作文了。而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借着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把《古画封雀》这个故事写得生动曲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唐元和年间,大诗人白居易忧国忧民,越职奉事,引起腐败官僚不满,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免不了有“笼鸟槛猿”的痛苦,难以精神愉悦。因此,一旦在江上遇见憔悴凄苦的琵琶女,立时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触动,于是长篇歌行进发而出,并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叙事诗《琵琶行》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5.
"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嚯秋菊,花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烁若芙蕖出渌波……"这是传诵不已的千古绝唱,这是流芳万世的人神之恋,优美的文辞掩饰不住内心的伤痛,动人的旋律宣扬着悲婉凄切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7.
甘泉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5):120-122
文章通过对明代画家唐寅的作品《春雨鸣禽图》的解读,使我们看到,唐寅在绘画方面熟练而高超的表现才能,加之画中灵活秀丽的书法,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意趣。通过欣赏作品,也可领略到画家当时的思想状态,及他对黑暗现实的无奈与痛苦的心境,唐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对后来的写意画风的发展起了推进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女史箴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但流传至今的这幅名画,却是宋人的摹本,原作早已散失。更令人不能忘记的是,这件古代卷轴人物画的稀世珍品,竟在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英帝国主义军队中的基勇松大尉从清宫中劫走,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10.
<正>黄胄曾四次赴新疆体验生活、写生创作,因此作品有很多是描绘西北少数民族风情,而且一向歌颂劳动、歌唱生活,表现劳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赶驴图》,即是表现西北新疆风情的绘画。《赶驴图》创作于1979年,是年8月黄胄带病赴新疆作第五次访问、写生。这件作品,就是此次写生后追忆20年前维族生活场景的一幕。在题款中写到:黄胄一九七九年夏,于北京写二十年前曾见塔吉克姑娘。与60年代相比,这时期作品多了几  相似文献   

11.
甘泉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38-39
通过对宋代中期崔白《双喜图》的赏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崔白画风对当时画坛的影响,崔白深入写生、大胆独创,把花鸟画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崔白所作的花鸟,明显的特点是“清淡疏通,较为活泼”,他不仅与浓丽的黄氏画法不同,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北宋画院里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黄氏体制”。可以说,崔白在绘画上的成就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2000年12月第二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是一首颇为难懂的诗歌,作者锤炼出一些与通常思维不相同的、非常个性化的、充满灵性的感官意象,只有充分激发思维和想象,沉浸到诗人那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才能感悟、领会这些意象,产生豁然开朗、拍案惊奇之乐。学习《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就要将这堂课变成思维的宴席,使同学们品尝到思维的乐趣、诗歌的妙处,领略到高雅艺术的精微之处和回味无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观赏郑板桥的《兰竹图》,我仿佛进入了“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的意境。三株墨竹疏朗苍劲,挺拔伟岸的竹竿迎着萧萧秋风,神采飞扬,浓淡相间的竹叶临风摇曳,旁边一丛幽兰正飘出沁人心牌的馥郁芳香……对于兰、竹,我自小情有独钟。当第一声春雷惊醒大地,第一阵春雨滋润万物,竹的尖笋就会在黎明时分顽强地破上而出。竹子“清姿瘦影”的外表,虚心有节的内涵,曾受到多少诗人的歌颂,激起多少画家的灵感。而兰花的淡雅和清幽。又引起人们的多少感情和遐思!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绘画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展现出奇光异彩。在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中,有  相似文献   

15.
清代盛大士说过“画有四难”云云。本文借此“四难”作为视角,对苏轼《月梅》图进行鉴赏评析,并于欣赏之中揭示其创作特色: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笔少面多,栩栩如生;二是以为正,奇、安相济,画势均衡,险不入怪;三是经营惨淡,布势天成,浑然画面节奏的律协和,生机勃勃;四是意境深邃,“物我相融”.这些意见时研究作为北宋“文人画”领袖的苏轼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枫鹰雉鸡图轴》,南宋画家李迪所作.画面以对角线构图,将雄鹰置于左上角枯枝巅,只见它俯首下视,紧盯右下角的锦雉;雉鸡则张口鸣叫,向草丛中慌乱窜逃.画家着意刻画苍鹰的关键部位如眼、喙、爪,将它描绘得目光圆瞪、钢喙如钩,爪尖紧扣树皮,形态凶猛矫健,尤其捕捉猎物时的力之凝聚和意念专注更是传神之至;雉的形象亦栩栩如生,它目光惊惧,毛羽乍开,蹬出后腿又收缩脚爪,急于逃命又难脱厄运的情状被刻画得极为逼真.  相似文献   

17.
清代盛大士说过“画有四难”云云。本文借此“四难”作为视角,对苏轼《月梅》图进行鉴赏评析,并于欣赏之中揭示其创作特色:一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笔少画多,栩栩如生;二是以鼓为正,奇、安相济,画势均衡,险不入怪,三是经营惨淡,布势天成,浑然画面节奏韵律协和,生机勃勃;四是意境深邃,“物我相融”。这些意见对研究作为北宋“文人画”领袖的苏轼的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进入南宋以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仍延续了北宋时期表现山川之峻美和寄托自己的感受的传统,但是表现手法却发生了改变。在构图上开始追求简洁,如边角式构图;在技法上开拓了“水墨苍劲”、“水气淋漓”的一代新风。  相似文献   

19.
20.
正袁江(约1671~1746后),字文涛,晚年号岫泉,江苏江都人,清代宫廷画家。其擅长山水,尤长界画。早年师法仇英,中年"得无名氏所临古人画稿,技遂大进",山石多作鬼面皴,设色承赵伯驹、刘松年等青绿山水一脉,亭台楼阁之法学郭忠恕。后期多以大幅巨制画古代宫苑图,有时将十几幅联在一起,称为"通景"或"联屏"。作品构景有奇想,章法曲折,丘壑险奇,将结构精严的殿宇楼台点缀于崇岩曲涧、崖海隅等佳山胜水之间,恍如仙山琼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