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相似文献   

2.
杜甫《秋兴八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的秋日萧瑟,诗人晚年贫病缠身,孤舟飘泊,关切国家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又穿插对长安宫殿、昆明池水的追述,表现诗人时而孤独、时而悲忿、时而欢快、时而兴奋、时而豪情满怀、时而沉郁不安的心情。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又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相似文献   

3.
4.
(五)转与折所谓转,即圆转;折即方折。朱和羹《临池心解》中说;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诀。可以说,行书的线条只有转折才能改变方向与  相似文献   

5.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6.
7.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8.
"故园"在古典诗词中基本上都释为"故土家园",《秋兴八首》(其一)流传甚广,其中的"故园心"大多理解为杜甫暮年漂泊,归乡无期的羁旅之叹。联系《秋兴八首》组诗的主题和杜甫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关怀,"故园"应为杜甫身居夔州、心系长安的政治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七律诗写作的集大成者.七律组诗是他的独创,其代表作<秋兴八首>在结构上相当完美.本文就其艺术结构作出细致分析,认为该诗由线状结构和网状结构组合而成,是中国古代七律组诗艺术结构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深入解析挖掘《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其一)》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根据学情,确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法,给出科学的教学设计,为上好一节课打下牢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清初贾开宗的《秋兴八首偶论》是杜诗学史上第一部专论杜诗《秋兴八首》的著作。该书首次较为明确地指出《秋兴八首》的文学渊源,并将这一组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析,在论析中体现出较强的体系性和系统性。贾开宗还将比附经典的论诗方法贯穿了对整个组诗的解析,表现出较明显的经学倾向。此外,他在解诗中倾注了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倾覆的悲叹,有借杜诗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的意味。不过贾开宗解杜有时求之过深,时有穿凿之处。总之,该书论析透辟,新见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其论杜特色和文献价值应引起治杜诗学史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镌刻艺术近乎书法绘画.首先,当然是看的艺术.其悠久的渊源和深厚的艺理文道,同样也饱含听与思的高远意蕴.中国镌刻学统如同国语文字和书法,久远而壮阔深厚据考,印章文字断自古术,先甲骨而后大篆小篆,起于周而律于秦,迨至汉魏三代蔚然勃兴;晚近显于清代朴学,绪续于今,浩浩荡荡,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中国诗歌高峰期的集大成的诗人。《秋兴八首》是他七律组诗的翘首之作,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赞赏。历来的诸多学者都尝试用中国传统方法研究这组诗的魅力来源,更有先驱者用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它的魅力所在。但这些研究大多都不能走出名家之言。结合西方的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以陌生化,含混为视角,探求这组诗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杜甫是唐代成就斐然的诗人之一,《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组诗中的翘首之作。利用文学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法来探究作品中各种空间元素的设置及其组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以及艺术表现方式。作者在《秋兴八首》中写到了很多地景、人事、典故,并运用艺术之笔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合,通过地理要素的构建和时空要素的组合变换来伤时恤己,抒发自己客居他乡的飘零无依之感和对故都的眷恋、对国家兴衰的慨叹以及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垂死低吟的悲凉。  相似文献   

16.
杜甫在夔州所作的《秋兴八首》多被认为是感慨国事的佳作,其实老病交加的他在《秋兴八首》里还委婉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爱。凭借着"意象"的多义阐释和"色彩词"情感表达,他将"感慨国事"这一条明线和"愧念妻子"这一条暗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长安是杜甫生活了近十年的地方,在那里,他满怀“安社稷,济苍生”的远大抱负.后因战乱四处漂泊,颠沛流离,对长安的依恋愈发强烈.因为长安在他这样的文人眼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已内化成了皇权的象征.所以诗人这样一种对故土家园的依恋不舍其实也是一种忠君思阙的情感体现,这种情感在他的《秋兴八首》中体现尤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
写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是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评论《秋兴八首》者大多从思想、艺术两方面入手。夔州时期是杜甫论诗思想的深化、成熟期。考察杜甫此期论诗思想的转变轨迹以及这种转变对律诗创作所产生的思想、艺术的影响,就可以从诗论的角度深刻探讨《秋兴八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杜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两句诗一般被人认为是倒装句,其常式句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认为读者在品读杜甫原句时,一般是不大会产生歧义。本文基于对这两句诗语言文字的不同排列组合而产生的7种表达方式的分析,对传统的读诗解诗方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结构解读具有学术超前性,具体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钱氏的《钱注杜诗·秋兴八首》对此组诗结构作了细致全面的分析解读。第二钱氏《后秋兴》成功的创作实践为人们展示了《秋兴八首》精妙的组诗结构和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知,钱谦益对杜甫《秋兴八首》的结构解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双峰并峙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