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篆刻艺术,无论是从继承还是出新的角度,都不外乎从字法、章法、刀法上着手和突破。而在具体的取法和创作当中,分寸与尺度的把握要力求准确和精当。一、字法的"度"。在古文字的取法范围拓宽之后,当代篆刻在入印文字的取舍和字形结构的排布处理上尚未成熟。  相似文献   

2.
方维力 《知识文库》2022,(17):148-150
<正>高中美术教育体系日趋完善,为了在今后的教育中得到更好的成绩,要坚持加强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篆刻艺术的应用,丰富了高中美术教育的内容,以独特的文化视角进行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减少传统教学的局限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较好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动力。篆刻艺术的教育模式,要坚持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对于不同的篆刻方法充分展现出来,既要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又要在技术上进行完美的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高中美术教育的篆刻艺术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我喜欢上篆刻,纯属偶然。当时,正赶上天津市老年人大学开学季的最后一次招生,我原本是要报名学习书法的,因书法班名额已满,只好改报篆刻专业。尽管那时我对篆刻一无所知,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没想到,一接触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形式,我便被那方寸之间的文化魅力所吸引。然而,篆刻学习并非易事,对我来说更是一段艰苦跋涉的历程,需要付出足够的毅力。  相似文献   

4.
正篆刻残破,主要有以下手段:刻、凿、敲。残破时,要根据印章章法、字法等统一风格,达到金石残损意趣盎然的效果。对篆刻创作中的"残破",因各人对篆刻认识深浅的不同和艺术取向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对此多有争议。这在艺术或学术上来说是很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科学地解读"残破",不至于偏执一隅。印章的残破,从产生原因分析,不外乎两大类:一是自然残  相似文献   

5.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  相似文献   

6.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的视觉冲击力不断被强化。  相似文献   

7.
篆刻浅说     
篆刻是我们华夏民族独特的抽象的线条艺术,在方寸之间表现人的心迹、意气。篆刻要有书法基础,学篆刻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篆法,这是篆刻的基本功之一。治一枚印,首先要设计好印稿,根据不同印文内容,字数的多少和印材形状,选择不同的字体,作一番摆布,处理好虚实、疏密、巧拙、离合、粗细、屈伸的搭配。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刀上面。用刀表现笔的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篆刻的艺术美,是刻出来的,多种刀法,效果不同。一般来说,冲刀挺劲外露。切刀沉着内含,侧刀犀利,正刀浑厚。正刀,刻痕两面  相似文献   

8.
正大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的。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是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抒发情感。通过一方方姿态万千又奇谲恣肆的古玺,  相似文献   

9.
篆刻的发展史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 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  相似文献   

10.
正许容在《说篆》中云:"夫刻印之道,有文法、章法、笔法、刀法……各朝之印,当宗各朝之体,不可混杂其文,改更其篆。"沈野在《印谈》中,也表明了刀法、章法、字法在篆刻创作中的重要性。可见,篆法、章法、刀法在篆刻创作中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可称为篆刻创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篆刻在艺术领域一直被看作"雕虫小技"。然而,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却认为:"金石,在小小的图章中雕刻文字,分厘毫发都要讲究,在一切美术中是最精深的一种。"在我的心目中,篆刻艺术是一门"三高"艺术,即"高格调""高起点""高难度",对老年人的眼、手都是一种挑战。因此,敢于选择这样一门艺术来学习的老年人本身就值得敬佩!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高校杰出校友在入学时以学校的品牌形象为傲,高校则以成为精英人物的杰出校友为荣,两者形成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的主要亮点。杰出校友累积起高校品牌形象的标志,名牌高校又不断地培养出杰出校友。这是一种互为表里、相互生成的良性循环关系。国内著名院校和全国重点美术院校与其杰出校友亦复如是。今天,全国高校艺术专业衡量艺术人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看学子能否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因此说,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出人才、出作品;顺理成章,高等书法篆刻教育出人才、出作品是硬道理。多所具有近百年文化历史积淀的艺术院校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学校大多以“出人才、出作品”为教育目标,以“立足经典、注目当代;化古融今、守正出新”为教学、学术宗旨,形成常规教育教学与特色、英才教育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书法篆刻教育为例,全国多所艺术院校在近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培养出一届又一届“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的书法篆刻艺术人才,取得良好实绩。多所高校的书法篆刻毕业创作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3.
篆刻是为大众普遍熟知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符号,它是贯穿于不同时代并融入不同时代精神和审美范式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文化元素。篆刻对今天平面设计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源于将其作为民族符号而具有的标志性特征,如第29届奥运会标志——"中国印";另一方面在于篆刻艺术本身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和艺术魅力,这种文化与艺术的积淀对平面设计实为一大贡献,不论是方寸之间的形式本身还是其内部结构关系的丰富变化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我们在理解篆刻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它的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青铜纹饰丰富多彩,这些经典艺术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影响着浸润着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可分为三大类: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纹。古代青铜纹饰对篆刻艺术的影响体现在:青铜器形制对印钮艺术上的影响及运用;青铜纹饰在印章边款艺术上的应用;青铜器纹饰在篆刻印面章法和字法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篆刻艺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刀法、字法、章法都在不断地改进,至今形式多样。由于现代意识和新观念的注入,打破了传统篆刻的形式,加之残破、粘连、减省的不断使用,使篆刻艺术变得更加灵活,逐渐达到形式上的变化与统一完美结合。追求新的意境、刀趣、笔墨,这是当代许多篆刻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吴让之,字熙载,江苏仪征人,精于书画,更擅长篆刻。吴让之传承了邓石如"以书入印"的思想,并将其完美结合,是中国篆刻艺术由古代进入近代的标志性人物。一生贫困的吴让之,幼年时期就喜欢刻印。十五岁以后,他用十年的时间临习汉印,积淀了深厚的汉印功底。后来,他以邓石如篆刻为师法对象,经过数十年潜心学习,终成一代篆刻大家。有资料显示,吴让之一生刻印一万  相似文献   

18.
正印章发展到元明时期,文人篆刻开始登上印史舞台。当文人自篆自刻的现象开始普及,印坛由此进入更活跃和更多元化的流派印时代,印章从实用阶段向艺术阶段迈出了关键一步。文彭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开创了中国印章史上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又称"三桥派"),印界视文彭为文人篆刻艺术的开山鼻祖。文彭(1498—1573),江苏苏州人,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  相似文献   

19.
正高凤翰,字西园,"扬州八怪"之一,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高凤翰的印章源自徽派,与张在辛共同"开齐鲁印派之先河",艺术个性鲜明,印风大气磅礴。高凤翰的篆刻,一是学习秦汉印章,一是向山东知名印人张在辛学习。从印风上看,他的印章用刀简练,用字规范,字体从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构思精巧。高凤翰的篆刻创作,以五十五岁为节点,分为两个时期。五十五岁之前他用右手创作(包括书画作品);之后因疾病的原因,改用左手。  相似文献   

20.
正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所以,懂刀法、懂书法,对刻好印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印章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文字组成的印文,每个字的结体都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正有斜,有收有放,有藏有露,处理得当与否是大不一样的。如果你掌握了每个字的书写技巧和点画之间结体的变化,安排一方印章相对来讲就容易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