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基于跨文化适应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湖南某大学大一非洲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水平进行研究。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非洲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中等,仍存在一些文化适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考察研究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情况,以北部湾大学留学生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实际数据对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并且结合现实情况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用以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对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在苏州高职院校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公共服务、学习适应、消费观念等社会文化适应维度,以及思乡情绪、过度关注、语言障碍、心理落差等心理适应维度,对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不适应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从建设师资培训平台、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跟进软硬件配套支持等角度提出了苏州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直接,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及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很快.为进一步帮助留学生成功完成在中国的文化适应,同时能更好地审视自己的留学生活,进一步理解和融入新的社会与文化.本文结合影响留学生文化适应的因素,提出几点加快留学生在中国跨文化适应得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来华非洲留学生在来华留学生中占有重要份额。开展来华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了解留学生在华环境下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并对此做出理论探讨,对优化来华留学环境,促进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社会文化适应度,学业、学术适应度,社会支持满意度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了非洲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上海大学144名留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受到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及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方差检验,进一步明确了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以期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对海外留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适应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分析的方式,首先对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与心理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其次检验两者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在泰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以及心理幸福感都处于良好水平;(2)跨文化适应程度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在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庞大,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留学生在华的文化适应问题展开粗浅的讨论,并结合笔者在台湾和日本考察高校的一些见闻,对文化适应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力图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究缅籍务工人员跨境来华后的文化适应状况,运用田野调查法分析缅籍务工人员在瑞丽生活现状,其主要存在语言障碍、社会交往困难、文化差异等问题以及通过语言与技能的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不断接触新文化等对策来提升外籍务工人员的文化适应,更好地融入于瑞丽当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与中亚各国文化具有相近性,又有跨境民族的渊源,使得新疆中亚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拥有自身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对新疆四所高校的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现状进行调查和访谈,结合中亚留学生的文化特征,从环境、语言、人际交往、学习、宗教信仰、学校管理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9年8-12月,笔者利用在AUIA(American Universities in Asia)国际暑期学校做助教以及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做交换生的机会,用问卷星对部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留美期间跨文化适应情况的问卷调查,将被调查对象分为一线城市学生及非一线城市学生两类,从地区差异的角度了解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留美学生在留学期间跨文化适应的群体特征,为教育研究部门、留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来自我国一线城市和非一线城市的留美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各有优势与不足。本文针对两类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点探讨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在教与学两方面的风格差异不协调的原因。通过对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分院的外籍教师和中国学生的教学和学习的调查和分析得知,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引发两者不协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高维谦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57-67,85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拉美智库十分关注的议题之一。拉美智库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对该倡议进行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其实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底色,重塑全球治理新格局。但由于中拉双方在文化价值、发展理念、政治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巨大,部分拉美智库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鉴于此,为避免对相关议题的误判,我国在发展与沿线拉美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互信,积极寻找塑造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增强中拉双方智库界的交流互动,扩大"知华派"朋友圈,以促进中拉双方在携手共"一带一路"时超越认知分歧而形成对接合作共识,为中拉关系的全方位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9,(1):112-11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大连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着力探讨"一带一路"视域下利用大连本土艺术——辽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辽剧成为促进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以政府类“一带一路”外宣文本为语料,基于翻译实践中涉及的语篇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的相互联系展开翻译文本的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引起外宣文本原文和译文“偏离”的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因素,用以指导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部门在外宣翻译上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6.
伊朗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中轴国家,是中国中东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是连接亚、欧、非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中伊两国展开频繁的经贸合作、能源以及文化交流,但农业领域的合作较少.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中伊两国农业合作,既可以了解伊朗农业发展现状,也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分析了伊朗农业概况以及农业生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WOT理论分析中伊两国农业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论证中伊两国合作的可行性并为合作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约有9000个华人社团,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和华人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华人社团是华人南移的产物。近200年间,华人社团似守护神一样地照顾华人社群的权益。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华团的功能与角色应赋予新的涵义。“一带一路”给马来西亚华人文教团体带来转型契机。不少逐渐走向没落的社团因中华文化的传播活跃起来。华文文教活动也同时大力推动,华人社区和新村的改造注入了中华文化的元素,展示了文教社团的新角色、新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华文教育,文教团体可以顺应大势,结合大陆高校和文化单位的资源,从出版、学术交流、翻译等途径重新审视其定位和角色。  相似文献   

18.
受"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西部省份四川的来华留学教育事态向好,接收来华留学生增幅超15%。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把握时机、找准定位、积极探索,经过3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带一路"国家留华学生工作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信的建立与高等院校传统文化建设互为表里:文化自信为大学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而大学传统文化建设又为文化自信的落实提供了有效的实施路径。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探究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