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竖折左上逆锋起笔,右下轻顿,左下轻回,中锋下行至折处,右上轻回,中锋向右行笔至底部,略上仰,右下顿笔,左下回锋。(5)短竖折竖折的写法,竖画、横画皆短。(6)撇折逆锋起笔,右下轻顿,左下轻回,向左下方弧形运笔至折部,左向短行,右下顿,右上轻回,右向行,均匀出锋。  相似文献   

2.
正2.竖书写时竖应挺拔、有力,切忌有肉无骨或僵直。标准竖写法要领:①左上藏锋起笔;②右下轻顿;③左下轻回;④中锋下行至竖底;⑤底部略向左膨出("膨出"是指运笔中,笔锋偏离中轴线至笔画边沿的距离。本书中所有点画"膨出"皆如所述);⑥右下轻行;⑦右上回锋。欧体的竖,起笔藏锋的笔画较少,多数为切笔入纸,右下略顿(即从图中的要领②开始)。  相似文献   

3.
正3.撇撇画舒展、俊洒。书写时切忌钉头、鼠尾、僵直。标准撇的写法要领:(1)逆锋起笔,(2)右下轻顿,(3)左下轻回,(4)向左下方弧形运笔至前部均匀收笔出锋。撇画书写时,因用笔的轻、重、提、按、转折等方面力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竖撇撇的写法,前部略竖,后部均匀左展。  相似文献   

4.
正(10)单耳钩横折钩写法,折后部较短,与"垂露竖"相组合。(11)耳钩由横撇和小弯钩组成,小弯钩弯弧较直,形状独特,写时应谨慎。(12)横折折折钩由横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折和横折钩搭接处的形状。8.点点的形态虽小,书写时切忌模棱两可、随意为之。亦忌要领错误造成形状怪异。标准点写法要领:(1)左上轻逆笔,(2)右下短行,(3)右下顿,(4)左上回锋收笔。欧体的点,起笔藏锋的笔画较少,多数为切笔入纸,右下略  相似文献   

5.
正5.提提,在书写时应做到头仰、腹平、背丰润。切忌出现钉头、散尾。标准提写法要领:1左上藏锋;2右下略顿;3右上轻回;4中锋向右上行笔,逐渐均匀提笔出锋。因用笔的轻、重、提、按、转折、倾斜等方面的力度不同,可将提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正3.点法:逆入回收,饱满有力《颜勤礼碑》中点的写法比较多样,如果按收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收笔回锋点和收笔出锋点两类。(1)收笔时出锋一般写法是藏锋起笔,自右下向左上逆笔蓄势,再向下按笔略顿,然后向左略顿或回锋收笔。收笔回锋(有时只需有回锋意识,未必有回锋动作)的点,笔锋藏在点中,含蓄凝练。(2)收笔时回锋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向右上出锋。书写技法是:藏锋起笔,略顿,向右下行笔,并回带蓄势,再向  相似文献   

7.
三、笔法小篆的用笔,一般是首尾藏锋,中锋运笔。篆书的用笔虽然没有隶书、楷书那样复杂,但在每一笔之中同样存在着起笔、行笔、收笔这样三个过程。而且必须认真严格地对待,使之笔笔中锋,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起笔:起笔必须逆锋也就是藏锋,不能尖锋  相似文献   

8.
书法与笔法     
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它要求充分利用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运锋铺毫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使笔毫在顺逆相交、疾涩相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书法的用笔笔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用笔技法等。  相似文献   

9.
正8.《颜勤礼碑》笔法规律总结(1)中锋:笔在画中,篆籀遗意中锋,是书法用笔的基础性笔法之一。运笔时,使笔毫的最尖端保持在笔画的正中间,写小篆需熟谙此法。孙过庭所说的"篆尚婉而通",意谓行笔不疾不徐、笔画停匀,这必须以中锋笔法才能达到。颜体楷书颇多篆籀之气,尤以其晚年作品更为明显。《颜勤礼碑》即是典型。即便是较细的横画,亦能以中锋出之,笔到力到势到,绝无一丝颓弱气。这正是中锋用笔的优点所在。中锋用笔既能表现一种从容的力感,又能表达一种威仪的正大气象。  相似文献   

10.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起笔作横画,转折处略顿,转换行笔方向而折向下写竖,值得注意的是转折时先顿笔再折笔向下,使折角成方折。 书写技法:起笔作竖画,转折处略顿即转向右行,行至末端收笔。注意有的竖长横短,有的竖短横长。  相似文献   

11.
正射:露锋重笔作撇,顺笔稍重写短竖,竖微向左斜。轻笔写出斜右上的短横,收笔做长竖,渐重但未及足够长度时,收笔左上挑出,藏锋重笔写长点,再左撇出,藏锋重笔写右斜上的短横,收笔后重笔撇出,露锋收笔。右边"寸"字旁,先尖锋轻落笔再渐加重写短横,收笔后左上挑出露锋写长竖,中间略细,渐渐加重后横向钩出,做一个大弯弧度折回作竖长点,回  相似文献   

12.
正姿:先露锋入纸,后快速移笔向上,再重顿笔向下部出锋完成点画,重笔藏锋后渐轻行笔挑出;接着写短撇,露锋转而以藏锋下笔,然后轻行笔弯弧度撇出,与提叠加收笔。在短撇的中部轻下笔,写短横,再转折后重下笔轻收笔,写另一个短撇。最后,写出短横反捺,完成字的上部结构。后重行笔写短撇折,收笔处稍回笔,或作空中回锋。  相似文献   

13.
四、中锋和侧锋 中锋和侧锋,是用笔中最主要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片面和模糊认识最多,大有认真研究的必要. (一)中锋 中锋也称正锋,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笔管直立,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副毫走笔画两侧,这样的运笔就叫中锋或中锋用笔.中锋用笔,笔锋(主毫)走笔画中路,笔画中路注墨最多;副毫在笔画两侧运行,笔画两侧注墨就少.这样,笔笔的中路和两侧墨的厚薄不一样,就有了立体感,线条浑圆饱满.如:图4-1“聖(圣)”字的平画、图4-2“樂(乐)”字的竖画、图4-3“稽”字的竖画,系中锋用笔,笔画浑圆遒劲、入木三分,就像从纸里长出来似的,立体感极强.  相似文献   

14.
永字八法     
<正>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相传为隋代智永(也说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zhe),逆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  相似文献   

15.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短竖略向左斜,竖末端笔后折向右行笔,再顿笔折向下行,然后出钩。  相似文献   

16.
正四、捺画的写法捺画古代称"磔",系以形命名。捺画在隶书中同波画一样,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笔画。捺画的写法与波画的写法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行笔方向发生了变化。1.书写步骤如图14-1所示,捺画的写法可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左上方逆入,入笔要轻。(2)转锋向右下方行笔。(3)一顿之后拖、转、提,写出捺脚。顿,即顿笔,笔锋行至捺脚处重重按笔,使捺脚写得厚重。  相似文献   

17.
正六、撇画的写法撇画,是隶书的典型笔画。隶书的结体取左舒右展的横势,其左舒的任务主要由撇画来承担。撇画的写法,与钩画的写法大同小异。1.书写步骤如图18-1所示,撇画的写法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1)向右上方逆入。(2)转锋向左下方行笔,行笔时将入笔处藏住。(3)轻顿之后转、送、提。  相似文献   

18.
正4.捺捺,常以"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来诠释。在书写时,应注意头、颈、尾之间的微妙变化,切忌生硬、僵直、呆板。标准捺写法要领:(1)逆向藏锋;(2)轻转;(3)中锋右下均匀行笔至捺底;(4)保持上沿平滑,同时下沿逐渐收笔出锋。书写"捺"时,因用笔的轻、重、提、按、转折等方面的力度不同,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之状。本小节,主要将捺分以下几类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9.
写字大课堂     
书写技法:横略上斜,折角宜方,转笔左下行,再折笔向右,顿笔呈方角,再左下方行笔至底部出钩,应上紧下松。书写技法:起笔竖画略向左斜,然后折笔写横,横末顿笔左下撇出,横撇夹角约40度,注意重心。  相似文献   

20.
白菜柿子的画法 1.中号毛笔蘸稍淡的墨,中锋行笔画出白菜的帮. 2.侧锋用笔转中锋画出白菜的根,顺势中锋画出须根,用笔要挺劲有力. 3.大提笔(提斗)笔腹调淡墨,笔尖调浓墨,侧锋画出白菜的叶. 4.用笔中的余墨调水,再画出另外的几片菜叶.尽量要表现出墨色的变化,不要画得死墨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