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大会师》是继电视剧《长征》之后,又一部全方位全景致反映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丰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也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在影视叙事艺术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探索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尤其是伟人题材影视创作的超越与突破,推出了“红色青春励志偶像剧”的新模式,创造了革命历史题材影像表达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3.
苏童的创作由历史题材转为现实题材,《人民的鱼》就是通过寻常事反映时代变迁的现实题材。苏童讲故事的能力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出来,叙事节奏的控制和意象的运用使故事紧紧抓住了读者。与其二十世纪80年代的创作相比,苏童有所改变也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4.
《开国大典》出现在新时期银幕上,绝非偶然。这是对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的经验的汇集与突破。 青年朋友在欣赏《开国大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我国影视剧中占据重要位置,电视剧比重较大,电影比重逐年减少。要扭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式微的局面,加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保持其思想性和教育性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十二、“十七年”戏剧在题材上的特点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材。在这方面又以工农业建设和部队建设为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多,成绩也较突出,如《槐树庄》、《妇女代表》、《枯木逢春》、《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此外,也有城市生活,知识分子和青年题材的作品,如《龙须沟》、《祝你健康》等。 2.革命斗争题材。这一题材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国内革命斗争,如《万水千山》、《杜鹃山》、《东进序曲》等,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保卫和平》、《钢铁运  相似文献   

7.
《诗学》中没有明确提出"历史剧"问题。在莎士比亚时代,严格依据编年史创作的历史剧成熟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则打破历史剧的各种规范限制,以是否承载历史内涵的标准来评判是否为历史剧。在西方戏剧引入中国之后,人们更倾向于把历史题材剧理解为历史剧,而且所讨论的历史剧内涵越来越疏离于"历史"的限制。历史剧的"度"虽然难以把握,但反映重大历史真实的底线不应该违背。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F0002-F0002
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滁州学院美术系副教授赵振华的油画《抗击非典》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入选并参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论古近代小说三部(篇):宋代佚名小说《梅妃传》极大地丰富了李(隆基)杨(玉环)故事的内涵,对后人同题材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晚清俞达的狭邪小说《青楼梦》是模仿《红楼梦》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反映了封建末世下层知识分子颓废的精神状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诚鼓吹者陈天华的《狮子吼》则是二十世纪初年影响最大的政治小说。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伊始,就以中国农民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深切反映当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农村的社会情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关注,带动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播出,促使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电视剧反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上有着新的突破:别具一格的切入点,与青春偶像剧成功对接,贴近社会现实;在艺术上,《恰》剧的成功主要表现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叙事风格,在差异中塑造人物形象,神似与形似相统一的表演创作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影片《早熟》与韩国影片《珍妮朱诺》都是反映青少年早恋题材的作品。尽管两部影片在题材内容和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多有相似之处,但从创作主题、叙事结构、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故事的来源、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不同,因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也是“左联”时期革命文艺在创作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三个连续的短篇,创作于1932年来——1933年初。这一时期,茅盾总结了由《蚀》——《虹》、《路》、《三人行》以及左联初期他创作的历史题材小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文学中,儿童文学是一个年轻的品类,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最有活力、最富于时代精神、最能显示新的民族性格的品类.因为它是作家专门为各民族新一代人创作的文学,它在反映生活、评判是非、鞭挞丑恶、扬励正气、描绘英雄人物、激发奋斗精神诸方面.都有鲜明的现实取向.有适合于一代新人的独特、生动的表现方式.历史进入了新时期后,内蒙古儿童文学创作发展得很快,出现了一种以小说打头阵.童话、寓言、散文、诗歌齐头并进,多姿多彩的兴旺景象.在小说创作中,与反映当代现实作品相映衬的,是一股不可低估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潮.且不说杨啸的《鹰的传奇》三部曲,杨平的《向东方》等有较大影响的作品,一批后起的儿童文学作家如乔澍声、毕力格太、杨荫木 (塞野)、李廷舫、刘正华等实际上也是靠他们各自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在儿童文学界奠定地位的,即使是一些过去写儿童文学的作家.也写了这样的儿童小说,如张乃仁的《枪的故事》,李朝襄的《猎人一家》.这股潮流势头很猛.形成为新时期内蒙古儿童文学的创作主潮.其原因一是为我国儿童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小说创作在当代儿童文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二是日本鬼子曾将内蒙古东部广大疆土划入伪满洲国,又长期盘距西部绥远地区,妄图  相似文献   

15.
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历史的天空》,是军旅作家徐贵祥以抗日战争为主要背景创作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家在继承早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创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文学是人学”的创作理念,运用新的历史观、价值观、艺术观,在题材、描写角度和人物个性开掘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塑造出了一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实展现了人民军队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冲突。  相似文献   

16.
作家邵振国发表了他的新作《祁连人》(《当代》1987年4期),我们便可以把邵振国从《麦客》到《祁连人》的创作发展轨迹,做一个大体上的鸟瞰了。《祁连人》较之《麦客》涵盖生活的面更大了,这不仅是因为它的题材更广,描写的人物更多,反映的事件更为复杂,而且还是因为它更重视人物命运的历史规定性,并把这种历史规定性作为一个历史运动过程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敦煌和西域文化是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重大题材。冯玉雷在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连续创作了《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等重要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想象与虚构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叙事的制约是目前学界关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成功的历史小说,对这部小说的文学叙事和它所依据的史书《三国志》的历史叙事做一些比较,看看前者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后者的限制,对于我们今天的历史题材创作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对郭沫若先生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四部战国题材五幕历史话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从创作背景、选材用意的分析中揭示其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审美体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一、跨媒介生态:课堂教学中的影视剧与影视剧在课堂教学中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我国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有的是革命题材《红岩》与《青春之歌》,有的是历史题材《楚汉传奇》《汉武大帝》《雍正王朝》,有的是农村题材《芙蓉镇》《白鹿原》,有的是改编题材《阿Q正传》《边城》,还有的是记录题材《高考》《人间世》,这些影视作品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跳动着现实的脉搏,对广大青少年具有鼓舞、激励、引导等教育作用。2019年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目录中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