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背”更要“备”学习历史的传统方法强调只要学生把历史课本“背”好,就可以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在学习时背诵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需要“备”,即进行有准备地学习。“备”包括:一是要做好预习,并在上课前将教材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准备好;二是上课认真听讲,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对一些疑难问题要做好问老师的准备,向老师请教时要清楚自己想问什么;四是课后要及时复习,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所谓有“备”而来,处变不惊。第二,要“时”更要“实”学习任何知识和技术都…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厨师烹饪前要做好食材准备,医生手术前要做好术前准备,运动员比赛前要做好赛前准备,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合理、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会使学生学得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一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在做之前都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不然将很难实现最终的目的,而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学习的道路中,这句话依然实用.学生只有在学习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与准备,才可以在课堂中提高自己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那么,何为预习呢?预习就是指课程开展之前对教材知识点的阅读、粗知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社会里,比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我们教师要寻找历史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接合点,来寻求小组合作学习和历史教学的适应性。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学生也要提前预习,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合理全面地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因地制宜",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挖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教师职位暂时抛开融入学生们当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老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说:“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通过预习,可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探究、处理信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预习正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环节,它能够让学生花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更牢、更实用的知识,达到“学一知十”的效果。心理学指出:只有当学习者心理处于准备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才会对学习对象进行指向和集中,并增强心理活动停留在学习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清晰、完整和深刻。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进行必要的预习,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包括对重难点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要求进一步学习的心理状态,才能够促进自身的有效学习,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所谓小组讨论学习 ,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一定的组织形式 ,围绕问题 ,各抒己见 ,互相启发 ,取长补短 ,从而深入理解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 ,而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引人注目的焦点。下面 ,浅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课前准备 ,重视预习“小组讨论学习”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 ,有的放矢 ,并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备课时 ,教师要围绕教材及教学目的 ,找准重点、难点、疑点 ,并针…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应该有所准备,这就是“有备无患”。例如,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当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高效课堂,在这种背景之下,辅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放在我们教学中也是,教师讲课要先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也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特别在语文学科,预习现象更为普遍。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学习,是为课堂学习准备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不预习,他们就体会不到学习上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预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预习正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第一环节。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新要求,浅析了初中英语预习的三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初步理解新课内容,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预习前的认知准备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从时间和内容上说,预习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这种预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使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做好细致的预习,可以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些问题上,做到听课时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2.
潘绍霞 《成才之路》2009,(34):57-57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鲜活”“丰富”“有趣”,教师就要更好的做好准备,备学生,备材料,备教具等,我认为要做好“三备”。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情只有做好了准备,才能做得好。学习自然更离不开预习。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一般是指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的是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老师怕学生预习,怕一些错误的理论先入为主影响学生,怕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新鲜感,怕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到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其实,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划分学习团队,如何让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团队,每个团队都能够溶入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团队合作力量,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备好课,精挑细选出合适的章节,除了要做好小组的划分,还要做好对学生合作技能传授,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新课预习,收集相关资料;在课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课后要拓展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与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入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注重课前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叶老指出:“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时,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可按“导读”提示自学,再读课文时要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探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如学习《白杨树》一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魏建利 《现代语文》2014,(12):86-88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就是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做好知识准备的过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预习存在放任自流和干涉过度的两种不良现象。如何避免这两种不良现象呢?真正有效的预习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明月秋 《辅导员》2010,(4):45-45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做好准备,同样,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所谓“预”就是“事先”,“习”就是“练习”。也就是说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学生事先把课文按“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纲”读一读,了解熟悉、练习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20.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备预习"能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预习力。在"备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预习意向,开发学生的预习资源,引导学生的预习反馈。"备预习"是改变传统预习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