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只白鼠     
一位心理学家讲了他所做过的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爬出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自己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感悟希望     
汪振德 《宁夏教育》2004,(12):63-63
一位心理学家讲了他所做过的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爬出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左右,这是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的3倍。  相似文献   

3.
希望·力量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只小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约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人另外两只小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小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之后,再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小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中,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两只小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是一般情况下坚持时间的三倍。最后,心理学家救出了这两只大白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面的两只小白鼠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靠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后面有过逃生经验…  相似文献   

4.
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水的器皿,它们会拼命挣扎求生,一般可维持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一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在维持了5分钟左右后,放入一个能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使之得以生还。几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它们竟坚持了3倍于一般情况下的时间。心理学家总结说,前两只因无逃生经验,它们只能凭本能挣扎求生;后两只却多了一种精神力量,相信某个时候,一块跳板会来救它们出去,这使它们得以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心态积极的力量,心底永存希望的力量,凡事多往好处想的乐观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在瑞士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个美国人,他向我大力推荐他所创立的"永不放弃的希望"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他讲了自已曾做过的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超越极限     
一位俄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5分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 :题目读下列材料 ,按要求作文一、某位科学家做过一个试验 :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 ,它们会拼命挣扎求生 ,一般维持的时间约 8分钟。然后 ,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 ,在它们挣扎了 5分钟的时候 ,放入一个跳板 ,这两只大白鼠得以逃生。若干天后 ,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 ,结果令人吃惊 :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 2 4分钟 ,是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的 3倍。前两只大白鼠 ,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 ,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挣扎求生 ;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则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即对逃生心存希望…  相似文献   

8.
希望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一位英国心理学家介绍了他做过的大白鼠求生实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里,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雏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时,立刻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一位著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 一个实验,并因此创立了积极心理治 疗理论:他将两只小白鼠丢入一个装 有水的器皿中,它们拼命挣扎求生, 维持的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然 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小 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 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 跳板,这两只小白鼠竟然坚持了24分  相似文献   

10.
希望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上,一位英国心理学家介绍了他做过的大白鼠求生实验。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里。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就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立刻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木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几天后,他又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里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  相似文献   

11.
【训练提示】同一题目的不同文体展示。话题有一位著名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温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约8分钟。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  相似文献   

12.
子非鱼 《家长》2011,(12):43-43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个俄罗斯人,他向我大力推荐他所创立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俄罗斯人讲了他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将两只大白鼠放进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  相似文献   

13.
猫与老鼠     
问题: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这是一个古老的趣题,常见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3只猫用3分钟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们必须用1分钟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们1分钟时间,那么同样的3只猫在100分钟内将会捉住100只老鼠。然而,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刚才的解答只是利用了某个假定。这个假定认为这3只猫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同一只老鼠身上,它们通过合作在1分钟内把它捉住,然后再联合把注意力转向另一只老鼠。但是,假设3只猫换一个做法,每只猫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钟把它们捉住。按照这…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铁笼一分为二,把狗放进笼子的一边,并在这边笼子底下通电,狗受到电击刺痛,会很快跳到笼子的另一边去。而当另一边通电时,狗又会跳到没通电的一边来。然而,把另一批狗放进笼子中受电击,它们却不会做任何跳跃,只会浑身发抖。原来,心理学家曾把这些狗栓在铁柱上,不时用电刺激它们。狗受电击后开始也挣扎、跳跃,但无论怎样都摆脱不了电击的折磨,经过数十次的电击和无效的挣扎后,这些狗都放弃了挣扎。这就是为什么把它们放进铁笼中,只要轻轻一跃就能摆脱电击刺激,而它们却不做的原因。应该说,这…  相似文献   

15.
岁月的目光     
若是排个序,我认为,人生重要的东西有三样:希望、爱和健康。希望有多重要?绝望过的人知道。有人做过实验,把两只小白鼠放到水里,它们挣扎着求生,持续8分钟,小白鼠快不行时,被实验员捞了上来。第二次重做这样的实验,还是这两只小白鼠,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竟能坚持24分钟,是第一次的三倍。这是因为小白鼠对获救怀有希望。人生也如此,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昆虫纲”的教学时,学生都很想知道和证实一下昆虫触角的嗅觉作用。所以我们在课外科技活动时与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捉几只蟑螂(蜚蠊)放在不能逃走的器皿或小盒内俄两天。同时准备两只小空盆或小水桶,在一个盆内放上一点食糖和木屑。三天后,将饥饿的蟑螂放火盆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饥饿的蟑螂摆动着头上丝状的触角,一会去碰碰食糖,一会再去碰碰木屑,然后就爬到食糖上啃食起来。另一个盆内同样也放入食糖和木屑,再放入剪去触角的蟑螂,立即可以看到蟑螂爬来爬去,到处乱啃起来,已经无法分辨出什么是能…  相似文献   

17.
蜘蛛的奥秘     
我家门前有一个蜘蛛网,我天天去观察蜘蛛,一天正巧一阵风吹过,蜘蛛网剧烈摇晃起来,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小虫粘在网上挣扎时,蜘蛛会出来,这回蜘蛛会不会出来呢?等了一会儿,蜘蛛却没有出来。同样都在摇晃,为什么小虫触网蜘蛛会出来,而风吹网动,蜘蛛却不出来呢?围绕这个问题,我做了很多实验。我用一根小木棍轻轻地敲打蜘蛛网,每分钟敲五六十次,一百多次;我用嘴轻轻地吹动蜘蛛网,使其每分钟振动二十多次;还把细沙轻轻地撒在蜘蛛网上,使它每分钟振动三四十次。在这几种情况下,蜘蛛都没有出来。我又捉了几只蚂蚁放在蜘蛛网上,这只蚂蚁的挣扎使…  相似文献   

18.
阿米巴用一分为二的裂变方式进行繁殖,每三分钟裂变一次.假设一个阿米巴放在一个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恰好一个小时之后容器内充满了阿米巴.那么在开始时将两个阿米巴放入容器中,经过多少时间能将容器同样地充满?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2005,(5):33-33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死在里面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就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只跳蚤放到玻璃杯里,跳蚤轻而易举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以达到它体长的400倍左右,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心理学家再次把跳蚤放到同一只杯子里,不过这次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跳蚤跳起后重重的撞在玻璃盖上.一阵跳跃之后,这只跳蚤慢慢地调整了跳跃的高度,在玻璃盖子下自由地跳跃.过了一天,实验者把玻璃盖拿掉,但跳蚤还是在去掉盖子前的那个高度继续跳,它已经跳不出这个杯子了.进一步实验发现,如果一直压低玻璃盖,跳蚤能跳的高度会一直降低,直到变成一只"爬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