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东斌 《档案管理》1999,119(4):9-10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保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成为档案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为了方便电子文件的利用,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在一个机关,物理归档与逻辑归档可以并行".也就是"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长期并存,双轨运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文件生成环境的复杂性和文件格式的多样性给电子文件双套制归档方式带来了巨大挑战,电子文件双套制归档的弊端日益显现。从电子文件双套制归档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上海自贸区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试点案例,分析单套制归档的可行性,并对其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今年第八期载袁京梅《试论文件"平时归档"》(下称袁文)一文,该文论述了文件"平时归档"的七大好处,对此笔者不敢完全苟同.  相似文献   

4.
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在每年对设计勘察单位进行年度检查时发现,有些应该归档的工程设计档案的基础资料归档不够齐全或完全没有归档,这就形成了"账外文件族".这些"账外文件族"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提供利用工作的开展,也违背了档案资料应及时、准确、完整归档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5.
1 归档是不是档案形成的必要条件 任汉中:归档,是档案管理的一个基本工作程序. 归档,从字面上理解,即"归入档案".是将处理完毕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经系统整理后交档案室(馆)保存备案(备查)的过程.归档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标志,是文书处理的终点、档案管理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机关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一览表》制定之后,面临着在归档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付之于归档实践的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归档文件材料分类方  相似文献   

7.
按"件"管理档案不需要考虑"六个特征"之间的组合和联系,更不用归档人员绞尽脑汁地去拟写"案卷标题",只需做好平时分类编号即可,使文件归档变得简单而易操作.  相似文献   

8.
文件归档鉴定时常常听到有人说:"万一用得着怎么办?"害怕"万一",反映了人们的各种心态,出自各种愿望与目的.从积极的方面讲,这是一种对文件鉴定工作负责任的慎重态度,它可以避免因为草率而造成文件鉴定方面的失误.这是应当提倡与尊重的.从消极的方面讲,这是一种过于慎重甚至是保守的态度,它会因为害怕"万一"而将许多无保存价值文件归档.此外,还有人认为文件保存的越多保险系数越大,省得某一份文件没保存而影响日后查考受到追究.  相似文献   

9.
陈德权 《北京档案》2002,(11):30-31
一年一度的归档工作中,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感到最头疼的并不是分类、立卷,而是如何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而其中,较难是"账外"文件材料的收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的结果,产生了两类需要归档的文件: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有人说,在电子文件兴起的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对纸质文件进行归档,似乎认为未来是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天下。还有一种人认为.电子文件是虚拟文件,不具有档案的物质实体,应以纸质文件归档为主流。笔者认为,现阶段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将会长期并存,从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