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敦煌石窟壁画婚礼图中出现了多幅镜子图像。这些镜子是当地婚礼仪俗中常用之物,具有辟邪的功用,也被作为神圣之物,供新娘新郎在婚礼仪式中加以展拜。镜子还象征着夫妇同心,表达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传统婚礼中,现场的亲友围在火塘边,反复吟唱着《长歌》来祝福新人。歌词讲述了天地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到纳西远祖的代代相传,既是对民族起源的回顾,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本文对这首东巴文写的歌词逐字作了注音和译释,并汉译了全文。  相似文献   

3.
河湟汉族婚礼歌是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旨在渲染婚礼喜庆气氛的仪式歌.按其出场的顺序可分为婚礼前的歌、婚礼中的歌及惜别时的歌,其惜别歌主要由交人歌,辞姑娘歌,送客歌,拦门歌,回马歌,道谢歌等组成,在这组惜别歌中,玩具话别时的深沉与哀婉,更有惜别后的珍重与祝福.  相似文献   

4.
河湟汉族传统婚礼中的答谢歌主要包括谢舅父歌、谢冰翁歌、谢娘母歌、谢贵人歌、谢厨师歌和谢亲戚歌等,这些歌是随着亲迎日婚礼的每个答谢仪式的出现而出现。从内容层面分析,这些且歌且谣的歌极具文学价值;在具体的婚礼语境中考察,这些亦吟亦白的歌又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5.
《八小时以外》2011,(9):11-11
为了营造浪漫的氛围,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一对新人将举行婚礼的现场定在了水族馆中.不料,整个婚礼最出风头的不是这对新人,而是水族馆中一头可爱的白鲸。  相似文献   

6.
婚礼歌——是蒙古人在结婚仪式上演唱的风俗性民歌体裁。由许多相对独立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歌曲组合而成。传统婚礼歌的显著特点,便是具有严格的仪式性、系列性。按其演唱顺序和不同功能,主要包括迎宾曲、敬酒歌、婚礼舞曲、哭嫁歌、抢羊拐歌和送宾曲等部分,构成完整的套曲形式。其演唱形式则多种多样,既有独唱、齐唱,又有对唱、领唱加齐唱等。婚礼歌另一个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民俗类的民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婚礼歌、摇篮曲、挽歌等。其中婚礼歌最具特色。通常婚礼歌是由《劝嫁歌》《加尔-加尔》《送嫁歌》《哭嫁歌》《怨嫁歌》《揭面纱歌》《新媳妇歌》等一系列歌曲构成的完整组歌。婚礼歌的曲调基本固定,多以即兴性、讲唱性、简约性、歌舞性为特点,具有浓郁的草原音乐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美文化在爱情、婚俗、对待孩子未来方面表达相同愿望时具有相似性:都用植物果实象征爱情;在婚礼上都希望一对新人早日生儿育女;在婚礼上都有"闹婚"的习俗;在举行婚礼时都有合吃食物的习俗;婚俗特点非常相似;都在孩子出生后用"抓阄"这种方式试探孩子对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河湟汉族迎娶中的婚礼歌主要包括哭嫁歌、劝嫁歌、拜堂歌、禳床歌等,这些歌随着迎娶时的每个仪式的出现而出现。从内容层面分析,这些且歌且谣的歌极具文学价值;在具体的婚礼语境中考察,这些亦吟亦白的歌又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湟汉族婚宴中仪式纷杂,因而伴随各种仪式的婚礼歌也就名目繁多。河湟汉族婚宴中的仪式歌主要包括迎宾歌、安席歌、讨令歌、敬神歌、开席歌、讨酒令歌、开拳歌、开箱歌、冠戴歌、抬针线歌、装箱歌等。从内容层面分析,这些且歌且谣的歌极具文学价值;在具体的婚礼语境中考察,这些亦吟亦白的歌又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少年儿童的形象在《诗经》中的分布比较散乱 ,但也同样反映出了当时孩子们的苦难和快乐 ,反映了他们对母爱和亲情的渴望 ,有些相关诗篇还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从孔子对《诗经》的删定中 ,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传统儒家视野中儿童观念和儿童文学观念的渊源和初步萌芽。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内外两方雨的原因,金华民间儿歌正日渐淡出金华人的视野。当前要传承这份民间文化瑰宝,首先应该进一步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其次,要回归接受儿歌的童年逻辑点,创造条件让儿童欣赏接受金华民间儿歌;最后,应创新金华民间儿歌自身的内容形式,并将运用和推介金华民间儿歌的范围扩大至金华新农村民俗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儿歌是篇幅最短小、内容最浅显的幼儿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口语化的韵语来叙事表情的一种短歌,也是人生最早接受的文学样式,也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有效阅读儿歌作品,就是结合儿歌体裁的基本艺术特征,通过作品分析,看儿歌是否具备优美和谐的韵律、形象化的语言、无处不在的游戏精神、生动活泼的独特形式、丰富奇妙的想象和幼儿生活情趣等。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诗歌的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罗伯特·彭斯,以其自然纯朴、富有乡土气息的诗作,继承、发扬了民间歌谣的传统,把诗与歌紧紧结合起来。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这位劳动人民自己的诗人的创作风格,回顾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和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Young children can learn about their own feelings and moods through listening to music, by singing songs, and by expressively moving to music. Music and song provide an enjoyable way to introduce young children to the songs and tales of other cultures as well as familiarizing children with words in other languages. A listing of folk songs suitable for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s is provided to support teachers' use of music with children's singing and moving.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6年萧三发表《中国的大众诗人陶行知》至今,陶行知诗歌研究时断时续70年,从题材内容到艺术旨趣,由政治和教育领域的价值意义到文学世界的还原,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特点。本文对陶行知诗歌研究的动态做一分析述评,力求重新认识陶行知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作为重要诗人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民歌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的途径;民歌还表达着两种情感:痛苦和快乐。简练、纯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是引导儿童进入音乐世界的最好材料,是培养儿童热爱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把民歌运用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是科达依音乐教育体系重要的特点,也是我国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可借鉴之路。只有坚持不懈地去收集分析民歌并分类,把民歌有选择地科学地有系统地编写运用到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学校音乐教材中,中国的国民音乐教育才会不断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的红色儿童歌谣作为配合当时革命斗争的一种宣传鼓动式的创作,长期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被一再解读,其童年性指向一直被遮蔽。作为儿童文学,红色儿童歌谣的创作在潜隐的层面和儿童的精神心理世界是相通的。从儿童的精神、心理需求角度入手,可以把握红色儿童歌谣与儿童文学传统的承接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童年指向。  相似文献   

19.
陈田鹤是我国20世纪赋有才气的著名音乐家之一,他在音乐创作上涉猎的领域颇多,成就及影响深远,而他创作的儿童歌曲,却易被人们忽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更是未见。通过对陈田鹤的儿童歌曲从思想、背景、音乐形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窥其全貌,并思考这些儿童歌曲在当今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归纳法划分了桐城儿歌的韵部,进一步分析了桐城儿歌的押韵方式及特点,并探讨了桐城儿歌在韵部选择上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