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嘉仪是个不错的学生,多才多艺,她作文写得顶呱呱,在许多文艺表演中也拿过奖呢!”李老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地的得意门生,还高兴地拿出饶嘉仪在文  相似文献   

2.
我的妈妈对我很慈爱,可是自从我上了小学,一向慈善的妈妈忽然摇身一变,就像《西游记》里那样,从一位善良的妇女变成了“白骨精”。妈妈变得很少跟我嘻笑了,她也不再跟我玩,而是一板一眼地抠我的作业。她几天就要跟我的班主任联系一次,打探我的表现。如果得知我表现不错,她就会轻描淡写地表扬我一句:还凑合吧。如果得知我表现不好,她顿时就会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你怎么这么废物,我养你有什么用?不争气的玩意儿!”她总说给学生减负是误人子弟。老师不给留作业,她给我留;学校给我减负,她给我加负,我每天都要为完成她的作业…  相似文献   

3.
绿孔雀很骄傲,她喜欢在众人面前展开漂亮的羽毛,而且还到处说自己是森林小学里最聪明的学生,许多同学都不喜欢她。一天,燕子在家里举办文艺表演会,绿孔雀觉得不能错失这个展示才华的良机,便兴冲冲地赶去。很快,她来  相似文献   

4.
宠之害     
我任五年级班主任时,班里有一个女生叫夏娟娟,长得很漂亮.聪明伶俐,能歌善舞,能说会写.她的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用普通话朗读更为突出。好孩子都特别容易获得老师的喜爱。课堂上,我提问她最多;作文评讲.她写的作文常被我当作范文来读;文艺表演,她是领唱:活动课上.她是主持人。她原是班级文体委员.我自作主张把她提为一班之长。不论班中有什么活动任务.我都放心地交给夏娟娟去做.她也都能完成得十分出色。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小学生读书征文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参加市区文艺汇演,她获得了第一名:参加学校朗诵比赛,她是特等奖。她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她替  相似文献   

5.
胆小的妹妹     
我最怕什么?当然是我那胆小的妹妹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毛骨悚然,每次见她,我就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每次她到我们家,打开门,听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准是:“吓死我了!告诉你呀!我刚才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着绿色的大爪子的‘僵尸’从楼上鬼鬼祟祟地往下跳着走,好可怕哟!我还看见……”她就是这样,每次到我家来,都会告诉我一堆她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什么僵尸呀、鬼呀一类的。有一次,我们俩在书房翻书,突然,她把《聊斋志异》给翻出来了,我笑着说:“你最好别看这本书了,小心里面冲出个鬼来!把你给吃了!”她虽然…  相似文献   

6.
更正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正准备到户外活动,意外地收到一封信。我很纳闷,孩子们也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这是谁的信,快打开看看。”我给小朋友读了信,才知道信是一个月前在我们班实习的赵老师写来的。她在信中说很想念小朋友们,问孩子们是不是长高了、懂事了,还说她有时间会再来看孩子们,希望孩子们给她写信。孩子们激动起来,都催着我给赵老师回信。  相似文献   

7.
周青 《早期教育》2006,(6):25-25
有一次,毛毛的妈妈问我能否将家中的电话号码给她,说她可能会打电话给我,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和相关的教育问题。我当时毫不犹豫地将电话号码给了她,心想,她平时那么忙,班里的活动也很少参加,给我打电话沟通也是正常的。果然,第二天,她就打电话给我,问毛毛在园中表现情况,并抱歉地向我说她平时工作较忙,晚上打搅了。我非常认真地向她说了些毛毛近期学习生活的状况,并告诉她教学的进程。还客气地对她说,如有事,可随时打电话给我。  相似文献   

8.
晚上,吃完饭,我在厨房收拾碗筷,女儿在餐桌旁煞有介事地给我“打电话”,这是她和我之间经常有的节目,我有一句没一句地和她对着话。一会儿,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小家伙跑出去从我的包中翻出手机,作为道具,拿在手中继续装模作样地给我“打电话”。正说得起劲,只听“叭”的一声,手机掉到了地上。我过去捡起来,看看没事,沉下脸,一言不发地把手机放回包中,回来继续收拾碗筷。女儿见我不理她,就跑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我的课堂教学是比较民主、和谐与宽松的,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得出一个结论更重要”这句话,因此,学生在课堂会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学习的原始状态”,会无所顾忌地提出很多的问题。今年我带的是四年级,有一个叫朱黎音的小女孩刚刚转来,她好像不太适应这儿的氛围,回答问题总是怯怯的。我为了使她尽快放开自己,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上课时我经常给她机会,鼓励她答,鼓励她问。孩子们也非常懂事地和我一起鼓励她。她的胆子慢慢地放开了。有一天,我复习“单产量”这个数学名词时,给学生总结道:凡是树上结的、地上长…  相似文献   

10.
郝郝变了     
袁清 《学前教育》2006,(6):38-39
“老师,郝郝打我!”丫丫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来到我的身边。“别哭,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我安慰着丫丫,随之把目光转向郝郝。只见她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丫丫的新书,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丫丫说:“我好好地看书,她想抢我的书看,我告诉她等我看完了就给她,可她还是打我,我再也不想和她玩了。”说完,丫丫生气地走开了。  相似文献   

11.
葛龙庆 《教书育人》2004,(1M):27-27
高二文理分科了,这是一个重新组合的班集体。11月份一天下午接近黄昏的时候,我正在八平方米大的宿舍里看书,一女学生低着头,手里拿着一张纸站在了我的门口。我叫她进来坐下,她眼睛里充满了迷茫、忧郁和恐慌。我轻声地问:“怎么了?有事要老师帮忙吗?”女学生心情烦乱。我给她倒了一杯水,轻描淡写地问她学习情况。几分钟后,这名女学生鼓足勇气把手中那红色的信纸给了我。  相似文献   

12.
王敏 《今日教育》2007,(2):27-27
昕昕是我们班较大一点的孩子,上过一年幼儿园,对幼儿园已经非常熟悉了。由于她很能干,平时我没太多地注意她。有一天,我给小朋友们发小红花,当时她正在厕所,就把平时很乖的她给忘记了,没想到第二天,她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她妈妈生气地说打都打不来,在她妈妈的生拉硬拽下,最后还是来了。来了后,昕昕表现得特别乖,饭也吃完了,做操也特别认真,那天她比平时更爱帮助小朋友。但由于下午很忙就没有给小朋友们发小红花……  相似文献   

13.
我的妈妈     
有一个人,她无私地给了我生命;有一个人,她无条件地向我倾注爱;有一个人,她永远地包容着我。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生了我,养育我,爱着我十二年的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王英 《教育革新》2007,(7):23-23
“老师,新月打我了”、“老师,新月用脚踢我了”、“老师,新月抢我的水彩笔,还都给我扔在地上”……像这样状告新月的事件每天都会发生。新月是开校新插到大班的孩子,她是一个很活泼的女孩,从不带一点忧伤,时间久了,我们发现她个性霸道,攻击性行为强烈,经常给班里制造各种麻烦。老师每天给她不厌其烦地讲,怎样与小朋友交往,  相似文献   

15.
上海的早晨,我同平时一样走在上学的路上。天阴冷冷的,空气无色无味透明地散布在我的周围——之所以不说无嗅,是因为我喜欢按心情给空气抹上味道,以显示自己的生活情趣。我使劲地抽着鼻子,今天的空气是甜甜的,我这样想。这时候,我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女孩,一步一步地朝前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我不由自主地盯着她,直到她消失在我的视野中。她……她应该曾经在东京的机场里举着一块牌子,焦急地叫着“完治,永尾完治”吧?那个……那个酷似赤名莉香的女孩儿。  相似文献   

16.
郭亚萍 《师道》2003,(6):42-42
这是一件小事。有一次上三年级思想品德《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课时,一个女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往课桌里面看,我暗中注意着她的举动。等我把课讲完了,叫同学们做练习时,她终于耐不住课外书的诱惑,偷看起来。我悄悄走到她跟前,她丝毫没有觉察。我顿时怒火冲天,大声呵斥:“给我!”她望望我,双手伸进课桌护着书,一副誓死与书共存亡的架势。“给不给?”“我借来的。”“不管谁的,都要没收。”她坚决不给,我坚决要收,形成了势不两立的态势,全班学生也都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真不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她仍然无动于衷,于是我一把…  相似文献   

17.
我8岁那年,爸爸和妈妈离婚了。不久,她来到了我们家。她是爸爸聘来的家庭护工,除了照顾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父亲,还要照顾年幼的我。我穿着脏脏的小碎花裙子,抱着脏兮兮的布娃娃,满怀敌意地看着她。她毫不介意地走过来抱起我:“你就是小衣啊,真乖!这个娃娃是你的好朋友吗?来,我们给她洗个澡,让她更漂亮。”  相似文献   

18.
今天是母亲节,我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我听别人说,鹤是一种吉祥的鸟。一只纸鹤可以代表一个心愿。放学后,我用妈妈平时给我的零用钱买了许多漂亮的彩纸。我要把对妈妈的祝福折成千只纸鹤送给她。我折呀折,不知不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纸鹤脱手而出。我把它们串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的床头。我情不自禁地想像妈妈看到千纸鹤后的情形。正在我发呆之际,妈妈走了进来,她发现了放在她床头的千纸鹤。她惊奇地捧起千纸鹤,兴奋得像个孩子:“呀,真漂亮,筠筠,是送给妈妈的吗?”我用双手托起千纸鹤,仿佛托着一只只刚刚出壳的鸡宝宝…  相似文献   

19.
外婆年轻时是一名军医,救死扶伤,乐于助人。退休后,尤其自从有了我,她不仅在外面给人看看小病,还时不时地给我开开“药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玲玲笑了     
玲玲的父母离异,她未能得到应有的父爱,所以显得特别孤独。我决心让玲玲笑起来,让阳光照进她的心田,笑靥开在她的脸上。我想:用孩子来沟通孩子,也许效果将更好。于是,我首先开展“小雷锋”活动,让全班的幼儿跟她交朋友。果然,在全班小朋友的关心下,玲玲变得合群了。与此同时,我在生活上关心她,看见她毛衣的袖口坏了,及时给她织起来;看见她钮扣掉了,及时给她缝起来。有一次活动课,全班幼儿都在唱歌、跳舞,唯独玲玲没精打采地坐着。我连忙走过去,伸手一摸,发现她正在发烧。我急忙送她去医院,恰好碰到我的爱人,那时我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