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天使     
《小学生》2010,(5)
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头巾     
本文围绕母亲戴头巾、用头巾、摘头巾和换头巾来展开叙述,洋溢的是浓浓的深怀。戴头巾,头巾是母亲生命的一部分;儿子落水后,母亲用头巾救起儿子,头巾是生命的支撑;到学校看望渐渐长大的儿子,儿子难为情,母亲摘下头巾,头巾浓缩的是对儿子的理解和爱护;后来,母亲干脆将头巾换成瓜皮帽,头巾体现的是对儿子观点的看重。中国有句俗语叫“儿不嫌母丑”,一条平常的头巾,承栽的是母亲对儿子深切的依恋,而作者也因为叫母亲摘去头巾而感到深深的内疚,情感真挚动人。  相似文献   

3.
母亲     
汤莉 《当代职校生》2014,(10):36-36
曾有一个人,在生命中很重要,我却从未发现;曾有一些事,在生命中很美好,我却从未珍惜。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家很穷.她从未有过新的、漂亮的衣服.她觉得自己从未幸福过。她的母亲因为摔了一跤,脑袋有些不灵光。  相似文献   

4.
恒森 《八小时以外》2010,(10):24-24
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是无上欢快的事情,每一个孩子的眼中家都是天堂,家长都是天使。但是谁又能说得明白,岁月施了如何的魔法?时间做了怎样的手脚?竟把这天堂变作牢狱。而横眉冷对看管自己、实施暴行摧残自己的却是当初的天使。  相似文献   

5.
记事起,每次我们兄妹三个吃饭时,母亲总是催促:"快点吃,不然饭凉了!"我们刚加快速度狼吞虎咽时,母亲又说:"慢点,别噎着了!"于是我们又放慢了速度。我心里纳闷,到底该快点还是慢点?上小学了,每次我们上学时母亲总是说:"快点,上学别迟到了,到学校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  相似文献   

6.
跟所有的中年妇女一样,母亲有着一脸被生活压迫着的倦容。母亲今天50出头了,即使无情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道道皱纹,但是还可以看出当年母亲是个漂亮的可人儿。母亲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是她在任劳任怨的性格则是我最敬佩的,而她教给我的,也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7.
余秋雨 《新读写》2013,(7):22-23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住在乡下。有一年冬天,一个寒风呼号的夜晚,一阵“哐啷”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只见村里一户人家火光冲天,妈妈和乡亲们提桶向火光冲去,人们喊叫着,奔跑着,从河里提来一桶桶水,往房顶上泼去。我躲在被窝里,听女人和孩子凄厉的哭叫,听西北风吹过我家茅草房的呼啸,浑身发抖。  相似文献   

9.
顾正龙 《教育文汇》2014,(22):42-42
母亲的“高考”,是从我离家到县城一中上高一开始的。三年如一日,她一直陪读,照颐我的起居。母亲原先说好让我住校,末了还是跟着我到县城来了。租住的房子离学校很近,附近有条街,上学、买菜都很方便。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 晴 那年,父亲患脑血管病出院后,他整天抱着天真的幻想:假如身体能康复到从前那样多好啊!能骑车上街买菜,走亲访友,出去遛遛……这个愿望虽然永远无法实现,但母亲总会给他一丝安慰:"老头子,你放心!只要我这‘导航仪’在,无论走到哪儿,我都能帮你导航。"父亲口淌涎水,半信半疑地睁大了眼睛:"什么‘导航’?难道是儿子车子里的那个玩儿艺么?"原来,母亲说的"导航仪",并非我驾驶室里的导航仪,而是指她和她那辆电动三轮车。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行三人从西安乘车,到达闻名中外的乾陵已是下午。斜阳里的司马神道、述圣纪碑、“无字碑”、石人群雕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千年的传说加上导游的渲染,更使梁山乾陵扑朔迷离。述圣纪碑的金字铭文早已模糊不清,重近百吨、高高矗立的“无字碑”10多个世纪以来一直缄默不语。  相似文献   

12.
14岁品学兼优的少年缪志豪突遭飞来车祸,脑干死亡。在万分悲痛中,大义母亲欧惠梅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捐出儿子全部器官,让几个家庭重燃生命希望。这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情动香江,湿润了香港每一位市民的眼睛。欧惠梅被誉为“香港英雄母亲”,并被评为“2006年度香港十大好人好事”。  相似文献   

13.
只记得母亲     
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夺走了表哥宝贵的生命,也毁了姑姑的梦,他是她唯的一儿子。从此,她就喃喃自语,常臆想有人要加害于她,于是不敢吃喝(怕人  相似文献   

14.
“M”代表她所给予我的无数东西, “O”的意思是她在吕渐老去. “T”是她为抚育袭洒下的泪. “H”指她有像金子一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不少学生有搜集明星照片的习惯。他们从生活费里挤出钱来,买明星照贴在课本上,日记里,宿舍墙壁上……一时间,教室、宿舍里满目都是神采飞扬的明星。有天放学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回家之后,找几张自己母亲的照片,第二天带来。学生问干嘛,我说我们要开展一次认识母亲的活动,你若尊敬自己的母亲,就请带来吧。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是位理想主义者,追求理想与真理,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内蒙古草原则是承载他乌托邦之梦的第一块大陆。《黑骏马》通过对母亲对草原的礼赞,让我们理解了草原的生存法则,草原母亲的博大胸襟和守护自己精神家园的顽强毅力,而这也是张承志面对失落的现代文明后的精神皈依。本文将从母亲的角度分析草原女性形象,理解张承志对草原母亲的崇拜热爱。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一篇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对妈妈说她最喜欢台风。妈妈问为什么?她告诉妈妈:“因为有一次刮台风的时候停电了,停电时我就去找蜡烛,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个小天使……”那夜,有个小女孩相信自己是个天使,那夜,母亲一句不经意的赞赏创造了一个天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 ,然而古代文学作品里出现了一些“强权母亲”形象 ,通过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 ,可以看出这是古老华夏民族母亲崇拜的原始经验在作品中无意识的显现 ,是作家幻觉模式创作中无意识和意识在瞬间情景中沟通的结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块神奇的土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零零碎碎的画面如旧胶片般从我脑海中掠过,站在缀满闪烁如钻石的繁星的夜空下,微弱的灯光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师道》2006,(3):5-5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就在一旁啃鱼骨头,用舌头舔鱼骨头上的肉渍。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请母亲吃鱼!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男孩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撒的第二个谎。上初中了,为了凑够男孩兄弟姐妹们的学费,当缝纫工的母亲就去居委会领些火柴盒拿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