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韦伯的论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宗教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新教对社会伦理的重构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着眼于两处,即书中体现出的理论观点和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力求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建构进行进一步解明,另一方面则关注新教和天主教在伦理生活建构和社会精神影响上的对比及西方与世界其他文明体内宗教精神和理性主义发展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2.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借助“理想型”这一研究范式,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他看来,新教伦理中的天职观念,将尽力追求财富看作是上帝的旨意;新教伦理中的预定论,促使信徒不得不通过长久的劳动来获得确证;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将穷奢极欲看作是放弃上帝恩宠的表现。新教伦理以来世的应许,确认了在俗世追求财富的正当性,使西方社会摆脱了宗教改革之前的教义伦理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心理动力;同时,新教教义反对无节制的享乐消费,要求勤俭,结果是帮助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不过,韦伯关于新教伦理的“理想型”,忽略了那些与资本主义精神不甚相关,甚至是悖反的因素,并带着为资本主义及资本主义精神辩护的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3.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1932年发表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揭示了种族主义和严酷无情的新教原教旨主义是美国南方社会的一切悲剧的根源。书中叙述了一个名叫乔·克里斯马斯的人,由于社会给他的心灵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而惶恐、忧郁、冷漠、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最终对社会采取敌视态度,成为社会的牺牲品。福克纳通过对乔的内心深处痛苦的描述,表现了生活在美国南方社会里的普通人民的孤独迷惘。他们看不到希望和光明,感受不到人类社会的温暖和爱抚,他们在人生的苦难道路上彷徨,遭受着折磨和痛苦,他们只有仇恨、变态和疯狂。乔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同中世纪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相比,17世纪新教对科学显然发挥一种崭新的促进作用,这种新教伦理不仅在客观上培育了近代科学的萌芽,使科学作为社会建制合法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学家献身忘我的科学精神;这种新教伦理不仅对科学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也加速了科学与宗教的分离,从此科学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前进。  相似文献   

5.
论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因果证成的内在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韦伯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和卡尔文派的教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和严密考察.其证成过程和内在逻辑是:首先,从资本主义生活样式中获取"理想类型"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其次,从资本主义精神中寻找新教伦理的痕迹;最后,从新教伦理中获得宗教入世的影子.其得以成功接驳世俗与宗教、生活与信仰、此世与彼岸的纽带是"观念",藉以顺利渡过"冥河"的"摆渡者"是"天职"观念和"禁欲"的生活样式.  相似文献   

6.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成功,除了经济本身的因素以外,还有一层深厚的文化背景,此即他所称之为"入世苦行"的"新教伦理".他指出,加尔文派的新教伦理的价值观念在行为和制度层面上的渗透和实施,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从而促使了西方近代化经  相似文献   

7.
天主教、新教对近代豫北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主教和新教(主要指加拿大长老会)来到豫北地区后,为了传教需要,自身在不断地转变和调适,它们采取适应中国国情的传教手段,用文化教育、医疗等活动引起社会的注意,多方面介入豫北的社会生活,客观上促进了豫北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本文通过论述天主教和新教传教士在豫北举办的教育医疗事业,分析二者对豫北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这一进程的影响,从而更为客观地来了解近代豫北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晚年狱中的托马斯·莫尔对新教异端的态度与入狱前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争论更为理性,并开始强调新教与天主教的共性。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来自于莫尔的基督教世界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对《乌托邦》中体现出的早期宗教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威廉·詹宁斯·布赖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政治家.由于其在1925年著名的斯科普斯审判上的表现,他的宗教观也颇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考察布赖恩的著作以及言论,分析了他与当时美国的两大宗教运动--基要主义和社会福音主义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布莱恩的宗教现是一种结合了上述二者部分特征的"实用基督教"观点.其成因与19世纪中期美国福音主义新教独特的现实性、道德性传统以及布赖恩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中的个人有着天然的超俗倾向,而按照韦伯的理解,宗教改革之后产生的新教则通过鼓励个人恪尽"天职",积极"善工",客观上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新教作为一种宗教,不仅成为了个人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动力,而且还获得了全新的世俗内容。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个体,庄子却选择了战略性大撤退,撤退到内在城堡中去,最终引导人们走向内心世界而远离现实。这样,庄子与新教之间产生了一种世俗与超俗的奇特对照。  相似文献   

11.
吕浙  碧群 《初中生》2006,(4):45-46,32
1.布朗夫妇喜爱集邮,他们有很多值钱的邮票。最近。他们花把价钱买了六牧世界罕见的邮票。  相似文献   

12.
平原省虽然只存在三年多时间,但在治黄防汛、筑堰固堤、兴修水利等方面做了基础性的治理工作,为日后根绝黄河水患、变害为利的大规模综合治理争取了时间,提供了经验借鉴,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对这一理论作出了突出而又独特的贡献 :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首探中国革命新道路 ;通过对革命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以及党的工作应“以乡村为中心”、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从德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牙、角、陶、蚌等器物,可管窥德州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石斧、石镰、石铲和蚌刀,说明德州先民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这里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大量的石箭头、蚌箭头、陶弹丸、兽骨镞及少量的铜镞,说明渔猎活动仍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众多的陶制器皿,如陶灯、陶盆、陶豆、陶鬲、陶罐、陶鼎、陶杯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过着定居生活;陶环、陶俑、陶牛、陶马、陶鸡、陶楼的发现,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在原始造型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陶纺轮和捻线坨的多次发现,说明德州区域当时已有了发达的纺织业。在距今4000年左右,德州先民终于敲响了文明的晨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养生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养生学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发展时期,涌现了大批卓越的养生家,积累了大量的养生论著,探索出很多实用的养生术,形成了一个思想精深、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一贯重视教育,并曾拥有一套完整严密、标准严格、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苏联解体后,政治和经济发生了突变,俄罗斯教育部在教育方向上也提出了新政策与新方针。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不均衡分布与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问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投入等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2,(15):225-226
Edgar Allen Poe had written a lot of excellent short stories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had a stro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 ture.His famous masterpiece,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shares a lot of features that other short stories of Poe have possessed,and is also an excellent collection and conveyance of the art of paradox.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a rough analysis on the paradoxical art by careful reading and comparing details in the short story.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顺利实施需要校方的政策和投入,需要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需要学生角色转变和提高。当然,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0.
Groups of mathematically strong and weak second-, fourth- and sixth-graders were individually confronted with numerosities smaller and larger than 100 embedded in one-, two- or three-dimensional realistic contexts. While one third of these contexts were totally unstructured (e.g., an irregular piece of land jumbled up with 72 cars), another third had a clear structure (e.g., a 16x4 rectangular parking lot completely filled with 64 cars), and a last third had a “semi-structure” (e.g., the same 16x4 parking lot but with a number of cars missing). Besides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ask and subject variables on pupils’ accuracy and response-time data, the study involved and analysis of their estimation strategies, with an emphasis on multiplicative strategies that profited by some of the tasks’ geometrical (semi-)structure. It was found that many children actually made use of such strategies, that using these strategies did however not always led to accurate estimations, and that their frequency and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