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心思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和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父亲都会紧张,总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结果,几乎所有的照片里,都是父亲很伟岸地占据了大半个江山;而母亲,则温顺地站在他的身后,像是他的贴身丫头。  相似文献   

2.
岑桑 《少年文摘》2012,(1):46-51
其实,我和他之间能有什么深仇大恨,我们只是一对不会表达的父子。一我从小的印象里,父亲的头顶就是没有头发的,只有几根稀稀落落地围在旁边。母亲说,那是倔的,好好个脑袋,倔成个秃头。小时候听到这句话,总是要笑上十分钟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母亲,满脸愠怒。说实话,如果没有母亲陪着,我不敢这样放肆,因为我怕他。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  相似文献   

3.
最后一道菜     
那天,是我母亲逝世后的第一个生日。我和父亲都感觉到了空气里的抑郁和紧张。整整一天了,我们谁都没有开口说第一句话,母亲逝世的悲伤彻底地统治了我们。父亲从早晨开始就忙碌起,到了晚上,他在饭桌上摆了一桌的菜肴。我看着他把一盒硕大的生日蛋糕拿到了桌子中央,等到他在它上面插上44根鲜红的蜡烛时,我擦着了火柴——点点的烛光呈现着美丽的光晕,墙上飘飘忽忽地摇曳着好多个我与父亲的影子,这情景使我觉得母亲再一次回到了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是个哑巴,身材是二等残废——1.62米,皮肤黝黑。就这个模样,他还是个抢手货,很多媒婆上门来为他提亲,他还挑肥拣瘦的,后来,他看中了我的母亲。我母亲毫不迟疑的答应这门亲事,并不是她看中了我的父亲,她是看中了他的家庭。我爷爷是小学教师,每月有一百多块工资,奶奶、父亲都是好劳力,家里没有吃闲饭的,日子在方圆几里内是比较好过的。而母亲的家里很贫穷。母亲进我家门后,初来乍到,只图日子好过,她与哑巴父亲的关系说不上亲密,可大面上还过得去。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奶奶高兴得脸上都绽开了花,欣喜地说:是个男孩,我们张家的香火续上了…  相似文献   

5.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6.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7.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8.
蹲着的父爱     
父亲这个称呼很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因为这个称呼背后的那个人,不但是我童年的缺席者,而且还和母亲离了婚.对于他是否存在于我的世界,我其实没有太在意.一直以来,我觉得,就像我从来没有在乎过他一样,他也从来没有在乎过我. 但那一次,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暑假里的一个清晨,我要离开我上学时寄居的母亲的家,到父亲那里去.我在他们离婚时被判给了父亲.漫长的两个月的假期,我必须在父亲那里度过.对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见到他后我不知该如何开口,只是傻傻地跟着他前行,跟着他坐进一辆等在一旁的小车.开车的是我认识的张伯伯,他旁边还坐了一个光头叔叔.我和父亲坐在后座.  相似文献   

9.
做儿子的在慢慢长大,父亲却仿佛变小了。从前,父亲指派我时,我总是“嗯、呀、噢”地答应着;现在,我向父亲建议时,他也只是“嗯、呀、噢”地答应着。我不知道,我们父子到底怎么了。出门在外,我经常挂念的是母亲,却很少想到父亲,有一回突然想到他时,却意识到对他的不公。我私下埋怨自己,为什么在别人面前有说有笑,一见到父亲就不言不语了呢?作为他的儿子,却不能给他带去欢笑,难道我只会向他伸手要钱?仿佛养活我是他必须执行的义务。母亲经常对我念叨说,你爸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让你跟着受罪。我听了并不在意,似乎母亲说得有理。因为别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一 我从小的印象里,父亲的头项就是没有头发的。母亲说,那是倔的,好好个脑袋,倔成个秃头。小时候听到这句话,总是要笑上十分钟的。父亲就坐在一旁,看着我和母亲,满脸愠怒。说实话,如果没有母亲陪着,我不敢这样放肆,因为我怕他。父亲是中学的语文老师,他从不体罚他的学生,但他会体罚我。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了就哭了,我跑过去问怎么了,母亲哭着说,你爸爸下岗了。父亲傻乎乎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父亲失去工作的第二天就去找工作。他骑着一辆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去世了。一如以往经常发生的那样,我再次感受到了父亲的缺席是个多么大的缺憾。在丧失语言和记忆能力之前,他在关系到生死的问题上是个睿智的哲人。如果父亲能够的话,我相信他会这样说———她的朋友告别了这个世界,但并没有离开我们。我告诉母亲:  相似文献   

13.
父亲     
父亲去世的那年,才四十八岁……记忆中,父亲从没有大声呵斥过我们姐弟三个。小时候,我们小鸟依人一般跟在父亲身旁,父亲常疼爱地看看这个瞅瞅那个,满脸漾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那时并不理解这份真挚的父爱,只知道,有老爸在身边,很美!小学时,我因为成绩不好,常受母亲责骂,父亲便紧张的站在一旁,凝视着他心爱的女儿。每每母亲“你最没出息”的话一出口,轻易不生气的父亲就会发怒,同母亲理论一番后,把我拉到他的身旁,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替我擦拭眼泪,用无言的行动安慰伤心的女儿。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只有父亲才懂得他的女儿有一颗多么敏感易碎…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15.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16.
父亲终于没有抵挡住病魔的侵袭和折磨,2010年10月9日早晨,他撒手人寰,黯然地离我们而去。 我痛哭着呼喊父亲,他再也没有睁开眼睛打量我,再也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病房里没有了他那粗重的呼吸声,只有母亲和我及姐姐的一片哭泣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为爱低头     
我父亲的性格,胆小懦弱,毫无主见,却又固执且死要面子。他凡事都要靠我母亲做主,与村里人发生纠纷时,他最后一句话总是:等我老婆来了再跟你讲。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曾经打心眼里瞧不起他。父亲在父辈们中算得上是半个知识分子,曾经差点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然而他的同学却都比他幸运,一个个都吃上了国家粮。父亲由于面子的缘故,很少与同学交往,在我的记忆中几乎就没有。只听他说过早年他有一个同学在我们乡当乡长,父亲每次碰到他,总是直呼其名。后来乡长通过其他人委婉地告诉父亲,在众人面前不要叫他的名字而应…  相似文献   

18.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工作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  相似文献   

19.
父亲抛弃了我们母子孩提时代,母亲便告诉我:我的父亲是个坏人,在我降生一年后他便抛妻弃子,远走他乡,他是我们母子俩的叛徒。我的家乡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我的母亲是一个苦行僧般的人,她性格倔犟,不苟言笑,仿佛生  相似文献   

20.
15岁那年冬天,母亲因为疲劳过度猝死在车床前,半个月后,一直被诅咒的父亲赶来了,跪在母亲的遗像前涕泪长流。我随父亲回到阔别已久的小镇,父亲待我很好,殷勤地嘘寒问暖。这一切又怎能消除整整六年的仇恨?六年前,他为了圆满自己的“爱情”,遗弃了我和母亲。我们母子相依为命,母亲不要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