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与爱     
宇宙实在是个复杂的东西,大如太空列宿,小至蜉蝣蝼蚁,一切分裂与分解,一切繁殖与死亡,一切活动与变异,俨然都各有秩序,照固定计划向一个目的进行.然而这种目的却尚在活人思索观念边际以外,难于说明.人心复杂,似有过之无不及.然而目的却显然明白,即求生命永生.永生意义,或为精子游离而成子嗣延续,或凭不同材料产生文学艺术.似相异,实相同,同源于"爱".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好莱坞是数字化的,摄像机是用字节而不是镜头来捕捉影像—计算机奇才们象变魔术一样为我们展现一切,从难以想象的猛兽到悬崖峭壁上的战场。电影胶片被废弃,电影却得到永生。  相似文献   

3.
文题:请以"真水无香"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释题:"真水无香"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命题。"真"与"香"在这里是绝对不能相容于一体的,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两种迥异价值观的指喻。"真水无香"指喻的是一种高尚的境界。真水:滋养生命的水,视之无色,嗅之无香,然而却源远流长,蕴含生命的真意。真水无香:看透一切功名利禄,远离一切世事纷繁,杜绝一切尔虞  相似文献   

4.
"玻璃瓦"与"破布篮"20世纪40年代最当红的作家是张爱玲和苏青,有人问文海犁如何评价这两位女作家,文氏脱口而出说:"张爱玲似北京紫禁城头的玻璃瓦,有着雍容华贵的气息,以及饱历沧桑而细微的倾诉一切的脾气。苏青的文章像月经带,像小孩的尿布,像缝穷妇的破布篮,虽然平凡,然而也够大众化的。"为张爱玲押宝1961年秋天,张爱玲为写  相似文献   

5.
博尔赫斯一些小说多侧面呈现了永生和死亡的共通主题,探讨永生和死亡的形式和关系意义:客观永生消解了一切意义,死亡赋予生存以意义;主观永生意境可在瞬间达到甚至通过身死而达永恒,荒谬、命运的死亡在自我选择的死亡追求下也被赋予意义。此主题重视时间体验的描写和思考,作者让主人公在客观和主观的、永恒和瞬间的、过去和现在的时间体验中,对永生意境与死亡、生活生存、信仰进行领悟和意义追寻,在荒谬内坚持体验自我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会玩     
此刻,电脑屏幕右下角的QQ头像兀自闪烁,MSN窗口不时亮显,foobar播放器里罗列着长长的曲目表,一片自在惬意。然而,在文档里敲下这个"玩"字时,脑海里浮现的一切景象,却与之毫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你,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蜡烛,燃尽了灯芯,耗尽了脂膏,最后化为乌有--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毁灭"吧。然而,蜡烛真地毁灭了?否!因为它在燃烧中、在消耗中发出了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而它的光亮却正凝化在被它所照亮的一切之中了。"你,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人们引申这话来称赞人民教师。是的,他们象  相似文献   

8.
纸楼     
纸楼里的一切都仿照着外头的世界,唯一不同的.便是纸人似真人,却到底不是真人。他们能哭能笑.能吃能喝,却唯独没有真心,学不会爱恨。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唐君毅先生曾在《人生之体验》一书中说:"在你人生之行程中,每一段生活,都可以使你觉永生,然而处处亦都可以使你死……然而这一切,都是于你于我,同样之渺茫。现在不可知的未来!这渺茫的未来!你将遭遇什么命运?这不可知的命运!而你现在真是一无所知,你根本不知有未来、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将"公正"视为一切德性之总汇,而追求公正的目的则是对"善"的实现,然而在他德性论内部却存在着精英主义的悖论。他在对于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论述过程中,不论是其必要前提"理性",还是实践过程中的"中道"原则,抑或是"幸福"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皆预设了人们生而具有后天无法改变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此内含于德性论内部的精英主义不仅有违个体的公正,同时也与城邦公正相背离。  相似文献   

11.
夏蓉 《高中生》2013,(19):19
棕红色封面上印着的人就像个小孩,不仔细看也许不会看出那就是顾城。顾城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他任性、天真,富有童心,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简单而美好。他说:"人世之所以弄得复杂,是因为加进了目的。大家都抱怨复杂,却不想自己就是复杂的根源。麻烦是自找的。只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无非就是按着人人皆知的规律与常识进行。然而,一些教师却恰恰忽略了这些常识,常用些奇谈怪论来哗众取宠、哗众取名和哗众取利,以致于混淆视听,故作惊人语。对此,教学名师吴非提出,"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相似文献   

14.
初中意象     
我站在临近中考的时间点上,回首初中三年时光,仿佛数学老师口中的术语“相遇,相交,相离”,似两条平行线,再无交集;似逝去的时光般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可这一切,却深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5.
按时长大     
长大,真的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然而,当三个甜美的女声热烈吟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时,一切已经改变。年华是无效信,我站在光阴的一侧,看遍长河潮起潮落,望尽彼岸花谢花开,却独独  相似文献   

16.
爱米丽·迪金森是著名的美国女诗人。她于1830年12月10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埃默斯特,终生未嫁,一直过着默默无闻、隐居的生活。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敏锐的观察和理智的思考创作了1775首诗,为世界诗坛添上了新的一页。她的诗作涉及面极广,主要包括:爱情、自然、死亡、永生与上帝。死亡与永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在不断地探索,藉以求得答案。然而,爱米丽对于死亡与永生的探讨却达到了非常的境地。在其创作的1775首诗中约600多首都涉及死亡与永生。在这些诗中,她试图向世人表达肉体所体验到的死亡,探求死亡的秘密及意义。通过死亡,探求死亡的结局。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的存在?如果有,它又是如何?如何才能获得到这种永生?爱米丽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非病态,实际上她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死亡的真谛以及获得永生的途径。爱米丽一生曾亲眼目睹亲朋好友一个个相继谢世;1851年,爱米丽的四位儿时伙伴突然患病身亡;  相似文献   

17.
<正>老房子要动迁,是很多住房困难家庭许久的期盼。然而,在动迁安置过程中,却有不少家庭因为新房或安置款的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多子女家庭更是此类事件的"重灾区"。晚辈往往将矛头指向父母没有"一碗水端平";老人却认为"房子是我的,一切由我说了算"。应该如何处理此类矛盾?因动迁房分配而失和上海某区的许阿婆已年  相似文献   

18.
丁玲 《考试周刊》2007,(36):101-102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通过意象表达自己复杂而独特的情感。她对"死亡"的感受和描写是深刻而独特的,有多重含义。本文通过考察诗人诗歌中关于"死亡"的意象的多重含义,以更好地了解诗人诗歌中关于"死亡"和"永生"的主题的深刻内涵以及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教育之最     
西方第一部系统认识教育问题的专著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1632年写成。1638年译成拉丁文。旨在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全书共33章。1~5章阐述人生观,服务于“永生”与“今生”的教育目的及使儿童获得学识、具备德行、虔信  相似文献   

20.
好的艺术作品都会形成"景中之境",在"境"中体现无限的韵味和旨趣,然而从"景"到"境"的嬗变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景"在这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风景,它可以被理解成创造者逼真描写的一切对象,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