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刘鸿伏散文《父亲》所表现的父爱是在多重对立关系中展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学之路、父子的崇拜等"看点"折射出父权、乡村价值、文化选择隐在的演化过程,增厚了文本的情感价值内涵。文章对往事真实的还原与描绘拓宽了阐释可能,而迎合集体趣味的同质化抒情取向却削弱了情感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刘振琛 《东吴学术》2022,(1):156-160
近年来,《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的作家访谈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价值开始被研究者所注意。其新作《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因舒晋瑜深厚的文学功底、专业性的设问以及被访者思考的深度,无愧于“深度”对话之称。面对当代文学研究史料难求的现状,《深度对话鲁奖作家》以其“现场性兼具史料性”的特质使此书具有了“口述史”的史料价值。而本书还因涉及作家作品与地域性的关系、“女性主义”、“主旋律作品”等当代文学研究中颇具时代性、争议性的话题,成为透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3.
金燕 《宜春师专学报》2014,(10):132-136
将地方历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更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以江西为例,对可资利用的地方史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并就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职职业技能的强化,在职业教育中重科技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轻文化基础课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对所从事的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进行了思考。从《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入手,分析了中职学生思想偏差的现状,阐述了中职语文教育如何在转变学生思想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翠娟 《考试周刊》2010,(11):56-57
一、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及鲁迅启蒙教学的意义 2005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专门编写了一个“初识鲁迅”单元,收录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及《有的人》。鲁迅教学结束了分散教学形式,首次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是历史性的转折。“主题单元”的设置顺应了新课标“人文性”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标的人文性要求与鲁迅先生的“以人为本”思想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6.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为元人编选之元曲选本,反映了一些元曲作家淡泊名利、喜爱大自然的风光和自由自在、逍遥安闲的幸福生活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倾向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更同元朝的统治者歧视压制汉族士人和儒家的政策有关。《梨园按试乐府新声》比较集中和真实地反映了元代士大夫中很多人基于民族大义视仕途为龙潭虎穴,不愿进入仕途和急流勇退的思想言行,是一本很有特色的元曲选本。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说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如“主题的标签式判断”“要素的罗列式解剖”“情感体验的忽略性缺位”等,着眼于小说文本独特的“这一篇”与“这一个”来确定教学的核心价值,注重“读”小说过程中的阅读体验,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呈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