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促进健康就是在运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测评和运动素质测评,为个体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完整运动方案及相关建议,并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从而促进和保持个体健康的过程。近10几年来,"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被不断提出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ACSM第61届年会的热门主题,提出"音乐伴随训练"、"合理抗阻练习"和"健身移动辅助工具的应用"是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有效手段,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 要:运动促进健康就是在运动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通过健康测评和运动素质测评,为个体制定出全面、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完整运动方案及相关建议,并指导运动训练计划的完成,从而促进和保持个体健康的过程。近十几年来,“运动促进健康”作为改变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的新理念和新方法,被不断提出和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结合ACSM第61届年会的热门主题,提出“音乐伴随训练”、“合理抗阻练习”和“健身移动辅助工具的应用”是运动促进健康实施领域的未来趋势和有效手段,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运动促进健康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前列腺癌患者肌肉力量和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PubMed、SportDiscus和Springer数据库1998年至2018年的中英文文献,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3.1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中,包括390例被试者,运动干预组195例,对照组195例。干预组采用抗阻训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高于对照组,肌肉重量高于对照组,体脂率和BMI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阻训练可以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组成产生正面影响。建议:抗阻训练研究应参与到跨学科前列腺癌症康复和护理工作,以进一步的优化抗阻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目前乒乓球运动和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参加2005年全国苗子集训的乒乓球运动员106人的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结合专家调查制定了能够用于集训和比赛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及其评价标准.该体系在方法学上是可靠的、可行的、能反映出我国优秀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可以为检查训练效果、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拔运动员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筛选与抗阻训练效果相关表型指标存在关联的SNP构建遗传易感分数(Genetic Predisposition Scores,GPS)预测久坐汉族青年抗阻训练增肌效果,为精准化运动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87名久坐汉族青年完成12周抗阻训练(男性占比:51.47%),联合股四头肌中段厚度(Quadriceps Muscle Thickness,THK-QUAD)和全身瘦体重(lean-body mass,LBM)变化评测增肌效果,文献资料筛选与抗阻训练相关的基因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采用Illumina CGA-24v1-0芯片完成基因分型,采用Plink1.09软件的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抗阻训练增肌效果相关联的SNP,进一步采用SAS9.3软件分析与构建GPS模型。结果:文献报道的57个SNPs中有6个(rs7975232、rs6552828、rs768539、rs1800779、rs1024610、rs10263647)被验证与中国汉族青年抗阻训练增肌效果关联(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阐述第62届美国运动医学年会、第6届运动是良医世界大会暨运动疲劳的基础科学世界大会的主要热点为目的。以大会主报告为基本思路,并通过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大会盛况、运动是良医、全球能量平衡网络、校园运动是良医项目、抗阻训练的科学发展以及2015 ACSM美国人体适能指数等内容进行阐述。整个大会贯穿运动促进健康的基本思想,科学运动不仅促进健康体适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预防、延缓和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大会主报告、20多个分会场报告、数以千计的墙报、运动器材设备的展览、运动科学的系列书籍视频资料都从运动是良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进行了多方面展示。此次会议的热点可以为我国运动科学研究和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中,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关系到学校田径总体水平的发展,因此,如何制定更符合实际的训练方案,以迅速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仍然是高校训练应予以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分析高校课余训练的特点入手,依据现实制定的“线性推导控制训练方案”,在阐明其理论基础的同时,以朱南峰百米成绩从11〃5 提高到11〃的训练过程为实例,力求探讨提高高校短跑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低氧训练与竞技能力提高、与健康有关的问题一直是国际运动科学的研究热点。以2012年第59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交流论文为例,低氧训练/低氧运动为主题,从低氧运动在健康促进中的研究与应用、低氧训练促进竞技水平研究中的新发现、低氧运动/训练机制研究新进展、低氧运动中的营养补充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2012年ACSM大会上低氧运动研究涉及医学、航天,体育等领域,人们对其研究涉及诸多内容,低氧运动形式各自存在着相应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发挥低氧运动优势,促进潜能发挥,是本次大会低氧运动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对12名二级男子足球运动员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一次不同抗阻训练方案对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通过实验法15名无训练经历的健康青年男性分别进行一次以促进肌肉肥大(H-RT组,方案:70%1RM,10RM,3组,组间间歇1.5 min)和以改善肌肉耐力(E-RT组,方案:60%1RM,15RM,3组,组间间歇1 min)为目的的抗阻训练方案。并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2 h和24 h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表面标志物CX3CR1和annexin V表达量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迁移和凋亡(用阳性表达率表示)。得出以下数据:(1)CD4+T细胞在H-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显著性升高(P<0.05)。E-RT组annexin V阳性表达率在运动后即刻降低(P<0.05),24 h显著性升高(P<0.05);CX3CR1阳性表达率仅在运动后即刻升高(P<0.05)。(2)CD8+T细胞在H-RT组和E-RT组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4 h,annexin V和CX3CR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性升高(P<0.05)。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CD4+T淋巴细胞亚群对于急性抗阻训练的免疫反应存在运动方案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张健训练期训练负荷、营养方案和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张健训练期的血尿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运动后尿液指标变化不大 ,反映运动负荷强度不大 ,运动后血乳酸、血尿素指标的变化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训练期张健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参数处于较理想范围 ,说明张健的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 ;训练期针对超长距离游泳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安排的训练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合理 ;训练后血糖指标变化反映我们为张健制定的营养补充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为科学地制定张健横渡渤海海峡时的营养补充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训练方式对篮球运动员血清酶和尿素氮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名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进行3种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分别测定运动后及恢复期间血清酶和尿素氮。探讨各指标在不同训练方式、不同恢复期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科学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力量是各种身体素质的基础,对于掌握动作技术和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如何利用抗阻来提高人体肌肉的训练,并使其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短道速滑国家女队备战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训练过程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赛前对项目国际格局和我队实力的分析客观,判断准确,信息全面真实,为制定金牌零的突破的参赛目标提供了可靠依据;训练目标的制定明确,完整,具体,切实可行;备战过程中教练组对体能、技战术、心理调节、营养补剂、恢复等各环节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是正确有效的,是提高队员竞技水平,实现参赛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提前确定主力阵容,根据运动员不同特点制定不同训练方案,突破目标明确,吃透赛制规律,得到了实用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成立于1954年,在纽约举行的美国健康、体育与休闲娱乐联合会(AAHPER)年会上宣布成立,最初名为美国运动医学联合会,为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FI MS)的美国分部,并推选J.B.Wolffe博士为第一任主席。1955年1月,美国运动医学联合会正式更名为ACSM。多年来,ACSM与其会员一道,致力于运动医学与体育锻炼科学研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训练体系中,动作模式训练成为运动训练的本质目的。以界定动作模式的内涵为切入点,通过对影响动作模式训练的训练器材、训练面的不稳定度、开链、闭链以及振动训练等进行客观论述,提出整体力量均衡应作为抗阻训练专项化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抗阻训练中"力-速度关系"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训练负荷对肌肉肥大、力量和爆发力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抗阻训练动作速度的精细化研究较少。传统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动作(离心和向心结合)完成时间<4s。慢速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阶段持续2~6.5s,总时间4~13s。极慢速度抗阻训练定义为:向心或离心动作≥10s或总时间≥14s。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时间不同方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影响,以期为2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共招募54名受试者,平均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训练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有氧运动组和抗阻训练组按照各自制定的运动方案运动18周;三组在饮食安排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分别在运动开始前一天及结束后的第一天对三组受试者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四项指标检测,检测状态为晨起空腹;结果:有氧运动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阻练习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与实验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建议:18周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均能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对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单纯的有氧运动,抗阻练习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运动计划的制定应适当地融入一部分抗阻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过阻断肱动脉血流引起的单纯性缺血训练和通过阻断肱动脉血流的同时伴有的小强度负荷运动的缺血性训练对人体骨骼肌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4名健康男性(20.78岁±1.63岁)随机分为:1)单纯缺血组(EN),袖带加压阻断肱动脉血流;2)抗阻训练组(ER),一侧上肢进行20%RM的屈肘举哑铃训练;3)抗阻缺血训练组(ET),袖带加压阻断肱动脉血流,同时进行20%RM的上肢屈肘举哑铃训练。4周后各组运动时间、表面肌电图(SEMG)、核磁共振(MRI)对骨骼肌耐力、肌力、肌肉的大小进行评定。结果:1)运动持续时间与4周前相比3组均有显著性延长(P<0.05);2)SEMG结果显示3组在4周后均有显著性改变,且ET组变化优于EN和ER组(P<0.05);3)4周后最大肌力ET组增加4.68%,ER组增加2.01%,而EN组只增加0.67%;4)MRI检测肱二头肌的横截面积,4周后ET组增加了3.25%;5)4周后相对肌力各组均有增加,ET组明显改变(P<0.05),与EN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单纯的缺血训练、小强度抗阻训练以及小强度抗阻的缺血训练均会提高骨骼肌的短时间耐力,且后者优于前两者;2)抗阻的缺血训练组对于提高骨骼肌肌力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力量训练对有氧能力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的机制。从影响有氧能力的生理学因素入手,尝试从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和分子生物学适应方面,寻找力量训练提高有氧耐力成绩的科学证据,并探寻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阅读。对不同耐力运动项目的力量训练方式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其提高有氧能力的内在机制。结果:各种类型的力量训练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有氧耐力项目运动成绩,主要通过改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利用率和跑步经济性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在于力量训练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适应能力,而间接提高有氧能力;但是力量和耐力训练对骨骼肌分子生物学适应方面还不太清楚。结论与建议:针对性的安排与专项运动模式一致的力量训练;且采用组合干预手段,训练负荷逐渐递增,最终保持在中等以上强度的力量训练方案;总的干预时间应在8周以上,每周2~3次,力量和耐力训练间隔最少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