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论互动式"是"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强调主体之间是以"论"的形式表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采用"双论互动式"教学具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双论互动式"强调双"论"的过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双论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构建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重在"导"肥东县湖滨乡养正小学吴和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必须遵循"以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导",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精心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发展...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的主体意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体的思想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素有机整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路人,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能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能不能把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课堂教学论》第55页)然而.在日前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其根本原闪是教师缺乏主体意识。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教师要牢同树立主体意识。并把这种意识真正地转化为教师自身内在的需要.继而形成日常的教学行为.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陈满林 《考试周刊》2009,(9):130-13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教学论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如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论、主体主导论等。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是什么地位,我们可以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才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的主体与主导——兼评“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主体的地位问题,目前,在教学理论界只要承认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这个大前提,就基本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然而,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仍有争议。针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有的同志提出教师也是主体,“师生共同构成教学主体。”(即“双主体”论)并且批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仅仅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割裂了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学生主体若干问题的辨析李森,张武升近年来,教学论界围绕教学主体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争鸣。大致有如下观点: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均为教学主体,教学无主体,等等。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坚持,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在...  相似文献   

8.
顾华凤 《考试周刊》2011,(35):106-107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作者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刘夫伟 《教师》2012,(26):87-87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其实,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看,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数、形及其空间结构的认知过程、智力发展的过程、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  相似文献   

11.
论课堂教学中衡量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被尊重的标准北京市21世纪实验学校顾立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问题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一直是在教育理论上被"合理"地论述多,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被"合理"地实践少。造成这种结果的...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李生筠现代教学论主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谐调统一。早在六十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讲过:"学习是一个过程,使学生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验到自己有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三尺讲台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只属于教师的舞台。而学生只是一群听老师讲话,看老师表演的观众。《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建议中重申:"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明确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打破教师独霸讲台的藩篱,让学生也能走上讲台,展示才华,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4.
包国兴 《考试周刊》2011,(80):81-81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产生不是被迫应答的,而是有自身学习需求的可说、可交流的话语呢?怎样才能让教师顺利退出教学中的"传话"与"框架"设定机制,把课堂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优化学生主体与教材(文本)的深层对话,是促进课堂建构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与文本  相似文献   

15.
赵世芳 《考试周刊》2011,(19):130-130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此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这一新理念的提出,给了学习主体——学生更多的发现、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对话"呢?我们认为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黄山市黟县碧阳中学李国振九年制义务教材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不...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论》是写给当教师和要当教师的人看的书,因此其中大多数的篇幅是论述教师如何教的行为的。在这样的教材内容中培养出来的教师自然是关注如何学的行为少了些,而关注不同阶段的学生如何学则更少了。传统的教学论将教学过程总结为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媒介,然而在论述时往往又脱离了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身为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老师,笔者深刻认识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一理念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实践这一理念,努力在课堂中实现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陈英 《学语文》2014,(6):24-2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遗憾的是,有些教师还是过分自信于自己的讲解和分析。这"自信"不仅占用了学生大量体验、思考和演练的时间,让学生在不断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忘记自己在学习中的本分,也使"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成为一个标签。而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容易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践行"精讲多练"的有效教学模式。"精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