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技能教学中存在实训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我校开展了"导生制"教学。本文从导生的选拔、管理、考评以及在技能教学中的实施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导生制"在我校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导生制"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实训教学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师资欠缺、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教学中应根据专业技能实训操作的特点采用"分组—导生制"来进行教学。"导生制"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实践教学氛围,能更好地提高技能实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钳工技能训练中,实施"导生制",让导生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则成为配角,在优化钳工实训课训练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导生制",是教师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做教师的助手,在技能教学中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因为目前职校中班级学生数较多,而餐饮服务技能实践性较强,教师上课时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个别指导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低,导生制的实施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颖斌  何琦 《中国培训》2023,(11):90-92
<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实训课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许多职业学校采用导生制,即选拔一些优秀且具有较强责任心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通过以数控车工实训课程为例,对当前职业学校实训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介绍了如何实施“导生制”、实施“导生制”的成效,并针对“导生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一、数控车床实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将“导生制”与“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中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特色的育人模式—“双导制”,构成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基本制度.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坚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建立起“导生制”与“导师制”的“双导”结合的实训教学工作机制,“以导代管”促进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有序开展,并通过兴趣小组、技能竞赛等载体,促进广大学生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将"导生制"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导生制"教学模式。本文论述了"导生制"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当中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阐明了用"导生制"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岗位技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钳工实习实训课实习人数过多,加上在实训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管理,导致教学模式既是将过去的教师一人讲解,一人做示范,一人巡回指导,一人检验评定的教学模式,改为小组制教学小导生管理模式,每组安排一名小导生,由小导生负责小组的实习课堂教学和管理,从而解决教师一人面对实习学生过多的局面,在钳工实习课堂上增加导生制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第一,"导生"评价。以40人的班级为例,教师可培  相似文献   

10.
"导生制"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上课时可先选择较优秀的学生组织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学到的内容教给另外一些学生.将"导生制"引入习作评改中,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先精心挑选和培养一些写作素养高、评价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导生",由"导生"评改其他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总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学生技能提升的"师导徒,徒导徒"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程序设计类实训教学中,能有效解决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中老师少、学生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完善程序设计类实训课的课堂组织与管理,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训效果。本文结合实践,对基于学生技能提升的"师导徒,徒导徒"教学模式在高职程序设计类实训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导生制是由"导生"协助教师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混合学习是把传统学习与e-learning优势结合的学习方式.基于"导生制"的混合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导生制的教学组织要注意学生分组策略,即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性别差异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确定小组的人数、分组方式、确定"导生"并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策略,要从学习任务的分配、协作学习和学习成果评价三个阶段做好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时期,工厂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需要大批有文化知识的工人,要求工人接受起码的文化教育“。导生制"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基础,教师授课的对象只是班级中一些年龄较大或学习较优秀的少数学生,待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负责把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教给班级中其他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并负责检查和考…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导生制"的提出背景 "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其操作模式是先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学生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兰卡斯特创制,故被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  相似文献   

15.
导生制在高职生毕业综合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生制最早由英国人创造,曾是欧美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近年来在我国的许多高校得到推广应用.其具体做法是,在学习同一门课程的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为导生.导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尤其适用于知识综合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专业实训课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实训教学活动却存在单身性及狭窄性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10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在"导学合一"的思路指导下提出了"三训一体"的实训模式,该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技能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突出"教以导为主,学以生为本",即教师主导,学生主学;师生互动,导学合一;为学而导,以导促学。  相似文献   

17.
一、导生制的界定 导生制可以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说.此学说认为,学生能从互教中获益.导生制的本质在于学生教学生.<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把导生制这一做法称为同侪辅导(Peer tutoring),界定它为合作学习的一类.因为,轮流导生制是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轮流辅导或相互操练,即使在固定导生制教学中,导生要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任务,导生和学生要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8.
实践训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而实训指导教师的角色的定位和实训理念更是关系到培训质量和培训效能的关键。为了提高实训与实习的绩效,人们的除了反思实训过程、实训制度和实训内容等一般问题之外,他们的视野越来越聚焦于实训与实习的实施者——实训指导教师。这是因为实训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实训质量和实训效果。教练式实训指导教师概念起源于体育领域的"教练"。教练式实训指导教师在帮助职校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同时,更强调人与绩效的联系的沟通方式,帮助职校生明确目标,发现更有效达到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教练式实训指导教师不是只关注培训、实习、职业的发展、基本的教育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欣赏人,发展人,在取得成绩的过程起推动作用",其意愿是帮助职校生提高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19.
王悦 《科教导刊》2019,(7):32-33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化学实训中导生制联合移动终端的应用研究。根据对导生制联合移动终端应用框架分析,教师在课后建立QQ交流群,使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可解放教师空间,填补远程教育实训课程资源短板;设计移动终端应用流程,使学生在基础实训课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验对比结果可知,该研究方法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高可达到98%,为其它移动终端设备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除了要先进的实训设备,还应有先进的实训教学的模式,而“导生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