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他们的思想在德性、理性、知性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在前提、标准、归宿上又各不相同,看似相通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实则在诸如个人意志自由等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内涵,对东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中西方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在德行伦理的研究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庸(中道)原则。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比较接近,但仍有些微的区别,此区别伴随着圆点儒家的发展而越发显著,原因之一在于提倡中庸的目的之不同。儒家对社会之和谐的过度追求带来其“往后看”的思维方式,因传统和保守而走向道德理性主义;古希腊之中道因以个人幸福为出发点而产生“向前看”的思维方式,因进取和创新而走向科学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中庸思想中的现实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中庸的“用中”思想中最能体现中庸的现实性。在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不仅仅要努力发挥孔子的“中”的思想,还需要发挥孔子“用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重阳立教十五论》的"得中"思想在王重阳的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从其诗词中也可见端倪。在日常生活中,王重阳主张在俗世生活与修道间得中;在修行法门上,王重阳要求在性命间得中,这也体现在修炼性命的方法和具体的修行实践上。在修道境界上,王重阳的"中"兼取三家义理,在有自性与无自性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往学术界对中庸的研究仅停留于现象描述的层面。本文则着重对其进行历史的逻辑的探源,认为“中”和“庸”分别为古代狩猎经济的技术成就──弓箭文化的观念形态以及农业经济的科技成就──历法文化的观念形态,从“中”-“庸”,其价值形态的演进经历了由“力中”──“知中”──“德中”──“中庸”四个阶段。它反映了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人类自我认识和价值发现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元典文化中,儒家详尽地阐释了"中"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道家元典文化<老子>中也有对"中"思想的阐释,老子从如何掌握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追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同一,守持人的清虚心境,达到大化自然的状态等方面著说"守中"思想.  相似文献   

7.
和而不同:全球化下高等教育之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务念  王锋 《教育学报》2007,3(2):87-91
“西方中心主义”和“本土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的两种对立的取向。这两种取向都是“中心主义”,属于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固思维模式。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逻辑应当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高等教育理念追求的不是中西对立,也不是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而是吸取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独具民族特色而又有时代精神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守中”即是“无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是听其自然,而是顺其自然。李纨用虚静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的人生原则,不妄为的人生准则为《道德经》的“守中”做了一个极佳的俗世注解。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之一,素质教育理论与其他几种现代教育理论的关系是“和而不同”,但“和”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不同”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和”反映了它们对现代教育本质与规律的高度认同, “不同”则表现了各自独特的理论视点。  相似文献   

10.
在元典文化中,儒家详尽地阐释了“中”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道家元典文化《老子》.中也有对“中”思想的阐释,老子从如何掌握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追求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同一,守持人的清虚心境、达到大化自然的状态等方面著说“守中”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庸”这个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矣!”因为孔子把中庸看作道德的至高境界,后人据此写了《中庸》。司马迁、郑玄称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史记》载:“孔子生鲤,伯鱼生倔,字子思,年六十二,子思作《中庸》。”“中庸”的“中”,意思就像“0.618黄金分割点”,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相似文献   

12.
中道思想是世界各大文明共同关注的思想之一.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这一共通思想论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更好的理解二种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消除文明间的对立和隔阂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至虚,恒也;守中,笃也"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守中"思想。从宇宙观论视域来看,要达到一种道法自然、"复归于朴"、自然无为的状态;从认识论视域来看,要持守没有成见、偏见的虚静认知的状态;从主客体视域来看,要守住人心中淳厚和谐的心境,守住人作为人的本性和资格。  相似文献   

14.
教育代价是教育价值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探讨教育代价的关键不在于它的付出与否,也不在于消除教育代价,而在于怎样去理性避免或减少它的付出。本文借鉴中庸和张力理论,从方法论的视角探讨付出教育代价的原则,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指导。付出教育代价应遵循主导性、适时性、适度性、趋利性和补偿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是儒家的非常独到而高明的哲学思想,但以往总彼说成是错的,是“调合矛盾,、“抹杀阶级斗争,。本文对中行、中道、中庸的内涵进行探讨,揭示其合理内核,并试图引用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守规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创新是守规的追求目标,守规教育和创新教育两者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在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守规教育的内涵被曲解、内容太狭隘、方式过简单,而创新教育存在功能扩大化、内容有局限、方法有偏颇等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须正确把握和运用守规与创新教育的辩证关系,并贯穿于高等教育过程,统一于社会发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科学全面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保训>篇的释读发表,引起学者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关于"中"的涵义主要有"思想观念"说、实物说、地中说、命数说以及旂旗、军队等.然而<保训>之"中"的真正内涵实为一思想观念,是自上古圣王传承下来的"道统".早期儒家继承这一思想,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赋予"中"道德意义.发展出中庸思维模式,成为其立身处世的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1952年后的作品,已经由前期的绚丽、苍凉逐渐转变为平淡、自然,这种美学追求的变化,源于她对真实特别的喜好,对生活进行再现与还原的一贯主张,也取决于她的日常生活化的美学叙事方式。笔者通过对张爱玲后期的几部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探究作家美学追求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相较于《论语》,《中庸》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庸》认为人存在认知天赋差异和认知态度差异。《中庸》依靠对“体察之知”的讨论,解决人先天的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通过“体察之知”的方法克服两类认知差异后,人能够在现实性伦理生活中获得“体察之知”和德性培养。君子之道的内在把握和自觉实现依赖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而获得。而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依靠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孝与礼的情感制度认同而实现。《中庸》“体察之知”的培养模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的特点。《中庸》关于认知问题的探讨是为其德性培育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即讨论智育的目的是德育。  相似文献   

20.
叶燮“中和”的美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具体概念范畴的运用上,更体现在整体诗学思想的宏观建构上,文章主要从“中和”思想内涵的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因中致和,一是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