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辉同学问:“《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韦编三绝’的故事,为什么不是用来说明孔子勤奋好学的?”在说明文中,举例子是最常见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或科学道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属于说明事物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书籍。书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代谢、丰富、完善。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上问世的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是用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确曾有过“简”或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和《活板》是讲读课文,《万紫千红的花》属自读课文。这是一个说明文单元,课文分别说明建筑物的构造、书籍的演变状况、古代活板印刷的程序及花的颜色变化规律。学习这一单元,要使学生明确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把事理说明白,说明文既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又要根据说明目  相似文献   

3.
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会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主要运用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可抓住行踪或方位名词作推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赛宫》;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工作程序的说明文,主要借助于时间顺序,可抓住时间名词和序数词作揣摩,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活板》,其中程序顺序从属于时间顺序。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如《万紫千红的花》,《统筹方法》。有许多文章,由于说明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多  相似文献   

4.
好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表现形式。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合理的顺序应该符合认识规律,应该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灵活安排。一般来说,说明文的顺序有以下三种。一、时间顺序这是按时间先后安排文章顺序的一种形式。哪些内容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呢?1.说明事物的形成、发展或变化过程。如课文《春蚕到死丝方尽》介绍我国蚕业生产的历史,从四千多年前写起;写蚕的一生,指出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再如《生物的“睡眠”》中一些农作物的种子从收割、晒干、扬净到“睡眠”,再到播种、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都以时间为序,说明环环相扣,条理分明。2.介绍人物的传略。  相似文献   

5.
拓展作文思路,即写作思维具有多视角、多侧面、多方位等特点,避免孤立地、片面地、呆板地从门缝里瞧。构思文章要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多层面、多角度推进,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古今中外,全方位扫描,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切入点,确定行文全程。下面介绍五种基本方法。1.时空变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以时间先后为序,介绍了我国自殷商甲骨文的出现到现今的缩微图书,各时期书籍制作的材料、优缺点等清楚明白,给读者留下了书籍演变发展的整体印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展示了少年鲁迅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和在“三味书屋”…  相似文献   

6.
第一步,泛读。方法:快读文章标题、首尾段,浏览中间段。通过泛读,可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文体和篇幅。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以下简称《图书》)一课,通过泛读可以了解到:1.文体是说明文;2.内容:写书籍的演变,书的起点是甲骨文,目前已经发展到缩微图...  相似文献   

7.
精读篇目《故宫博物院》《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万紫千红的花》训练角度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作文训练题作文范围:全面地、细致地、准确地  相似文献   

8.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一篇文章的篇名。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将此篇名改为《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笔者认为,不论是《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抑或是《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其说法均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9.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为了让读者了解事物特征或明白事理,我们在说明时除了言之有物之外,还要言之有序。这就要求同学们按照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来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或某个物品的制作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古至今,或由今溯古,或由先到后。文中要恰当使用提示时间的词语,让读者一目了然。2.空间顺序。如果为了说明事物的形貌特征或方位,就可以采用空间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南  相似文献   

10.
阅读科学小品,只有把握住所要说明事物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说来,说明文要说明重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阅读时必须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以便把握往文章的精髓部分。科学小品十分讲究条理性,所以非常注重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阅读时要懂得安排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理顺序。只要掌握了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就不难把握一篇科学小品的  相似文献   

11.
能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因人们观察角度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呈现出多个侧面。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以到原文中找现成的语句,也可以自行归纳而成,重点是从文中捕捉、抽取有关信息。能根据事物特点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世界万物各有特点,要清楚地说明事物,应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相应地确立合理的说明顺序。即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事物的特点决定的。①以说明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或生产制作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以时间、过程为顺序说明。②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条理或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明。③以说明事物间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常按先总体后局部的顺序说明。④以实验为主的说明文,按实验本身的顺序说明。⑤以介绍建筑、景观为主的说明,按空间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说明顺序辩识铁四局合肥中学杨民生理清说明文的顺序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教科书没有介绍;教参也没有介绍。我觉得说明顺序无须多分,只要分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类即可,每类面分若干种。阐述如下:一、时间顺序1、古今:《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介绍书籍从...  相似文献   

13.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是一篇说明文,我虽已教过多遍,但每次效果都不太好,学生精神不振,有厌倦之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根据学生心理,根据课文内容和说明文的特点,作了这样一个设想:能不能利用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语文教学呢?我决定试试。课前,我并没让学生细读,只是在课上让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看书,要求学生把各个历史时期书籍的名称、特点,在书上勾划一下。学生看完后,我问:“这篇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说明事物的?”学生回答得非常正确:“以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我又问:“这篇文章主要是说明什么的?”学生又答得很好:“说明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接着,我说:“我想请你们用学过的数学知识——直角坐标系,把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用图像显示出来。”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一下,看到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14.
钢笔的自述     
<正>写说明文既要言之有物,也要言之有序,要安排好说明顺序,反映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这样才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目的,去安排恰当的说明顺序,比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如果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可采用时间顺序;若说明事物的形貌特征或者方位,可采用空间顺序。抽象的事理一般都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说明时,可根据不同的关系确立适当的说明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  相似文献   

15.
学会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所要说明的事物。就必须准确地把握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常以时间先后为序安排材料;说明事物的结构布局或形状等,常以空问为序安排材料;说明事物属性、规律等,常以逻辑为序安排材料。第一册第四单元重点学习说  相似文献   

16.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例如,要说明“万紫千红的花”,如果没有有关的生物学知识,你就无法把它说明白。如果不了解书籍发展演变的历史,怎么能把“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的问题说清楚呢?掌握有关知识是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弄清事物的条理。事物是...  相似文献   

17.
周俊根 《教学随笔》2013,(12):7-10,31
[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相似文献   

18.
说明文的叙述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用逻辑顺序。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时间、空间叙述顺序,但是对于运用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文章内容,却感到头疼。逻辑顺序就是在说明事物时按被说明对象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结构。这种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概述一般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指导】要解答说明顺序类试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如下几种: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在内容面存在的问题和语言中存在的用字,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