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卓芹 《考试周刊》2009,(52):28-29
《还乡》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托马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女主角游苔莎的悲剧成因是研究颇多的一个方面,今天再次细读该作品,本文作者发现造成游苔莎悲剧的原因除了评论界较关注的环境、性格因素外.还存在其他一些方面,在此从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和女权主义方面解读游苔莎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2.
陈红美 《文教资料》2008,(25):27-28
<还乡>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性格与环境小说",作品中大部分人物都经历一种悲剧命运.本文试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还乡>中的悲剧环境和人物的悲剧性格,探讨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成因及其作品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荷  胡燕 《文教资料》2009,(15):30-32
本文作者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的视角对<还乡>中女主人公游苔莎的悲剧进行了再审视.作者指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文化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女性他者地位,是导致游苔莎悲剧的深层原因.游苔莎迷恋浮华的城市生活,迷茫地进行自我身份的主体性追寻,最终她意识到了自己的他者地位,但为时已晚,使得其悲剧性结局融入了悲壮.  相似文献   

4.
楚苹 《考试周刊》2009,(49):29-30
尤苔莎是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创造的一位悲剧人物。她的悲剧一方面来源于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来源于男权主义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  相似文献   

5.
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代以有机的观点看待自然,他笔下的自然神奇、美丽且充满灵性,是与人类平等的相互联系的生命存在。哈代笔下的妇女与自然紧密相连,他用自然世界来反映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女性形象;同时也用妇女的悲剧传达出对有机自然逝去的痛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哈代的自然观及其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秀凤 《海外英语》2011,(9):322-323
《还乡》中尤苔莎与维恩有着相似的背景,但是各自命运的转变差异很大。究其成因,环境与人文因素、性格与观念因素、性别与社会因素、偶然与必然因素四个方面都对尤苔莎与维恩的命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还乡》是哈代一本非常成功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小说以男主人公克林从巴黎回到家乡荒原,试图改造荒原,实施“广泛教育计划”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经历为主线。其中女主人公尤苔莎值得认真去研究:她生于繁华却流落荒原,千方百计逃离荒原最后却葬身于此。基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个反叛者的精神内涵,在追求和谐的今天,深入挖掘其作品思想,认真解读哈代经典,无疑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萨克雷和哈代都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又都在各自的代表作《名利场》和《还乡》中分别塑造了两个探险女性的形象,即丽蓓卡·夏波和游苔莎·维尔。基于此,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剖析丽蓓卡和游苔莎形成探险形象的原因,以期进一步分析19世纪英国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及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和家庭的美德。  相似文献   

9.
《还乡》是哈代“性格与环境的小说”的代表作,从人与象征毁灭叛逆力量的爱敦荒原的:中突,人的激情.偏见和野心造成的内心冲突两个方面解析小说的悲剧成因,从而发现作家对主动适应环境并善于协调自身以避免悲剧发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10.
《还乡》的爱情悲剧源于作者哈代本人在求解现代人精神归属时的矛盾心态, 即从情感上对古老的宗法制社会的发自内心的依恋。在理智上, 哈代作为一个受到现代科学和文明教育的文化人, 又意识到了人类历史必将进化前进的规律。这样, 小说的爱情冲突便在现实和虚构之中形成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安·阿赫玛托娃的一生,无论从普通女性的角度讲还是从诗人的角度讲,都极其坎坷艰难,甚至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这既是诗人个人的命运悲剧,更是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时代悲剧.在黑暗的岁月里,阿赫玛托娃创作了叙事诗<安魂曲>,记录下了历史的真实.诗歌以亿万人民的苦难,以宗教的庄严,祭奠了生命本身的尊严.诗人因历史和人民的永恒而永恒,所以她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分析哈代的小说《还乡》中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的有效工具。小说中游苔莎是古希腊人本主义的化身,倾向于充满欲望的、非理性的"本我";克林是19世纪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精神的象征,倾向于平衡节制的"自我";爱敦荒原是传统的象征,倾向于伦理道德、宗教戒律的"超我"。三者的交织作用使《还乡》作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代表作之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周大新长篇家族叙事小说《第二十幕》塑造了盛云纬、曹宁贞、王文蕊等主要悲剧女性形象。她们为爱而生,为情而死,最终却沦为男权世界的牺牲品。她们与男性的关系体现出鲜明的“二元三人”模式。男权社会压制与女性自身的弱点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双重原因。女性塑造也深刻体现了作家对百年中国历史女性群体悲剧命运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4.
巴金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果戈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奠基人。巴金先生年青时就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非常欣赏俄罗斯作家的创作风格。将巴金的《寒夜》与果戈理的《外套》相比较,两部作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分析《阿道尔夫》中女主人公——爱雷诺尔的爱情悲剧,并以此论证女性在爱情生活中人格独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8.
英国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还乡》集中反映了他的生态思想。对埃格敦荒原的描述体现了哈代的生态整体观:自然环境不再纯粹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具有积极的生命形态和独立的生存意蕴,人物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生态体系的一个组成要素,与自然环境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对荒原动植物意象的刻画,表达了哈代对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渴求及对非人类生物形式的同情与关怀。而哈代对主要人物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亲近自然,远离自然,回归自然)的对比述写则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生态主题:人类只有和大自然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9.
指出《还乡》反映了哈代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论述小说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性格和自然的特征相融合,和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不谋而合;人和自然的相互交流蕴涵了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颂扬人的简单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