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存在政府的推动缺乏力度,校企双方在合作动机和合作利益的认知上存在差距,找不到共同的利益契合点,导致合作难以深入等现实问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校企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同建设"友嘉机电学院",双方共同规划友嘉机电学院发展蓝图,共同构建学院组织机构,共同参与学院建设,共同承担合作风险,解决了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现象,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航  李明 《高教论坛》2014,(7):66-68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各试点高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探索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然而,校企合作尚未形成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融通性有待加强,创新性和实效性有待深化。"卓越计划"的深入推进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采取措施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合作CDIO远程网络化虚拟仪器柔性实验共享平台的共建,形成了双方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校企合作CDIO实践教学创新育人机制。改变了现行实践教学方式在育人机制上存在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工程实践环境;实现了企业深度参与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一体化模块式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了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了综合学习经验;强化了实验教学团队的整体系统工程能力;为进一步开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立一条龙育人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总结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剖析成因并提出以下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措施:明确校企双方利益责任,创建校企共荣合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对接、考核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融合共同体,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但如何建立校企互利双赢关系一直是学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的瓶颈,文章在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两级融通"模式,并明确了要在校企建立"一体两级"的组织机构、制定"两级融通"的工作制度实现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对话平台,确立校企合作载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同时校企双方均应具有一定的、对等的规模,学校专业群与企业岗位群要密切对接,校企双方的利益要均衡才能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6.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主要实施措施,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对"卓越计划"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的校企合作教育进行分析,归纳为"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主体""项目合作"3种模式。比较研究国内的校企合作教育,主要采取了"顶岗实践""工学交替""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分析这些模式,根据存在的3点共性问题,提出了多种模式并举、构建行业平台两项建议,为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目前尚未有效突破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态度不积极"这一现实阻力,在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聚焦具有人才供需侧特质的产业集群基层政府,分析了其参与卓越计划的动力机制,构建了新型的政校企协同推进卓越计划新模式,提出了一种突破前述卓越计划现实阻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卓越计划"将行业企业的参与作为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事实上,只有企业的全过程参与,才能培养出满足培养标准要求的卓越工程师。本文试图系统地讨论和研究"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与企业合作全过程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重要专题,包括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校企全程合作的主要环节和合作内容、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校企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等五个方面,以期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当前校企对接平台建设的背景,为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共进,针对地方院校与企业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进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设校企产学研对接平台的相关举措,并对校企产学研对接平台建设形式及成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成效不突出的原因很多,其中合作双方没有建立双主体地位,没有恰当的合作平台,没有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文章以《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为例,从微观层面深化、细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兼顾校企双方目标诉求,满足双方利益建立校企合作动力促进机制,构建校企双主体运行与管理机制,搭建基于双主体的生产型联合实训中心合作平台,创设"定岗跟单"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双主体的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及考核体系,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文以双方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重点,从校企合作理念、联合培养的模式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构建高效对接、技能引领、共建共享、服务社会的分析维度,选取“双高计划”中197所建设单位的中期自评报告和项目检测平台数据为分析样本,发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育定位、学校反哺方式、服务社会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与质量提升。因此,进一步丰富我国高职学校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促进校企合作生态环境优化,需从融合运行机制与治理功能、协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复位、深化工匠精神融入协作过程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4.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校企合作体系,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构建校企合作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牢固树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的办学理念;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咨询委员会和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两个组织;建立学生企业内实训、教师企业内培训、员工学校内培训三类基地;建立战略对接、文化对接、教学对接、利益对接五个校企对接平台;建立安全、过程控制、教学训练、师带徒、评价激励五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工程教育中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CDIO教育理念,结合安徽理工大学实施机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提出了联手中小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多体联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培养模式,以期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与企业合作成为校企双方寻求深入发展的共同需求.本文在归纳分析我国校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以"卓越计划"为背景各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案例,提出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的校企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背景;其次总结了15年来该产学研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与经验;最后讨论了产学研基地建设与卓越石油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系及"卓越计划"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提出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是基于“卓越计划”校企合作机制的主要内容.认为目标机制将促使校企双方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社会效益;激励机制会促发校企合作积极性及满足企业的培养需求;运作机制要坚持共建原则,实现联动协同;保障机制则要求校企双方着眼未来,增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企深层次合作平台存在着校企利益冲突大、校企利益共赢难,合作双方能力欠缺、缺乏持续生存能力,校企各层次的合作失衡和趋于形式化等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宏观层次存在制度供给缺陷,中观层次缺乏积极引导和有效监督,微观层次存在盲目的政绩观.最后,提出如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破解校企深层次合作平台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