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是纳米微粒的基本性质之一,将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与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相联系谈了一点初浅看法,阐述了量子尺寸效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金纳米粒子的功能、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加载药物、输送药物、释放药物、靶向病变部位或癌细胞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制约金纳米粒子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1)如何实现重现性、规模化、批量生产金纳米颗粒;2)其潜在的细胞毒性.目前,面临的难题是找到新的化学和物理方法使功能化金纳米粒子能有效、安全、稳定地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上.最后,预测了未来研究焦点,即实现金纳米粒子的临床应用性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金纳米材料和生物系统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研究T型排列的金纳米棒双聚体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共振特性,发现金纳米棒双聚体间距变化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发生红移或者蓝移,适当间距的T型排列金纳米棒双聚体结构可以产生更强的局域表面增强电场.本文对于金纳米棒双体结构的计算结果对于金纳米棒在生物传感方面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研究T型排列的金纳米棒双聚体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共振特性,发现金纳米棒双聚体间距变化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消光峰发生红移或者蓝移,适当间距的T型排列金纳米棒双聚体结构可以产生更强的局域表面增强电场.本文对于金纳米棒双体结构的计算结果对于金纳米棒在生物传感方面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荧光分析法在纳米生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纳米荧光探针、纳米生物传感器等纳米生物分析材料器件的特性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对发光量子点、复合型荧光纳米粒子和具有光学活性的金属纳米粒子作为生物分子的标记探针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光纤纳米荧光生物传感器、胞内生物传感器和光纤纳米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纳米粒子(AuNPs),其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灵敏的光学特性、易进行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重点介绍了AuNPs的制备发展过程、制备方法、形貌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金标银染基因检测方法中杂交信号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标银染基因检测方法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DNA杂交信号的途径. 在"三明治"杂交系统中, 着重研究了氨基DNA探针和纳米金标记巯基DNA探针对杂交的影响. 随着氨基探针浓度的增加, 杂交信号增加, 探针达到一定浓度后信号不再增加, 形成一个平台, 说明连接于玻片表面的探针已达到饱和. 由于纳米金颗粒空间位阻效应的影响大于纳米颗粒表面积的影响, 标记的纳米金颗粒越大, 杂交信号越弱. 而随着金标巯基DNA探针浓度的增加, 杂交效率显著增加, 导致杂交信号提高. 优化后的杂交条件为: 氨基DNA探针浓度为125 μmol/L, 纳米金粒径为15 nm, DNA标记后的纳米金颗粒浓度为4. 07 nmol/L. 通过上述杂交条件优化, 可提高杂交银染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纳米级半导体微晶掺入玻璃可产生非线性光学性质,其量子尺寸效应非常明显.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半导体纳米微晶玻璃具有工艺简单和所得产品纯度高、均匀性好的特点.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半导体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性能测试的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金胶体颗粒为增强衬底,观测了两种不同浓度的吖啶橙水溶液荧光信号的表面增强效应,并用激发光波长与金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匹配理论,以及近场增强理论解释了所观测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其在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电子材料以及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传感、催化、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者颇多.本文主要从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的方法以及纳米材料的应用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了一定粒径的纳米金.所制备的纳米金对葡萄糖与菲林试剂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且生成的氧化亚铜微粒在870 nm处的吸光度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据此,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检测葡萄糖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葡萄糖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变反先驱体中氯金酸含量,用水热法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负载。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分析仪(IR)、同步热分析仪(TG)、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热法可实现不同数量金纳米颗粒在活性炭表面的均匀负载。负载金纳米颗粒在对活性炭组成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升活性炭的热稳定性。随着负载量的增加,金纳米颗粒附着在活性炭的孔洞上引起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逐渐减小。将活性炭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对苯酚进行吸附处理,通过调整负载金纳米颗粒的数量可对活性炭吸附性能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电沉积金,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并对抗坏血酸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半胱氨酸-纳米金修饰电极与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应,其氧化峰电流对抗坏血酸在6×10-6~6×10-4mol 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10-6 mol L-1。并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纳米金粒子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纳米金与雌酮发生相互作用后,吸收光谱明显红移.吸光度比值A/A520与雌酮浓度的对数值在1.0×10-7~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7×10-9mol/L.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方便检测雌激素的新方法,为水体、奶粉、食品中雌激素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胱胺将负电性的褐藻酸钠(AS)共价结合到纳米金表面形成聚合体,并以此来标记三碘甲状腺氨酸(T3).T3抗体固定在金电极上构成检测T3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通过免疫反应,标记T3和待检测的T3结合到金电极表面,使电极表面微环境发生显著改变,用Fe(CN)6^4 为电化学探针,用循环伏安法获取电极表面微环境改变的电化学信息来检测T3、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0—10000pg/mL,检测限为45pg/mL.  相似文献   

16.
Sun  Jinsheng  Zhang  Ping  Fu  Sheng  Dai  Leilei  Wang  Hongdan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2019,25(1):31-37
This study explained a procedure to synthesize 3 D hexagram gold nanoparticles using a specific morphologically controlled gold precursor reduction. Acetaldehyde acted as the reducing agent along with polyvinyl pyrrolidone as the stabilizing agent with a limited reaction temperature range observed to be near to 25 °C. The resulting special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physically characterized and observed to possess an average planar size of 420 nm, an average central thickness of 200 nm, and an average edge thickness of 18 nm. Furthermore, a mechanism model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oriented growth of gold nanoparticles employing published accounts of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growth of gold hexagonal nanoplates. Moreover, the two major factors that controlled the morphology of synthesized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elabora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fabrication methods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一种新的纳米金增强伏安免疫分析方法.以人免疫球蛋白G(HIgG)为模型,羊抗人免疫球蛋白G(GAH IgG)固定于电极表面构成免疫传感器界面.固定化抗体与分析目标物HIgG发生免疫反应而将HIgG捕获,再通过夹心法将纳米金标记的GAH IgG结合于电极界面.通过金增强过程可在纳米金上进一步沉积金形成直径较大的纳米金颗粒,使电极表观面积大大增加,进而显著改善电极表面的电极表面吸附电化学行为,故用循环伏安法或差示脉冲法测定的金增强前后吸附伏安电流变化值可实现界面结合的金纳米探针的含量,从而间接实现分析目标物HIgG的测定.其线性范围为50 ng/mL~1μg/mL,检测限为20 ng/mL.实验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实现简便,可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潜力的高灵敏免疫传感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制备不同粒径的胶体金颗粒并用于标记免疫球蛋白M(IgM)抗血清,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共振散射光谱法考察了不同粒径的金标记抗血清的标记效率以及液相免疫金体系的共振散射效应.结果表明,液相体系宜选择小粒径纳米金颗粒.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纳米银合成的关键,形貌和粒径大小的控制,研究了把硝酸银溶解在乙腈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纳米银。初步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100、120、140℃)和不同PVP浓度对纳米银粒径大小和形貌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得到的纳米银趋向于单形貌;PVP浓度增加,纳米银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纳米金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二氧化钛(TiO2)固载抗体制得灵敏度较高的甲胎蛋白(AFP)免疫传感器,采用了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制备过程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AFP有很好的电流响应,其线性范围为0.01~80.0ng/mL,检出限为0.003ng/mL.该实验方法具有电极制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实现了对AFP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