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热闹",各种"技法"层出不穷,动手操作、小组竞赛、课题研讨等学习形式充满了整个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似乎"津津有味",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当我们静下心反思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了吗?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吗?莫让"热闹"代替"静思"  相似文献   

2.
讲VS学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产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高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此,构建英语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意在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在翻转课堂上,"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教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不是仅仅依赖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堂需要讲道理的老师,更需要讲道理的学生。课堂上要让学生讲理,教师就要提出恰当的导向问题。导向性强的问题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诱发他们积极表达,又能让学生在问题导向下懂得自主探究,实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灵动课堂。一、适度以问引"梳","理"清结构在课堂上,教师常出现"以问引问""以问对答"的现象,导致一节课教师问了上百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还会导致学生知识获得碎片化,难以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就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讲VS学     
洪卫民 《江西教育》2012,(10):10-10
<正>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杨成 《考试周刊》2014,(94):179-179
高效课堂在"人本"框架下建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其中,"效"很重要,既指教师指导学生的高效率,又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锻造各方面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一堂高质量的化学课不仅要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化学知识,还要看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获得了多少能力和素质提升.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参与"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多是被视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为了改变传统化学课堂的诸多弊端,如今很多教师开始尝试着在化学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根据调查,多数学生喜欢幽默快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轻松自在地学习,思维更活跃,自然而然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赵燕 《辅导员》2013,(9):56+65
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形象。在新课标中也有这样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学生的这  相似文献   

11.
<正>在课程改革中,高效很重要。高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高效率,并取得了高效益,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为此,我校实施了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课堂上"导"而不露声色,课后则要"导"而有声有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自由、快乐的学习过程,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是现在课堂要求的一个变革。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中心"地位,以引导者身份来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如何将这一理念更好地渗透于数学课堂也成了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需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现高效率学习,得到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形象。在新课标中也有这样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学生的这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最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同学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受到压抑和扼制,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动脑思考,质疑问难,而使课堂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必将学习得更深更好。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例举了两则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案例,案例中,学生在课堂上均有超出作者预计的出色表现。学生先学先练,学生上课就有了准备,在课堂上与教师对话的地位得以提升。在这样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被激发,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自然就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此谓"自助者,天助之"。  相似文献   

18.
丁卫东 《辽宁教育》2012,(21):17-18
一、"互动"的内涵及其作用所谓课堂互动,是师生或生生间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课堂上也有师生间的互动,但这一互动关系呈直线单向状态,课堂气氛波澜不惊,即使有波澜,也只是表面上的热闹。这样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课堂不能呈现生命力层面的活性。而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则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形成积极、多维、有效的互动,课堂由此"鲜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效"很重要。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用意识,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