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峰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6):19-22,28
意识流是在一战后的西方颇为流行的一种文学现象,王蒙在新时期的六篇创新之作就被认为是“东方意识流”。然而王蒙的“东方意识流”在本质上仍属现实主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流。  相似文献   

2.
林献丰 《考试周刊》2011,(26):53-54
本文分析了在一般文学阅读过程中关于陌生感的具体表现,并用实例阐明了几种常见的阅读陌生感,从而对文学阅读陌生感体验的意义引发了比较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高中英语学习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教师的挫败感,笔者提出了先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开始,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英语,爱上英语,带着欣赏,愉悦地心情去学习,体验到原来英语语言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4.
西方意识流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作家自觉地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等人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使意识流小说呈现出东方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达洛卫夫人>为例,说明正确阅读意识流小说应该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深刻体悟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解读作品;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识流作品,还应该对作者的独特写作风格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6.
本从二十世纪现代派作家的作品入手,透视了意识流小说以内心独白为特征的艺术效果;从修辞技巧,形式,及诗歌的审美原则等几个角度论证了意识流小说的叙述形式具有明显的诗歌化倾向,并且体现出强烈的仿诗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然主义文学作为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过渡,既秉承现实主义的实录精神,又敏锐地感受着时代风气的变革,不甘墨守陈规,以先进科学为武器勇于进行文学实验和变革,以科学之真战胜伪善的道德。受自然主义影响的意识流小说,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之一种,从兴起时间上看与自然主义前后继起。都是时代剧变的产物,而且都受到当时先进科学成果的影响,并最终引起世界观的变革。自然主义小说与意识流小说尽管从外在形态上看差异明显,却有相似的先进性,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学思潮对各自所处的世界、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活动课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旨在拓展阅读时空,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能力、体验乐趣,在阅读中思考开放性问题,参与各种展示性、探究性与分享性活动。活动课有“导入主题、朗读作品、解读文本、问题诱思”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分活动设计、活动过程和设计意图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今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纸质书籍被电子书籍所替代,图书馆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转化为电子图书馆,电子书籍已经逐渐发展为当下最流行的阅读形式之一。因此,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也深受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网络技术在为人们生活工作与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与发展造成了影响。那么寻找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的共通点,巧妙运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提升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效率是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就通过分析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的关系及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的策略。希望以此提高汉语言文学学习者的体验,让汉语言文学紧随时代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0.
网络借助一些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网络时代既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着互补互利关系,又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促进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转化为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为社会及人类的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便捷之处。但网络时代的兴起及发展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让汉语言文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者应努力寻找汉语言文学及网络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得以广泛普及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保证阅读体验,逐渐成为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思考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着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这一中心论点,先浅析了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之间的关系,并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改进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审美体验对文学创作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审美体验使生活转化为作家审美体验的对象即文学创作的客体。审美体验使客体显露出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审美体验使文学作品的意蕴深化,获得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14.
从正反两方面出发,阐明网络环境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和体验所造成的实际影响.而后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针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深化学生阅读体验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不断产生并传承着众多的文学经典著作。现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方式,在此影响下,原本的纸质阅读模式逐渐向电子文本阅读模式转变。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增加了人们的文学阅读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上的通俗阅读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盛行,不断冲击着人们对文学经典著作的阅读体验,削减了现今人们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关注度,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价值的提升。现今,寻求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新发展,要充分利用新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重新发掘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方式,促进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为应试而进行"伪阅读"的现象,学生在课后虽然做了许多阅读理解练习,阅读量也不小,但阅读理解能力却未见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是标准化的阅读理解练习不是连续性的文本,无法真正发展学生的句法能力和语言能力。国外学者Donato等人认为,语言学习与文学阅读是相互构建的过程,语言学习目标应当与文学教学进行有意义的对接。开展英语文学体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来进行英语学习,是改变当下英语教学过分重"语"轻"文"现象,全面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当时主要是一种医疗技术,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不但被心理学界的主流所拒绝,而且也被他的主要弟子们和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们所否定。西方和中国的权威研究人士认为精神分析对意识流学只有潜在的影响。“意识流学性本能规定”说是一个虚假命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一个木匠,拿着用来雕花的工具去锯大树,一个泥工拿着砌砖的工具去搅拌泥浆,大概很难干得好活,也一定会被别人笑话。但中学语教学的现实境遇中,我们在教学西方现代派学作品的时候,却往往重复这种并不得法的做法,其表现之一,就是用写实主义的眼光来解读一切现代派作品。  相似文献   

19.
沈文慧 《现代语文》2004,(12):13-14
文学作品的空白是指文本中未呈现的部分,它是文本结构中的"无",在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倒叙、穿插、跳跃、意识流、时空交错等.最早明确提出空白这一概念的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伊瑟尔所说的空白的含义大致有三重:第一重,相对于文学形式而言,空白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含蓄的笔法,是无法之法的暗示;第二重,相对于接受者的审美感受而言,空白是一种召唤,是以不全向全作出的诱导,是通过未到顶点唤起读者对顶点的期待和想象,它通过悬念引导读者对最终意味的具体实现;第三重意义是指空白组织和构成了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建构活动,最终形成审美意境,呈现艺术的审美本质.  相似文献   

20.
一、文学阅读的意义文学语言通常是最优美的语言,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是从文学作品入手的;只要坚持阅读小说,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外语学习也不例外,读过相当数量文学作品的人,其语言使用能力跟没有读或很少读的人是不一样的[1]。英语学习者读英文小说帮助大,读英文长篇小说帮助更大;一部长篇小说会反复出现某些词语和句型,作品越长,其复现率就越高,从而不仅提供了依赖于文字创造、促进外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丰富情境语境,而且还为加速掌握外语语言结构提供了高效平台[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