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战给人类带来了痛苦的灾难,苦难出经典,二战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文学,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二教材的《安妮日记》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文章从一个孩童的视角,来阐述二战的危害,让人类灾难与心灵完美的结合,同时苦难中显示了安妮独特的正能量。本文以安妮的正能量为视角,在引导学生分析内容的基础上去让学生学会面对苦难,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与<战争与回忆>是70年代风靡美国的名著.在这两本姊妹篇小说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使小说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传达出二战中犹太人和整个人类的苦难、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人类追求美好爱情的普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日益困惑浮躁的时代,史铁生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始终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在其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观。他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苦难和挫折,以此超脱苦难;在追求超越苦难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意识来寻找人生的美丽,发掘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这对于当今日益失去审美能力的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提醒。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日益困惑浮躁的时代,史铁生关注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始终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在其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美学观。他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苦难和挫折,以此超脱苦难;在追求超越苦难的过程中,以审美的意识来寻找人生的美丽,发掘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这对于当今日益失去审美能力的人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提醒。  相似文献   

5.
余华新作《兄弟》(上部)仍然坚持了对人类生存苦难的关注,书里写了大量的暴力与死亡,但作品在抒写苦难的同时,诠释了拯救苦难的一剂良药——爱这一伟大人间情怀,表现出了一个良心未泯的作家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提及“纪念……60周年”,显指已去的“二战”。不过,它所勾起的人类记忆却是百倍的60年,或者说有文字记载的人类约六千年的历史。忘记与铭记尽管是人共有之的可选择命题,因为有些东西的确可以也应该忘却,但总有一些东西比如战争的教训又必须永远牢记。无数无辜者没有招谁惹谁,为何偏偏罹遭战祸苦难?无他,一切都源于人类自身的罪孽。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在河北省对中国守军使用了毒气(图1),这是人类行为兽化的典型。1939年9月1日早晨,德军借自己精心策划的一场“挑衅”事件,对波兰发起闪电攻  相似文献   

7.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的主题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余华在延续以往主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苦难的解救方式 ,使这一主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貌 ,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命运悲剧和现实困境。人处于苦难中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 ,而是以坚韧态度和乐观精神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这一主题在余华 2 0世纪 90年代后的作品中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是作家尝试改变的结晶 ,也反映出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长期思索  相似文献   

8.
苦难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本文试从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的来源、苦难意识的内涵以及对苦难进行反思后的出路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命题。归结出巴全不仅是苦难生活的体验者、表现者,更是苦难现实的批判者,旨在让读者在经历苦难之后去埋藏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莫言和余华都擅长苦难叙事,但他们对苦难的态度却不同。莫言高扬人类对抗苦难的力量,而余华则展现人类面对苦难的无奈。莫言面对苦难的态度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台湾青少年在"二战"中被"志愿"到南太平洋参战是一段苦难的历史,台湾抗日小说中的《猎女犯》和《少年上战场》等见证了这段历史。作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见证叙事了战争对台湾人民肉体和精神的无辜伤害、战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并由此生发了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生俱来就与“苦难”主题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当代社会文学审美感知方式渐自转型的背景下,文学又以何种方式对苦难这一主题进行适当的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对余华小说苦难主题的分析,来探究当代文学更好构建“苦难”现实审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写作素材库     
逆境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道。(拜伦)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用患难来促成的。(大仲马)  相似文献   

13.
在大江健三郎几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他视野始终聚焦于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形象,凸显出日本二战后受美国资本主义影响的社会底层民众生存状况。透过各色各样的边缘人的悲惨生存境遇,表现了边缘人在现代社会困境中的躁动与不安,来研究寻找突破现代文化危机的出路,体现了作家对人类苦难的探索与思考,凝结着其人道主义、人文民主主义的人格追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歇尔·耶思普玛基在对大江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大江小说中创作的"模特儿",可以了解日本过去和现在两种文化冲突下人类的微妙处境。  相似文献   

14.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的主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余华在延续以往主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苦难的解救方式。使这一主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风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命运悲剧和现实困境。人处于苦难中不再是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以坚韧态度和乐观精神从苦难中拯救出来,这一主题在余华20世纪90年代后的作品中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是作家尝试改变的结晶,也反映出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长期思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广泛和复杂的影响。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  相似文献   

16.
叙述苦难是余华80年代与90年代初小说创作的重大母题,这一叙述有两个层面: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在他看来:苦难永远是人类不可超越的生存状态,呼唤苦难中的温情是一个具有人关怀的作家的极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路遥作品的为数不多的评论,大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谈论其作品的社会意义。这里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路遥的经历和人生态度这一视角.来探讨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阐述了路遥小说的苦难情结,以及苦难中所凸现的伟大品格,此外对路遥小说苦难主题的独特性表现和价值所在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小说《命若琴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关人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直面苦难、超越苦难、感恩苦难,以永恒的生命之舞来书写抗争与超越的寓言,这就是史铁生彻悟后精心构筑的救赎之路。本文力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展示这条救赎之路的形成过程,并反思这种救赎方式本身固有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孙青 《华章》2013,(18)
苦难意识是人类的普遍意识,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受到了文艺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的先锋小说家们以其卓越的先锋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默默关注着中国社会的苦难。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是体现这一意识的典型产物。一叶知秋,以《活着》为代表表现出的强烈的被动的消极的忍受的麻木的苦难意识是与西方文学中体现的积极的主动的苦难意识相区别,除去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不同之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这是本文论证后得出的重要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古船》里,苦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生活在洼狸镇上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姿态面对苦难的生活。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追求的态度,对苦难对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管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家族利益,亦或是对人类生存的考虑与人伦道德的担忧,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着生活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