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庆和 《新高考》2011,(11):18-20
考纲回顾:明确常见文言虚词的性质与功用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  相似文献   

2.
清代刘淇在《助字辨略序》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他认为“虚词一乖,判于燕越”。虚词所表现出的内容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情,虚灵而又不可或缺。换句话说,细细体察虚词则可能是体悟作者性情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必修)《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持其踵为之泣”句,新编教材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握。踵,脚后跟。”女儿出嫁,“念悲其远”而为之泣能让人理解,可“握着她的脚后跟哭”就令人费解了。对这一难句曾有四川岳老师与内蒙古牛老师分别撰文《“持其踵”作何解》《“持其踵”正解》(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1)前者认为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合乎情理:“持,制止意。踵,足后跟,就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止步。这是古人的形象语言。”后者认为该句应注释为“赵太后拉着她…  相似文献   

4.
冯爽  高黎明 《语文知识》2000,(11):28-29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守财奴》一课中对“克罗旭”这一人物的注释是:“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资本主义社会中,在法律上受他人委托处理一切事务的代理人)。”(见教材第171页)笔者认为这条注释有两处不很妥当,简析如下:其一,公证人作为一种职业,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  相似文献   

5.
周掌胜 《语文知识》2000,(10):62-63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高中课本注解“恶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课本注者大概认为“厌恶他的才能”这种说法讲不通,故引申为“嫉妒”。殊不知“恶”字自古及今,均无嫉妒义。因而笔者认为这个注解欠妥。那么,“恶其能”的“恶”应作何解释呢?鄙意以为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6.
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谴责非正义战争的诗,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句凝练深刻,其中“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两句尤其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7.
童年的我傻傻的、笨笨的、馋馋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做一些可笑的事情,让人哭不得、笑不得、爱不得、恨不得……  相似文献   

8.
笑傲语林     
佚名 《良师》2011,(9):61-61
刚写完的简历根本不敢看第二遍——因为里面那个人根本不是我! 我祈求上帝让我发达,但上帝却一直让我发福。 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凑到了一块。  相似文献   

9.
苏教国标版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文质兼美,或隽永潇洒,或激越昂扬,或空灵和谐……许多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许多言外之意需去研磨。诸多背后精彩需去探寻。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未能有效发挥教材的优势,课堂上出现了教学流程平面推移、文本对话表面肤浅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期一年(2001年8月—2002年8月)的荣山中学高三语“两增两减”课题研究与实践,现通过课题组四位教师及学生的大力配合已告完成。2002届的高考成绩更为这一课题作了最好的诠释:我校高考语平均分达525.6分,比上年提高了31分,首次超佛山市和城区平均分.名列市区普高前茅,高分学生也大幅度增多(此届学生人  相似文献   

1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P185)本句中"其正色邪"后面的"?"是否正确呢?请看课文注释:  相似文献   

12.
高语第五册《项脊轩志》中有如下几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课本对此作了几处注释,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但笔者认为其中一处不够恰当,值得商榷。这一处是:[偃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脑海时常浮现出这样一个人,一张牛头马面,两只眼睛往外突出,嘴巴宽而大,气吞山河。此人是谁?他就是我的同学——马超。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进行随文练笔正是从语文学习的特点出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随文练笔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素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起到“意、文”兼得、一箭双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和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喜怒哀乐、委曲衷情,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博爱情怀。惟有如此,才能学好文言文。那如何搭建那心灵之桥呢?笔者认为,每一篇文言课文的教学,都可用“四读法”建构:导读、诵读、研读、赏读。这四读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与文本作者的心灵沟通为旨归,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僵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17.
孔子在说诗实践中之所以给予"情"以充分重视,就是想从"情"教来建立人道,最终将人的心理情感导向对仁德的追求,使人性朝着善的方向流化,从而实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结果。  相似文献   

1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一节,历来为人津津乐道。这一回主要写高俅对林冲的迫害步步紧遥,派陆谦火烧草料场,阴谋害死林冲,使得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失掉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终于从原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变为了一个坚决反抗的英雄,毅然投奔了农民起义队伍,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19.
20.
徐洁 《教育文汇》2012,(2):42-42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挑水工有两只水罐,一只完好无损,另一只有条裂缝。他在挑水时,发现破水罐总会漏出一些水,便在淋湿的道路一侧撒下一些花种,不久路旁就有了美丽的花儿。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人不可骄傲,但也不可妄自菲薄,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