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最大的恐惧是生活——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生活。“做回自己”对我们来说有时太困难。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满意,否则,我们就“不够好”。为了“做个好人”,我们制定了自己的“完美标准”。对那些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朋友,我们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他们,却总觉得无法达到最完美。最后.我们只能失望地得出“我不完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真是奇怪。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来,然而有时候却似乎猜测出一个目的。但是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确切知道的,那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尤其为那些我们自身幸福系于他们的微笑和福祉之上的人们,以及无数由于同情而使我们同他们的命运相连的陌生灵魂。每天我都常常意识到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如此多地建立在不论生者或死者的同行劳动之上,于是勉励自己努力做出同等的回报。因为觉得自己从别人的工作中承袭了太多,我心里常因此而惴惴不安。没完没了地去想自己生…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是上帝,我绝不会怜悯那些将死的懒汉。他们活着是为了享受别人的施舍,我将把幸运更多地奖给耕耘者。假如我是上帝,我决不会保佑那些卑鄙  相似文献   

4.
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真是奇怪。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来,然而有时候却似乎猜测出一个目的。 但是从日常生活的观点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肯定知道的,那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尤其为了那些我们自身幸福系于他们的微笑和福祉之上的人们,以及无数由于同情而使我们同他们的命运相连的陌生灵魂。  相似文献   

5.
做过美国富豪排行榜第一名的保罗·盖蒂说过:“我并不以拥有多少钱来衡量我的成功,我以我的工作和我的财富所造成的就业职位和生产物品来衡量。”一个人要想真正的富有,不论是否拥有大笔财产,但必须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如果这些财富对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么不管他赚了多少钱,都不能满足他生活没有价值的那种空洞。有太多的人,他们一辈子活着总是要听命于别人,做别人希望他们去做的那些事。于是,他们强迫自己落入一种窠臼,压抑了自己的特性而模仿别人。“我本来要做个作家。我父亲拒绝听我的,坚持要我上法律学校,成为一…  相似文献   

6.
开篇点主题 在我众多的朋友当中,有一些人常常表现出过人的精力和效率,让人羡慕、嫉妒,因为他们完成任务比别人多得多,用的时间却比别人少得多.然而,我的大部分朋友更喜欢过一种慢节奏的生活,而不愿意过一种整天风风火火、日理万机的生活.我就属于这种人,我对那些看起来活力四射的人就是嫉妒不起来.我坚信谨慎从容地办事方法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拒绝虚荣     
我敢说,每个人都会喜欢听到别人的夸奖,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同,亲爱的小朋友,你和我都不例外,对吧? 其实,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并应该感激那些为我们指出缺点的人,因为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才会改正缺点,造就完美人生。所以,千万不要害怕别人的批评,不要像石梅一样,在心里滋长了可怕的虚荣,你能做得到么?  相似文献   

8.
"活得真累!"有时候我们会禁不住这样感叹.那些不顺的日子里,我们也总感觉活着烦.在寻找千百种理由之后,蓦然回首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我惊奇地发现,其实生活赐予我的,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样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坦然".……  相似文献   

9.
"活得真累!"有时候我们会禁不住这样感叹.那些不顺的日子里,我们也总感觉活着烦.在寻找千百种理由之后,蓦然回首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我惊奇地发现,其实生活赐予我的,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样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坦然".……  相似文献   

10.
时下,国际上很是流行丁克家族。什么是丁克家庭呢?就是不生孩子,只有夫妻两人的家庭。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来自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那些青年颇为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以前这样的家庭会被别人议论,甚至被别人怀疑有生理问题。而现在,这种家庭已经开始被外人理解和接受,有关的调查中,六成多的人同意夫妻可以不生育孩子。这些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自己已选择了这样的生活,而大多数则只是局外人。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高一新生的习作,作文题是“他们”。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诗人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在窗里的人也在那里看你。自然是你的风景.而你和自然却是别人的风景。当昔日那些高考生们在试卷上赞赏别人时,也许想不到今日的我也在描绘他们。  相似文献   

12.
我们能使自己快乐,但也能破坏这种快乐,或允许别人这样做。为了保持快乐,我们应准备好避开以下这些人和情况:损害你自尊的人对你和你的目标吹毛求疵的人,以及一味抱怨的人——他们肯定会将你的快乐心情破坏无遗。如果他们是一般朋友,那就减少你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他们是你的家人或亲密朋友,那就要说出你的感受,一起讨论或接受咨询。令人不快的对比别人的快乐是无法测算的,何必自寻烦恼呢?这种对比的惟一作用就是分散你  相似文献   

13.
完美的人生究竟是什么呢?我对这个问题考虑了许久。要做个好人,过上永恒的生活又该如何呢?我认为答案就是要为本来的你活着,不要为迎合别人而活。当我环顾四周的时候,总会看到许多害怕保持自己本色的人,特别是我这个年龄的孩子们。他们总怕不受欢迎,总怕被忽视,这种恐惧胜过他们要做个坚强的、有个性的自我的念头。看到人们戴着面具惟恐被识破地生活着,我真感到难过。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而我却有所不同,想向人们表明一点,即个人是世间最好的礼品,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本来面貌而引以为豪。我的生活目标是不管他人怎么说,我都要将自…  相似文献   

14.
坦然看人生     
活得真累,有些时候我们会禁不住地这样感叹。那些不顺心的日子,我们也总感觉活得真烦。在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当我蓦然回首那曾经走过的岁月,我惊愕地发现,其实生活赐予我的,并没有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呈现在我视野里的生活,每个人其实都一样,不同的仅仅是我们的胸襟中缺少一份“坦然”。  相似文献   

15.
我愿意     
藜藜:你知道吗?在听你诉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多么惊喜!你有不少特征很像年少时的我。不知你发现没有,今天的我仍和你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我们都喜欢李商隐、李煜、泰戈尔、三毛、几米、村上春树这些特立独行、靠心灵活着的人,我们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他们而不再寂寞,不再颓废;我们都是宁肯失去,也不力争的人……我们这两个如此相像的人成了师生,生活里自然就多了温暖的阳光。我做梦都不曾想过,不知不觉间,我会轻而易举地看到自己20多年前的影子。而且,直到现在,我的性情里还留有些许当年的印记,如果我不…  相似文献   

16.
郑杰 《福建教育》2014,(10):1-1
对具体的个体的人而言,有时我们一边享受着自由生活的福祉,一边给自己的头脑和心灵设置许多禁区,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我们有时忘了自己活着的目的。我们经常活得很累,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不得不为别人也靠别人活着,所以“心为物役”了。  相似文献   

17.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难道真的仅仅就是为了吃饭、活着?到底有没有比吃饭、活着更高的生命目标,这是乔纳森用自己一生的探索和追寻飞翔之梦来试图说服我们的:自我是一个无限自由的概念,生命的目的不在于自我利益的无限扩张和对他人的控制,而在于努力实现自身的潜能并帮助别人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在于随时随地领悟并追求尽善尽美。一、生命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活着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无数次地听  相似文献   

18.
李佳 《云南教育》2011,(3):44-47
如今的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日新月异,全球化让我们的文化变得多元。然而,青少年的心灵是怎样的状况?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人处于迷惘的状态,为了生活所需而奔波,为了学业、工作而努力,为了各种名利地位而奋斗,周而复始。许多人常常在感叹,除此以外,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当这种生命价值观的缺乏而产生生命困顿,  相似文献   

19.
关于幸福     
<正>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以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生活给人看;二是看别人生活。我们同情别人生活不幸而自觉着幸福,我们评价着别人的是非长短而深觉自己又高尚又美好。于是,我们也无法不提高了警惕地想到,人家将对我们  相似文献   

20.
孙君飞 《少年文摘》2011,(11):64-67
小桶说过,活着的人,都会想着要活得更好。当姐姐也不能再照顾他时,他想到了依靠自己。瘦小而坚强的小桶,曾经告诉我:"老师,生活一直在疏忽我们。"他这样讲,是让人心酸难过的。小桶生活在乡下,据说他们那里的土地长出的红薯就像小土豆,太贫瘠了,村里很多人都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