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如何加强新闻领导,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目前电视新闻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早在全国电视台长会上李东生就指出:“新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中之重,这是新闻节目独特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价值所决定的。”因而,对一个电视台而言,新闻应是其安身立命之本。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事关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因为电视新闻既要做好喉舌.又要担当舆论监督工具;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让市民乐于接受。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真正按新闻规律办事,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外来文化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碰撞的产物,因此,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就必须结合我国的政治文化特点,借鉴西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迅速发展,民生新闻节目在理念上的转变,在内容、播报形式、栏目编排上的改革,使得一些主持人出现了不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抓紧对主持人素质的培养提高。培养提高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学校专业教育,二是在职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大众媒体必然要受到冲击,要生存就必须竞争,而对于电视媒介来说,新闻节目是关系到生存发展的关键。面对“第四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办出生机与活力,成为电视人乃至整个受众群体所关心的焦点,结论是电视媒体只有进行新闻改革,才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电视台如何发挥新闻报道的整体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电视台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自办的新闻节目中应抓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突出新闻报道的特色和个性,做好新闻节目和栏目的编排,从而发挥好新闻报道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媒体竞争的时代,作为新闻节目的主编应该如何编排节目,把节目办成精品使受众率不断提高,甚为重要。新闻节目主编应具有全新的现代意识才能完成身上的重任,把节目办成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7.
新闻节目历来是都市电视台的立台之本。近年来的都市新闻大战进入白热化状态,但各家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时空定位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现象十分典型。各台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找准定位,彰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真正给受众捧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套餐才能赢得观众的厚爱。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新闻听力能力,要能听懂VOA或BBC新闻节目里有关文化、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四级和八级听力测试中VOA和BBC新闻节目也是一大测试重点,但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认为新闻听力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就如何在新闻听力方面取得突破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受众的娱乐休闲需求是电视娱乐化的成因之一。电视娱乐化的危机体现在:由于受众个体差异引发受众需求多元化,分化的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娱乐化的软新闻节目,硬新闻节目也有自己的受众群。因此,挖掘出需要硬新闻信息的受众资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是新闻界努力的方向。实现硬新闻节目与软新闻节目的分流是电视媒介解决娱乐化危机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新闻节目的形象,它是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的最终产品。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编排效果,应采用一些编排技巧。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近几年来整体质量不高,尤其是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缓慢。广电总局“限娱令”的颁布成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的发展契机,也成为摆在省级卫视新闻媒体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挑战。鉴于此,本文全方位把脉中国内地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从媒介生态环境到发展现状中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省级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提供发展思路,并对当前新闻评论节目的争议性话题提出见解,同时对节目未来发展过程中*-T~g出现的问题发出预警,以期对实践工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使省级卫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出困局。  相似文献   

12.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开播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存在节目雷同化,新闻选题追求庸俗化、娱乐化,重报道轻评论,媒介越位严重等问题。针对此弊端,必须追求个性、差异化的定位策略,做好大民生与小民生的结合,重视新闻评论并提升媒体舆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南京零距离》栏目的诞生,在江苏电视新闻的主体地位重新得以确立,新闻节目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回归新闻的本质,电视大众传播媒介中引入人际传播的优势使《南京零距离》栏目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媒介融合的必然趋势,以及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实质影响。进一步指出了电视新闻节目应对媒介融合的方法,即节目直播常态化、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强化互动和增加耐看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播媒介,报道新闻仍然是电视媒体的主要功能。新闻节目历来就是电视节目的主体,而且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整个电视台的实力。随着电视栏目化的发展,新闻已经逐步渗透于各类电视节目中。集新闻、知识、服务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样式成为一种新趋势。因此,节目编导愈具备新闻意识,节目的内容也就愈能贴近社会生活,愈受到观众的好评。探讨服务性电视新闻这个节目新样式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我们提高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新闻故事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剧是民生新闻板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电视栏目剧的方式演绎新闻,兼有新闻和电视剧的双重特点,既有新闻的即时性、新闻性,又有文学的情节化情感性特点。电视新闻栏目剧继承了中国古代说书艺术的传统,是当下电视文化中最为中国化大众化,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应当根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坚持已经形成的基本特色,把握重大主题,关注民生话题,发出舆论监督的声音,报道突发事件,主动参与、增强节目现场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强化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地位、拓展评论话题等方面进行开拓。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念。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象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让电视新闻的节目信息量更大,现场感更强,电视的个性更突出。  相似文献   

19.
思想性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灵魂,突出节目的思想性,不仅需要发挥电视声画并茂,形象生动直观真实的优势,更要灵活运用一些采编手段,使节目富有逻辑性和思辨性,达到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低端视角与高端价值的结合,实现新闻主题深层意义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入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提升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早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