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使教学法更加优化。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每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不断地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思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全国著名优秀教师魏书生就有“白天执教夜间思”的习惯,几年他就写满了几十本笔记本,他的教改成功经验也正是这些思索的结晶。由此可见,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们教师成长成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一、实施反思性教学的迫切性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深入,各国都在改革和寻找教师成长的模式。学术界倾向于把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张晓霞 《甘肃教育》2011,(11):36-36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受到很大的限制。”波斯纳还提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相似文献   

5.
陈丽霞 《教育现代化》2006,(10):105-10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那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相似文献   

6.
行是成之始,思是行之源,而反思则贯穿于行动的始终,成为我们事业成功的坚定基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学会反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而且,波斯纳还提出了关于教师成长的简要公示,即:“经验+反思=成长。”足见,反思,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潘丽君 《广西教育》2008,(29):10-1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的确如此,不断在实践中思索着才能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积识”中“成智”。回首十几年的教学经历,品尝着成长路上那一枚枚或青涩或甘甜的果子,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狭隘经验,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视野,使教学成为开始时承袭他人、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教师走出机械运动、走向专业发展。而找准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是教学反思成败之关键。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Posner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方案: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方案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Doyle(1990)也提到了“教师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更新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12.
工作总结,已成为教师们每学期末、每学年末的“必修课”。据笔者所见,现在教师的工作总结已然程式化:前面是95%的工作实绩,随之是“但是”、“当然”的5%的不足,最后是“今后多努力”。工作总结如此完成,俨然一纸“功劳簿”,失去了它应有的本义。长此以往,一位教师即使有20年的工作经验,但如果不善于在工作中及时总结、反思,那么也只能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之后,反思的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工作总结,作为一种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撰写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课题报告,而学科教学论文写作能力更是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提高学科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同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卅“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现在不少人在文章里或在会议上经常提到“反思”。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有些人所谓的“反思”只是泛泛而谈、笼统空洞!反思为了什么?反思是为了让自己有“思想”;  相似文献   

15.
段红梅 《学周刊C版》2011,(12):124-124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十反思。由此可见,反思教学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开展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创新思维,努力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新时期新型的师生互动式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或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谢丽云 《广西教育》2007,(10A):25-25
“吾日三省吾身”。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也认识到反思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曾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林崇德教授也提出过“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笔者也想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特说过:“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许多教师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觉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寻求发展。我们几年来尝试着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该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让我们不由得用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总是顷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教然后知困”,“困”才会寻求突破.突破才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丰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教师在实践中感悟教学合理性,并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是反思性教学的主要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