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音     
《网络传播》2006,(6):88-88
“从总体上,我觉得网络文学还是处于无序状态,是大河奔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2.
声音     
《网络传播》2005,(4):91-91
“网络文学那种新的表现形态、新的思维模式都让我很兴奋.他们堪称当代文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0):65-65
“面对与互联网时代共生的资讯泛滥。‘网络暴力’问题,大家认为,媒体从业者应该充当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做好新闻信息的‘守门员’,坚持社会责任。”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赵阳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网络时代的传播穿透力影响到人的阅读与思考,直至这种阅读与思考的快捷反馈,同时扩展写作与阅读选择的边际最大化。网络可以是真理(好作品)的阳光广场,也可以是谬误的绞索,一切都在网络平台上无以遁形。若说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存在分野,那就是在网络时代,谬误存活的周期大大缩短,直至达到见光死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声音     
“我们已经不太能分清互联网的‘虚’现实中的‘实’的界限了,比如‘病毒’这种生物范畴的概念,早已被应用到计算机技术层面,我们已经开始逐渐认同机器了,这个机器也已经不是工业时代冷冰冰的机器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世界正在由于新媒介的扩散而发生剧烈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声音     
《网络传播》2007,(4):83
“有人说,现在有了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得丰富广阔,读不读书,关系不大了。这是片面的看法。网络的出现,使阅读的方式多了一个有效的渠道,是一件好事。网上的阅读和传统的读书,不能互相取代,但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7.
声音     
《网络传播》2006,(8):87-87
“自古以来,接触全球信息的途径和交流这种信息的能力,一直掌握在富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手中。而如今,互联网已经打破了存在于人与信息之间的许多屏障,实现了人类知识获取途径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分析了声音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中的建立书目信息系统,提高声音档案的可获得性;关注元数据标准,加强不同元数据的映射和互操作;声音记录的数字化转换与保存;建设开放式数字平台,发挥多种功能等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音     
《网络传播》2007,(8):17-17
“不少官员对于互联网相当忌讳,总是采取封、堵和盖的方法.其实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所指出的,信息科技本身不会颠覆什么,相反,它可以为社会建立一种妥协对话机制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社会稳定的程度,减少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吕丘露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大千世界中声音的各种表现特征, 探讨了人文信息多媒体系统中声音信息的采样与传播机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网络传播》2010,(6):89-89
“互联网上有四类基本需求:信息获取,交流,娱乐,商务。Social一定都会改变到。比如Twitter.是Social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Facebook,是Social改变了交流的方式;偷菜游戏,是Social改变了娱乐的方式;前面三种都有了不错的模式,现在只剩下商务。我期望美团成为Social改变商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今传媒》2009,(3)
报纸的未来并不是免费提供内容并依靠广告作为全部收入来源,新闻业必须将服务于读者作为自己首要和最重要的目标,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并通过简单方便的小额支付系统对内容收费。 ——《时代》周刊前主编CNN前董事长兼CEO沃尔特·艾萨克森  相似文献   

13.
许加彪  张宇然 《编辑之友》2021,(8):12-17,23
移动媒介的勃兴,使读屏成为大众生活的常态,同时也唤醒了耳朵,各种音频产品层出不穷,声音在场景时代重新焕发了活力,再造着移动的声音景观.听觉文化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视觉文化带给大众的压迫,但其依旧是消费主义语境下的解放神话.文章从技术变革、时空关系、二重矛盾以及深层焦虑四方面对场景时代下出现的声音景观和听觉文化进行深入探究,以期厘清由媒介所主导的这一听觉转向发生的原因、呈现的表征、内里的矛盾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求更好地达到感官平衡,实现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声音     
《视听界》2010,(2):1-1
微博大大丰富了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模式,甚至改变了生活方式。微博对信息传播的贡献不在于它让普通人多了一件工具,而是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为零,阻挡信息传播的成本却无限升高。有了微博,普通人更能知道真相。——专栏作家连岳热捧“围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又一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高潮,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和时代意义进行分析,说明了一个好的综艺节目如果有正面的价值观,那么随之而来的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收视率也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网络传播》2006,(5):81
“互联网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性的产物,是一个里程碑。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认识网络,我们觉得网络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现象,可以说它是技术,但它又是一个信息载体,一个传媒。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恐怕还有更高的一个层面认识,我们现在把网络看成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网络传播》2009,(7):15-15
“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读书的人不一定就高尚,读网者也不一定就堕落。其实,无论阅读哪种媒体,都要面临内容选择的问题。利弊关键在人,而不在工具。读书率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信息受众的分流,我相信,新兴媒体并没有实力将传统纸质印刷媒体置于死地。对读书的引导应该提倡读什么,而不是通过什么读。”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视听界》2007,(2):1-1
我是一个不会撒谎的人,写博客不会撒谎就很可怕了。——陈鲁豫以此解释自己为何不开博客,引起了广大博友的反驳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数字出版行业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一、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工作;二、一定要为产业力量而战,要向“免费”说不;三、向盗版宣战;四、向垄断的零售平台说不。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网络传播》2007,(2):21
“女性最优美的姿态,是少女与书的关联,少女捧着书,妇女的哺乳,老妇人凝神沉思都是最美。这些姿态都是女性容易让男人动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