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通过教学案例研究,分析了目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考点知识忽视重要概念,学生归纳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欠缺;重识记忽视理解过程,忽视学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知识点"忽视概念体系,学生系统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欠缺;重结论忽视探究过程,忽视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关注重要概念、注重概念理解、重视概念形成过程与概念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区举行了“数学百花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答辩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回味无穷.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比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2.比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给出定义,解释说明,注意事项,例题分析”,有时忽视了概念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有时忽视了概念本质的形成过程,其教学过程由于缺少学生的思维参与,因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概念建构.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和本质,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本文就数学概念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揭示概念的本质,给出四种策略,与广大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如果先不教明概念,便是教得不好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这句话说明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现代研究清楚表明: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但在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概念的传授,忽视概念的背景介绍与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不能使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理解概念,更不能正确分析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造成学生对概念含糊不清,一知半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对于概念、公式的学习,有不少的同学存在着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他们忽视基本概念,偏重于解题;忽视课本,偏重于资料,认为学习数学只要多解题就够了,实际上如果能充分理解课本的概念、公式对提高解题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概念公式的教学过程中,若组织得当,还能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本人从教学实践中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忽视概念的倾向,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情况下就匆忙地靠模仿去解题,一旦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题型就束手无策。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只重结果而轻过程,要掌握以下策略:联系实际,体验概念的产生;联系旧知,揭示概念的形成;充分探究,凸显概念的生成;利用"问题串",深入概念的核心;比较辨析,抓住概念的本质——真正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认识数学概念的思想和本质。  相似文献   

7.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概念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以强调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代表的概念教学模式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中.在一些观摩课、研讨课中发现,概念形成环节往往是教师设计教学的主阵地,也常有独到的见解.但是,笔者也发现不少教师对概念教学中的例题设计经常未能引起足够多的重视、投入应有的精力,而是认为概念教学中的例题比较简单,有些只是照本宣科,忽视了例题的典型示范作用,有些布置学生自学,完全没能挖掘例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些则不切实际,盲目拔高,脱离了概念的核心,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8.
左向荣 《考试周刊》2011,(68):72-73
新教师和有多年高三教学经验的教师回头去教高一时,往往会忽略概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中过高地估计了学生概念的理解能力.认为点到即可.甚至自学即可以达到理解:二是忽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常常将学生视为“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建构者.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概念定义,  相似文献   

9.
许荣富 《考试周刊》2011,(74):179-179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由于一些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深层次教学,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地去理解概念,甚至在教学中混淆了一些概念,以至于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错误说法。下面我就以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11,(11):50-F0004
“过程性目标”作为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已经实行了数年.其积极意义在于避免就事论事,即对于数学知识,除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学习者理解数学,的确有其重要的价值.但是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如果只关注概念形成过程,忽视揭示知识本质,常会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1.
肖建 《考试周刊》2010,(34):21-22
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尽管过去我们也重视概念的教学,但其着眼点和侧重点主要是在知识的传授上,因而强调的是对概念本身的掌握状态,忽视了概念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教与学中,由于考试压力的存在,也存在同样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因此,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概念教学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概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认识上的偏颇,如认为有些概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二是对概念的教学留停于表面,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往往只把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只要能“照葫芦画瓢”地“会用”就行了,实际上是忽视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设计概念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自然地构建数学概念.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关于数学概念生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师要追求数学教学的本来面目,一定要重视概念教学,核心概念的教学更要‘不惜时、不惜力’.概念教学要返璞归真,在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揭示它的本来面目.要让学生参与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过程,这是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以上是人教社中学数学室主任章建跃在“国培计划”人大附中数学班作报告时阐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学数学概念教学话动中“一个定义,几项注意”的概念教学方式比较普遍,多数教学偏莺于概念的逻辑结构,忽视概念本身的涵义,常常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教学中.人们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因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却成了数字、概念、规律的堆砌。窥斑知豹.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所以重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必备能力,数学概念的建立和形成过程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载体.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引入概念,之后迅速转入习题演练.这种越俎代庖的方式忽视了概念建立的过程,易使学生失去抽象概括的训练机会.笔者通过对APOS理论的研究,认为基于该理论的概念教学是培养抽象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落实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把教学的中心真正意义地放到学生身上.需要教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核心主线”,围绕“核心主线”,精心设计数学问题,突出对学生活动的精心安排,让学生获得展示思维的机会.在“核心概念”的获取与性质的探究过程中,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把数学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享受数学的过程.文中的这节课为有效实施“核心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的几何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概念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定义;二是忽视概念间的联系,把许多本来有联系的概念,拆散成一粒粒散落的珠子,分散、孤立地保存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将珠子串成项链,概念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导数的概念是本教学设计的关键.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与导数形成密切相关的两个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经历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质疑——探究——体会——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本案例遵循数学概念教学发展的方向,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概念教学,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0.
沈锋 《教学月刊》2011,(10):6-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逐步被教师所接受.而穿着探究外衣的物理科学方法,却在探究过程中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要求“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相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科学方法具有内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