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今年“六一”,我市图书销售额明显减少。我店门市去年“六一”销售额为4万元,今年为3万元,下降了25%。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一些单位把原打算买图书送给学校的钱,赞助了“希望工程”。 二、有不少亲朋好友改买高档玩具送人。 三、有的家长利用“六一”后的“双休日”带子女外出旅游。 四、新华书店对一些紧俏高档图书估计不足,备货太少。 五、工作被动,宣传乏力,依然等客上门。  相似文献   

2.
我女儿朵朵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她妈妈在摘蘑菇,一边摘一边说:“今天给朵朵吃小鸡炖蘑菇。”朵朵就问:“小鸡给谁吃啊?”  相似文献   

3.
国际肥胖症研究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口超重,其中肥胖症患者达4.75亿。世卫组织警告说,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将有15亿人体重超重。肥胖,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一提起造成肥胖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吃得多,动得少。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肥胖研究专家戴维?艾利森博士以及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导致肥胖的原因并非吃得多,动得少那么简单,很可能与光污染、病毒和环境变化等  相似文献   

4.
与许多业余报道员聊天,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给报刊投稿是白费劲,十有八九不见报。听语气,似乎稿件未刊用是编辑没慧眼识珠。以前,我也为稿子难见报常埋怨编辑。后来,我订阅了《新闻与写作》,从这里我慢慢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基本理论和写作知识、技巧,先后在报上发表了几十篇稿件。为什么有的人稿子难见报?多数文章除了文字欠佳外,主要的是没有提出新问题、太平淡。稿件  相似文献   

5.
我在基层政府机关做文书工作,每年都把辖区内的典型事件与新闻人物的事迹写成材料,打印后报给上级。这些印刷品饱含着我们文书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近年来,有些大报记者到县城来访时,先把现成的材料抓到手。有时,他们不见被采访者的面,只从材料上剪剪辑辑,便署上“本报记者×××”,公开发表了。古有“客大欺主、店大欺客”之说。我认为,这桩事是新闻界“客大欺主”的表现。社会上有些小人物抄袭他人文章一经揭发后,人人喊打,口诛笔伐。而这些大报记者在基层的材料堆上搞“采访”,  相似文献   

6.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7.
开场白编辑同志每天都要接到这样的询问电话:“稿子收到没有?”“能不能给编用一下?”“为什么不能用?”等等。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就会认为编辑端架子,态度不友好。说句实话,编辑每天忙于看稿、编稿,不可能对电话中的询问一一给予解答。其实,编辑看稿编稿都很认真,凡是有点意思的稿件都舍不得丢弃。为什么有些稿件想编而没有编?为什么有些稿件要如此删改?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能直言相告,将会给作者带来很大帮助。新年伊始,本刊特辟《编辑看稿和记》专栏,发表编辑在看稿、编稿中的一些想法,以及对一些稿件的点评。希望读…  相似文献   

8.
时常见到这种现象:有些基层通讯员“吃了上顿愁下顿”,感到无事可写;而有的则是“左右逢源”,能使身边的事儿经常大量地见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抛开写作水平和技巧不说,根本原因在于有些通讯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比如,片面认为事儿越大新闻价值越大,只有大人物、大单位的动向才有新闻价值,而基层多是不起眼的平凡小事,难登大雅之堂;以为写稿单纯是为了肯定、表扬某单位或某个人的成绩,而很少思考所反映的问题有无普遍性、能否站住脚,等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的团队工作中,很多人希望在同事心中树立无私的形象,也期待能在工作中遇到无私的工作伙伴.然而近来,四项独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共同指向了一个令人咋舌的结论:那些在项目中甘于奉献的无私者,往往是最不受同伴欢迎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省、市和地市级的工会报刊近120家。这类报刊的质量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读者反映如何?最近,我们对全国部份工会报刊作了一次书面调查,并对50余名基层工会主席和数百名职工群众阅读工会报刊的情况作了书面问卷和了解。有些报刊确实比较出色,如《现代工人》(辽宁)、《工人天地》(江西),《江苏工人报》、《现代工人报》(四川)、《劳动报》(上海)等。但有些数据相当不理想。例如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基层工会主席对工人报刊基本不看或只稍作浏览,认真阅读的不到五分之一。而普通职工阅读工会报刊的更少,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人浏览大标题,其余的则大多平均每四期浏览1~2次标题,认真阅读的不足十分之一。不少工人这样说:“这种报没啥看头,登的东西与我们不搭界。”有的甚至说:“工会报刊都是工会出钱订的,要叫私人掏钱肯定没人订。”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要不要学点辩证法?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怎么理解不清楚,反正我是尝到了一点小甜头。大凡人家都知道,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有时还有一种矛盾掩盖着另一种矛盾的倾向。所以,我们通讯员在学习写稿时,就得研究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关系,去伪存真,抓住事物的本质,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如果光凭热情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以“读者来信”的报道形式写过不少批评稿,但见报的极少,有的被下转基层,有的没有音讯,不知是何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人员。在汉中市褒河区从事报道工作。本来,作为一个基层新闻报道人员,由于平时活动的范围小,值得报道的事情少,写出的稿件,很难被大的新闻单位采用。可是,由于我注意平时收集社会新闻,不仅市级新闻单位采用了我写的不少稿件,而且有的也被地区以上乃至全国报刊和广播、电视台采用。今年一至三月以各单位用篇数统计,市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三十一篇,地区级新闻单位采用四十一篇,省以上新闻单位六篇。其中社会新闻约占总用稿量的三分之一。地区以上、尤其是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社会新闻几乎占用稿一半多。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应运而生一批经济类报纸,除国家级的经济类报纸外,全国的许多省、市、区经济报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但纵观全国的地方经济报纸,人们普遍感到不少地方经济报的新闻报道和发行、广告等方面的数量、质量还远未尽人意,距市场太远,离读者也甚远。为了研究并改进地方经济类报纸现存的弊端,业内人上潜心着力,深下功夫,以粤港信息日报、深圳商报为代表的地方经济类报纸正在崛起,令业内同行们刮目相看。为了进一步探索地方经济性报纸的走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地方经济报纸并非”早产”,发育不…  相似文献   

15.
我所说的难,不是上稿难,而是写批评稿难,批评稿被采用后处世难、办事情难,再写稿子难,还有很多难以启齿的难。我是一个农村土生士长的青年,今年28岁。因写稿经历了农村、县直机关、工厂三个不同的生活环境,写稿,使我得到了自慰和欢乐,也让我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以为:一个通讯员,要时刻站在人民一边,替人民说话,不怕邪恶,不畏权势,不为危言所下倒,实事求是写稿。几年来,我深入采访,被省、地、县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稿件310篇,连续四年被县广播电视局、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去年又受到了渭南地区军分区表彰奖励,《陕西电台》、《渭南报》等五个新闻单位聘我为通讯员。如果说通讯员有欢乐和幸福的时刻。莫过于见报后的心情了,而我的这种心情以后几乎变成了恐惧和担忧。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份,我有幸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代表团访问了瑞典、芬兰、奥地利等国家,作为一名广播工作者,这次访问中最令我兴奋的是:在那里,广播已完完全全地走出低谷。访问期间,特别是在芬兰,许多广播界的同行介绍说:在我们这里,广播听众的人数远远多于电视观众,没人认为电视可以取代广播了。开始我以为,我们拜访的多是广播工作者,没有跳出“夜郎国”,情景未必象他们描绘得那么好。后来,我们拜访了芬兰广播公司总经理巴西林那先生,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4,(5):59-5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5年上海地铁运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各种“地铁媒体”上的广告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这是日前“上海地铁乘客导乘信息服务系统”开通仪式上传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底,报纸上“送温暖”报道渐渐多了起来。但我发现,多年来,“送温暖”照片似乎都是一个样子:“送温暖”的领导一手端着慰问物品,面向镜头,一脸笑意,作深情慰问状。而被慰问者双手捧着慰问物品,感激地看着领导。照片中,领导大都是“正面形象”,而被慰问者多是“侧面形象”。我就禁不住想,“送温暖”的照片为啥年年一样?记者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个角度呢?记者可能会抱怨:拍摄“送温暖”照片,多是奉命行事,而且往往要“突出领导”,也只能那样拍。但是为什么每张照片都拍成那个样子呢?这一是记者有了固定思维模式,虽然镜头里的人不一样,但也不…  相似文献   

19.
千里之行,始于调查 "创新设计"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名称,它来自于切实的行动.<创新设计>这一品牌刚刚诞生之时,策划方就广罗一线老师和行家里手,组建成市场研发队伍,对教辅读物市场进行了科学而详尽的调研,首先是对市场上的知名品牌图书进行了全面排查,从编写体例、编写要求到品牌特点,出版宗旨都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从而做到对市场了然于胸,并以此作为指导产品设计的借鉴.丛书的编写体例、编写要求,它取之于百家,又不同于任何一家,它借鉴了知名品牌的优点与长处,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之处,这样一个提炼和积累的过程,正是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年开泰,本刊第一期特约中央电视台记者采写了专稿《肉怎么变了味?》,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老百姓的广泛关注。这一期,我们再发表作者写的《“肉霸”为啥如此霸道》一稿,作为续篇以飨读者。 周“瘟猪”的生意经 离成都市100多公里的简阳市三盆镇有个专门收购死猪死狗的集市。凌晨5点多钟,天刚蒙蒙亮,集市上就聚满了来自四乡八里的老乡。在路边一个用木桩搭建的简易饮食店里,一个中年男子一边切肉,一边招呼着进来吃饭的人们。经当地人介绍,这个中年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