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岭南民间美术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某一传统技能继承,在共性中体现出特色。在教学模式创新上将互动、启发、引导三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嵌入创新模块,以"作品化"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旨在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如已经如火如茶的展开,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做好传统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结合,对传统教育进行扬弃,做好继承。同时对新课改有一个正确地把握,不要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实施新课程要正确处理好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创新离不开继承,创新以继承为基础,继承以创新为方向。“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朱子语类》以口语性强、能够反映宋代同时语言为主要特色。《朱子语类》中处置式有:"以"字处置式、"把"字处置式、"将"字处置式、"与"字处置式、"共"字处置式五种。这五种处置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以"字处置式、"把"字处置式、"将"字处置式、"与"字处置式为继承上古、中古而来,"与"字处置式为近代汉语所产生,"共"字处置式为《朱子语类》所特有,具有闽方言色彩。  相似文献   

4.
《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体系的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重视数学课程理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密切关注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动向,致力于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努力攻克的难关。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课程、国学、母语,具有不可取代性,对国家的发展具有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及意义。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克服对教科书的过分依赖,突破"以阅读教学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式"的瓶颈。以创新教学内容作为变革的突破口。在新时代下,要结合"互联网+"的方式来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创新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已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强化以校为本的研究意识,强化教研机构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功能,需要教研员开展"下水教研"活动."下水教研"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体现着对传统教研活动方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全面正确地认识"下水教研"活动,有效开展多种方式的"下水教研",对于加强学校的教学研究指导,对于教师和教研员专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了"继承、融合、创新"六字文化建设方针,重点做好文化融合工作,努力促成企业讲发展、员工讲团结、文化讲融合的局面,为企业重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与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8.
清末切音字运动中,切音字提倡者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从历史传统中为切音字寻求改革的资源和依据,同时亦"步武日本",利用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语言文字改革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切音字改革作正面宣传。切音字运动中"托古改制"和"步武日本"的并行不悖,反映出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变革过程的一个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廷凯撰文认为 :课程的改革 ,不应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简单否定 ,而应是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与超越。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课程方法的创新。课程方法的创新包括课程设计方式、课程编制方法、课程评价和实施方法几方面的创新。随着主体性教学和发展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实践和传播 ,将可能大大改进和革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模式。课程方法的创新应是在继承原有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实施方法优点的基础上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科学的最新进展 ,对原有方法体系的更新和改造。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其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理念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句话,新课程改革它需要教师角色的创新,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中专升格为高职院后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国强 《江苏高教》2001,(2):106-109
本文从由中等专业学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背景出发,论述了由于这类高职院校既区别于学术工程型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又缺乏办大学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在当前办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基本关系,在继承和创新关系中,更加突出创新、立足创新、坚持创新;在质量和规模关系中,更加突出质量,坚持质量是生命线,质量第一,规模适度;在高等性和职业性关系中,更加突出高等性,以高等性指导职业性;在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中,更加突出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只有正确认识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处理形似和神似的关系、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使语文教学摆脱高考的束缚,使语文素质教育与语文高考教育"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术教学的变革和创新.但是违背教学规律、盲目追求变革和创新,会使美术课程改革发生变异,甚至走向衰退.因此,美术教学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以促进美术课程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教学创新发展绕不过去的壁垒,大学课堂向何处去?这是21世纪大学创新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难题和攻坚战。本文对工业文明土壤中产生的传统课堂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当代大学改革前沿涌现的课程创新、课堂创新之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层次评介,揭示了当今世界范围内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转型的历史潮流和大趋势。作者基于对信息时代大学学习方式创新的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融会东西方大学精神,吸纳当代非线性科学理念与方法论,提出了"太极学堂"这一新理念,主张在网络课程与现实课程、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太极运转"中,使中国大学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太极学堂"以"诚信"为本,以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为两大杠杆,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为目标,是信息时代大学课程与教学创新的孵化器,从中可生长出大学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学生。本文介绍了"太极学堂"工程设计的思路及其在南京大学本科教学创新中的初步探索,提出了"变消费式学习为生产式、创造式学习"的构想,提出了"化整为零"的大学学习评价和网络课程开发之新思路,提出了"零存整取"的高校"学分银行"新模式,形成了21世纪大学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它势必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补充,网络教研并非网络与教研的简单叠加,而是网络对教研的全面和深刻改造,是借助互联网,带给教研以生机盎然的春意。正确对待网络教研,就是要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将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为方向和标志。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存在招录与评价条件单一、教学方法与形式简单、运行与管理模式滞后、师资准入与考核量化不科学等问题。通过改革招生评价、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可拓宽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近几年,数学教学在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那就是不少数学课堂教学一味地为了求新求活,而忽视了优良传统的继承——夯实基础。主要反映在,把"创新"片面理解成解析难题,片面追求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培养,其根子是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要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则"的本质特点和词性、是否具有转折关系以及它与"即"、"斯"的关系三个方面对《马氏文通》中"则"的论述进行述评。认为《马氏文通》对"则"字的研究,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继承,又有所发展创新,并且对后人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创新与继承的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 ,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 ;课程方法的创新包括课程设计方式、课程编制方法、课程评价和实施方法等的创新 ;课程体系结构的创新 ,是涉及课程领域各个具体方面的关键 ;课程内容的创新主要表现是课程基础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家毛泽东曾立誓以教育为志业,有着浓厚的"教师情结"。学者毛泽东的教育理论内容丰富,具有教育学专业特色。教员毛泽东的教学实践探索,更是丰富了"导师"的内涵。当前,纪念毛泽东的最好方式,就是继承其教育创新的精神实质,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主题和路线图,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开创世纪教育新局面、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