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人为本”作为丰富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也就是说成就霸主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方能巩固,这个本混乱了国家则面临危亡。正所谓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近年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  相似文献   

2.
本是万物的根源,世界万事万物中,人才是根本。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但国家之间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其核心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面对学生这一群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何培养出合格人才,如何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传递给他们,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经常都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而且指明了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的前进方向。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一方面要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简单地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是人,离开人来谈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就给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塑造人?塑造什么样的人?笔者就高校校园文化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分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字上下功夫,才能全面提高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的效益。把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戴家干 《中国考试》2007,(1):4-8,21
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必将始终发挥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  相似文献   

9.
用科学发展观认识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怡进 《继续教育》2005,19(5):22-2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处处洋溢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这对百年树人的继续教育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相似文献   

11.
曾其西 《考试周刊》2012,(69):192-192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在构建和谐水利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活力,激发潜能,集合众智,从而达到促进企业与员工两者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主线。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工会工作的根本理念,是高校工会组织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所要求的,同时也是工会组织全面履行自己的各项职能所必需的。高校工会各项工作要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不断强化人的主体地位的意识,给予广大教职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满腔热情地服务于教职工,努力满足他们在各层次与各方面的需求;认真履行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内在统一的,在实践上也是双向互动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校长,应该努力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使之渗透到学校管理当中去,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要指导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有教育学的阐释,从教育学的立场看,高等教育改革应该以师生为本,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多方面和谐的发展。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应有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和创建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主动提升对师生的服务质量,把大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转化为教育的资源,还教师以教育教学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新发展,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突现的种种人的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实中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政治法律制度作保障、实事求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孔素芹 《河北教育》2005,(24):36-36
“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它意味着对任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都应注人人性化的理念;它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国家、社会尊重教师的职业劳动,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是师德教育的内在保证。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1.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必要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在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地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中国人千百年来“大同社会”的憧憬与梦想。和谐社会,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时代命题。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党中央首次提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党中央将“构建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重点;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