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5年后,“马源、洪峰为代表的富有结构倾向的小说创作,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以新颖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方式,成功地把人们的注意力吸附在形式的构成因素,从而被誉为“小说本性的回归”。他们注重事物间的关系描述,以此呈示事物蕴含的意义素和可能产生的意义,并通过叙事的形式功能,  相似文献   

2.
1901年10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出版,“在中国枯摘的社会里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郭沫若《论郁达夫》).引起起烈的反响。它的作者郁达夫成为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高度称誉。此后,在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郁达夫写下了四十多篇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达些作品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的抒情倾向和诗化、散文化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神话作为中国小说的历史源头,其艺术化或小说化的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断裂。这一历史空白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和一定时期的学术主流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艺术演变上,具体表现为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附庸地位和旷日持久的理论偏离;在时间距离上,自商迄汉,神话的故事结构和文体形式一直未获独立并处于逐渐消歇状态。中国神话小说化的历史断裂即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应至魏晋六朝志怪故事的旁逸而出才宣告结束。承认这一新的认识和观点,分析造成中国小说历史空白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学理的因由,对于研究小说观念和小说文体的发展、演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悲剧小说的主题刘新生中国悲剧小说密切地关注着社会、人生,从不同的生活领域和不同的人生命运,表现出冷峻的剖析和厚实的思考,表现着历史的必然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冲突,塑造出人格或善或美的形象群体,具有感人肺腑的深刻影响力。于是,丰富...  相似文献   

5.
情爱生活是构成路遥小说艺术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它不仅渗透了作家的内在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情爱自身的价值,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作家所建构的情爱世界中,大约可以划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表现为传统母性的爱抚,再一类是当代女性的呼唤,本文试图对这两类不同的情爱模式进行粗略的描述与解构,并对其创作心理及文化意蕴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6.
死亡本能根植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底层,即潜意识中,在意识层面会有不同的反映。作为敏感心灵的作家总是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烈的死亡意识。张爱玲的小说,既有直接写人生命死亡的,也有写人精神死亡状态的,作者深入到人心理底层的本能,特别通过对情欲力量和心理变态的渲染,表现人性的内在冲突、灵魂的挣扎。强烈的物欲、爱欲使人性扭曲而死亡本能得以激发和凸现。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所崇尚的“苍凉”,既是她小说的情感基调,又是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现特点。张爱玲对都市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领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些既普通平凡而又认真生活的女性,这种认真体现出她们的无奈、无助又心甘情愿的生命样态。这些女性注重现实的生活感受,即生命的即时消费性。她们缺乏理想,少有梦幻,没有未来。她们的生命缺乏色彩和意义,她们的命运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8.
田宫虎彦是日本当代进步作家,他的作品蕴含着强烈的反战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本拟通过对他的借古讽今的历史小说和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的分析,探讨田宫学的批评精神、社会历史意义,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秦地小说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地是文化与小说的厚土。倘从地域文化角度对20世纪秦地小说进行深入考察,便会看到,由于三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20世纪秦地小说主要呈现出四大文化主题:生存·创业主题,造反·革命主题,性恋·爱情主题,解脱·信仰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文化主题在滋生于本土文化土壤的同时,也复合、转化为地域文化的精神传统,对后续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炜小说中的民间文化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的创作心理潜在着浓重的民间情结,在其创作中逐渐显示出向民间靠扰的趋向,作品中表现出对民间“仁”“义”观念的信仰与坚守,包含着来自民间的自由奔放的生命力量作家的民间情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控制,自觉地在民间的立场上,传达出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1.
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官有非常浓重的民间文化色彩,主要表现在: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生活形态;二、作家所坚守的民间立场;三、塑造了官有民间美德的人物形象;四、民间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评论干预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叙述者利用评论的方式去干预叙事作品,并且体现叙述者和隐指作者的主体意识和价值观的手段。文章从评论干预的类型和功能两个方面来分析池莉的小说。  相似文献   

13.
胡山源是“五四”时期文学社团“弥洒”社的创始人。他的小说创作迥异于“五四”时期的主流悲剧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探讨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即审美取向上回归自然,规避现实悲情世界;情节安排上弱化悲剧冲突;美学上追求清新、优美、含蓄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曹多勇的“大河湾”系列小说,通过寂寞的回忆,叙述了人与土地的亲近与默契,昭示着一种人生存在的意义,一种诗意的光辉。那些和大地一样朴素的农民,向我们演示着生活的真谛:爱与希望,自由和尊严。他们与城市格格不入,哪怕年轻一代的大河湾人,所走进的城市,也只是作为异乡的一个幻影,指涉着故乡的实在。曹多勇将他们放逐到城市,不单纯是想借助差异令其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他还有另一层心思,即唤醒整个都市的乡愁意识和归属感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中国民俗文化小说发展兴盛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小说与乡土小说和市井小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固成模式的民俗(民间)文化的透视与建构,表达作家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批判或对传统人文理想的赞美与构建,是民俗文化小说的基本特征。民俗文化的稳定的结构形态,为小说审美提供了两相对应的文本结构的意蕴层式。表层上,它具有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展示惊世的人生图最的写实性审美功能;深层上,通过接受者对表象层的物态化民俗事象符码编写的解读,实现作家对民族文化心理的透视与文化建构,获得除表象层生活世相以外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16.
收在《且介亭杂文》中的《阿金》是一篇元小说。元小说理论虽然是西方文论家根据他们的那些具有先锋意识的小说家的创作实践所作的总结,但却恰到好处地可以用来说明《阿金》的特色,而且鲁迅的这一创作实践大大早于西方元小说作家,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中国当代年轻的作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水浒许》是一部伦理小说。孝是其伦理思想的基石,好汉们由事亲之孝,到事君而显亲耀祖的大孝,成为众好汉追求青史留名的内驱力;忠乃立身之本;仗义疏财是其推崇的最高美德;这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芸芸众生的伦理意志  相似文献   

18.
以先锋姿态步入文坛的北村,由于与基督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发生创作转型。对基督文化“罪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创作中充满了苦难与罪孽,对基督文化“爱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的创作中充满了信仰与救赎 。皈依基督或许可以说仅仅是一段个人经历,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意义却决非一个私人事件所能包容,它超越了有限生存与现世关怀,而具有了无限可能与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中的酒店茶馆不仅具有其本身固有的叙事空间的功能,而且,作为旧中国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的缩影,在封建市镇中,还承担有一定的诸如透视、舆论与政治、倾听与见证等文化功能。酒店茶馆仑正是以其平实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生命形态,赋予了鲁迅小说思想的具象呈现与艺术的至深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纵观当代情爱小说发展演进的历史。从提倡妇女解放、讴歌婚姻自主到呼唤爱情的位置。从对左倾路线压抑人性的控诉到对爱情、婚姻与伦理道德关系的反思,从情爱表现到性爱表现的转移,无一不是当时社会政治风云变幻的折光,无一不受当时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自然地,当八、九十年代,西方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纷至沓来时,这一时期的情爱小说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带有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因素。本文试图从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两方面阐述八、九十年代情爱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