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小说是作者用文字编制的一副“放大镜”。透过它,会让你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亮点,也可以是暗点;可以是能够描绘的,也可以是只能用心去感应的……总之,小小说必须经过作者提炼生活的某一个  相似文献   

2.
抓住“纲”,理清“目”,是初中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初中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阅读训练,培养学生抓“纲”理“目”的基本能力。文艺作品不能“直说”,要用形象和画面显示真理,动人以情;议论文可以“直说”,它用严密的论证阐明真理,晓人以理。因此,教学议论文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所“直说”的基本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即作者要“证明什么”;接着引导学生找出作者论证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什么,即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的;进而引导学生研究作者运用论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具体过程及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平等: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作者提出:人的本质特征,构成了人必须发展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压力;“人的平等”,主要是指人在发展自身时其权利和责任上的平等。然后,作者试图阐明:“人的发展平等”,是特殊教育获取物质资源的思想基础,因而,它也是“人道主义”之外,特殊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写作是一种表达,它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二是作者的主观认识。如果所表达的是经作者认识了的生活,则文章便成为记叙或描写;如果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则文章使成为理论或对某种事理、规律的说明。这二者是紧密联系,浑然一体的。没有深刻、透辟的认识。所写的生活只能是“杂货摊”、“流水帐”;如果没有真实、丰富的生活原料作基础,则所写出来的“认识”也只能是干巴巴的几条筋。要想真正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在这两项“基本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联想是诗歌的翅膀,作者借助它完成了物境、情境、意境的创造,读者也必须利用它“入诗”进而完成“再创造”。联想就像显微镜,通过它我们能看到作者内心的最细微之处;也像放大镜,能透过有限的意象看到更广阔的天空;还像望远镜,可以联结时空,纵横千古,由此及彼。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挖掘诗歌的内涵。本文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来谈谈在诗歌鉴赏中运用联想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国际意识的教育 ;素质教育处在“重生存生活方式”的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完人教育” ;素质教育处于“多元化”时代 ,它必须是能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文章缘情而发,倾吐着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惟有如此,文章才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文以情动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心血,倾注着作者真切的感情。中学生要想写出动人的作文,必须先走出假大空的误区,用自己的文字去写自己的心,去写自己的情。情感真所谓情感真,是指学生所表现的情感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自己编造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这句话十分明确地阐述了情感真的重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真是美的…  相似文献   

8.
写作角度也就是作者选择和处理创作素材的着眼点。明人董其昌在其《画禅堂随笔》中说:“山行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他以画树为例,说明一个客观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它,而作者必须选择最适宜“入画”(足以表现“奇”)的某一“点”;这  相似文献   

9.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为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譬如罢,洋服青年拜佛,现在是平常事,道学先生发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几分  相似文献   

10.
一、观察与阅历对写作的意义观察与阅历,是指作者写作的信息依据与经验基础。它是写作活动的基础环节,因而是写作学必须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写作的本质乃是一种表现。它要求作者把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作为对象来把握,并通过文字处理呈现为文章。传达到读者那里。在这过程中,观察与阅历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起点与动因。对作者来说,它是决定其写作活动成败高低的一个必要条件,虽然并非充分条件。文艺写作界常说,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有生活”“没有生活”。科学写作界常说一部著述一篇论文“有依据”“没有依据”,这些都是人们对观察与阅历作出强调的通俗提法。  相似文献   

11.
茅盾的日记体小说《腐蚀》是抗战“胜利后一本最受欢迎的书,也是一本被人家带着手令,到书店去‘禁售’的书”.作者用“腐蚀”作书名,是因为他看到当时“尘海茫茫,狐鬼满街,青年男女为环境所迫,既未能不淫不屈,遂招致莫大的精神痛苦,然大都默然饮恨,无可申诉”,故发表以“腐蚀”为书名的小说,“聊以概括日记主人之遭遇”.《腐蚀》用第一人称写作.既叙又议.它不同于一般小说,它可以纵横驰骋;在语言上又必须不同于一般小说,“以假乱真”,以致使“天真的谈者写信”去问作者这“日记”是否真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强化思路教学●李秀珊袁国超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必须摸清作者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就文章本身而言,了解文章里作者思想发展的途径最为切要。”他又说:“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是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他甚至强调...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国家的学术出版界 ,普遍建立了一套专业的、隐名的外部人审稿制度。“专业的”是指评稿人必须是对稿件的主题素有研究的学者 ;“隐名的”是指作者和评稿人互不知道对方姓名 ;“外部人”是指评稿人除编辑部成员外 ,还要选择至少两位与作者无关系的外部评稿人。为了确保“隐名” ,出版机构规定作者需要寄来几份稿件复印本 ,且只能在编辑部留作存根一份复印本上写有个人信息。但有些作者还是会通过在文章的引文和注释中频繁提及自己的著作或观点的办法 ,来暗示自己是谁。对此 ,出版机构又规定 :“自我引证”时 ,必须用第三人称 ,否则退稿…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理清两种思路,即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教者的“教学思路”。写作思路是指作者构思行为的轨迹,它以文章结构为外在表现形式;“教学思路”即教师处理教材的思维轨迹,其实质就是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尽可能真切而深刻地领会课文的“写作思路”。两种思路有密切关系,但不可混为一谈。教学参考书分析的往往是作品的写作思路,只能供作“参考”。教师理清文章的“教学思路”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一篇文章的有关知识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那必须对教材烂熟于心,对学生心中有数,并且要精心设计出具有语文特色的引人人胜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青年必须掌握科学》,是一篇思想性、知识性高度融合的典范议论文。如何才能经济有效地教好这篇课文呢?我采用了“抓住文眼,理清全篇,落实教学重点”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审题探旨,抓住文眼。《青年必须掌握科学》这个命题是论点式的,它鲜明地亮出了作者观点。所以鲜明,是因为在“青年掌握科学”这个主谓句中嵌进了“必须”这个表示作者看法和主张的状语。抓住了这个文眼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迅速弄清了“必须”即“情理上必要”的含义。二、揣读交流,理清内容结构。在把握了文眼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德治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必须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二是“以德治国”思想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南;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以德治国”方略,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德治环境;四是坚持“以德治国”加强精神建设的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这种读应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那种浅尝辄止的“挖井式”阅读模式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18.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杂剧家、散曲家、时称“曲状元”后列入“元曲四大家”的马致远所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它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游子漂泊天涯的羁旅之情,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愁思,在艺术上具有诸多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9.
<正>物意契合,这里所说的“物”即由诗人捕捉到的来自于客观世界的“物象”,它是客观的,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物象”一旦进入作者的构思,就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文本(一)“风雪夜归人”,究竟是“作者”归,还是“他人”归?笔者认为,“归人”不是“作者”,而是“他人”。理由有三点:1.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宿”意为借宿。它告诉我们,作者是因遇上风雪而借宿芙蓉山主人家的,这就表明他是“客人”,不是“主人”;他是“路过”,不是“回家”。因此他只能是“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