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观深受法国印象主义批评和西方科学实证思想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健吾在批评中以作者中心论为基础来分析作者与作品、作者与时代关系等方式是源于中国古代诗学中"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正是受益于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的滋养,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才形成其独特的型态。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的早期文学评论,以印象主义批评和散文鉴赏式批评话语独树一帜,在主流的现实主义社会人生批评话语语境之外,获得了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李健吾早期文学批评坚持人性批评,着重于作家创作主体论,坚持批评的独立性,从而力求批评的公正,同时,李健吾较多地采用比较的方法,构筑自己的批评世界。另一方面,他以左翼作家、革命色彩作品为批评对象,关注社会责任、时代历史,表明了作者文学批评开始转型,而这种转型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不仅对李健吾的小说和戏剧创作重视不够,而且更无视他在三、四十年代所进行的积极有效的文学批评活动。我们现在认识他,估价他的文艺批评的价值,显然是有意义的. 一如果说作为一个剧作家和小说家,李健吾还未充分地显示自己的个性,那么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他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领域里是最有个性、最有风格的一位。他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学批评关注的焦点从作转向本和读,后现代主义提出“作之死”,推翻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中心论,但是主体的缺失却使学研究和评论陷入语言表征的危机。在新的世纪反思叙事学创作主体的作用,通过对创作主体的审美反映过程、审美心理定势以及叙事方式等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作并没有死,他只是“无言”于人的异化和社会的困境。然而作的退隐、意义的消解导致学艺术的合法化危机,从学研究的本体论和目的论出发,我们应当重建创作主体的地位,并藉此在被解构了的本废墟上建构新的思想,寻求相对确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创作题材、表现手法、创作功用和作家定位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和弗洛伊德的文论主张,认为关照和弘扬创作者的主体精神是两者的根本联系,两者同属作家中心论,而在无意识、非理性的探讨方面,后者比前者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6.
罗杰斯在心理咨询中提出“患者中心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在教育领域提出“学生中心论”思想,其核心是在教育活动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发挥其主体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上,这一思想对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知行统一,进而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等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是在中外戏剧艺术基础上反映中国社会的问题,描绘和表达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李健吾以其独特的戏剧美学成为现代戏剧史上的著名剧作家。本文重点探讨莫里哀喜剧艺术对李健吾戏剧创作的影响,阐明李健吾戏剧的特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9.
主客二分是主体哲学的主要特征,它导致了德育师生关系的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是其第一个表现形态,学生中心论和双主体论是挑战教师中心论的产物,它们力图重构德育师生关系,赋予学生主体性;但是,局限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它们并不能真正实现德育师生关系的优化与和谐。交互主体超越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具有主客对立所不具有的特征,其特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交互主体蕴涵着平等沟通、交互主体关联着生活世界、交互主体实现了意义互构,从而真正表达了主体与主体关系模式;因此,交互主体将为德育师生关系重构提供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李健吾,中国现代文坛的"多面手",创作领域涉及小说、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翻译及法国文学研究等,尤其是在戏剧方面成绩斐然。他一生创作和改编了40多部剧作,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三十年代中期到解放前是李健吾戏剧创作的成熟期,这期间他创作了一大批代表他艺术成就的戏剧作品,并改编了莎士比亚等外国名家的许多剧作。他的作品描写现实,探究人性,表现人物性格,努力实现戏剧本土化,字里行间表现出他的细腻真情。李健吾成熟期的戏剧创作思想意蕴丰富,散发出他所独有的韵味。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理论克服了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交互作用,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尊重、协商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关系,突出强调了区别于传统“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教师主体地位,认为民主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应该是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下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20世纪观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的回归。这种诗学观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提倡的以无我之心观察万事万物不谋而合。这种“无我”之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中心论和情感中心论,从而建立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共时的互相响应。  相似文献   

13.
以揭示人性为旨归,向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不断掘进,始终是李健吾戏剧创作的核心追求。这一倾向在其成熟期剧作中主要体现为通过“善恶博斗中的挣扎”、“压抑中的痛苦灵魂”、“多重矛盾中的困惑与选择”和“情结”等四种心理类型来具体展示当时生存境遇下被压抑的人性真我,揭示人性由回归的曲折历程。关注个体主观心理世界,由人物内心矛盾谛视人性,是李健吾剧作的独特之处,也是他对中国话剧和新文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王茵 《文教资料》2012,(26):42-44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评论家兼文学家学,他以发现自我、创造自我为理论内涵,以直觉性、情感性为批评形式,以诗意化艺术化的语言格调,建立了一种中国化的印象主义文论。本文旨在结合李健吾的具体批评文本,对从作者独特的话语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指出批评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高扬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常被人归诸印象主义批评。而事实上,印象主义充其量只是其文学批评的表层风貌。就其批评理论渊源而论,李健吾不仅接受了法朗士等人的印象主义批评尊崇批评主体直觉印象的理论主张,同时更吸收了以圣&#183;佩韦为代表队的实证主义批评的科学求实精神。就其批评的特质而言,李健吾的文学批评,既饱含着独特而富有灵性的艺术感悟,也表现着对批评对象准确而独特的理性分析。主体的直觉印象与理性分析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李健吾和丁西林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擅长喜剧创作的成就卓著的剧作家,作者从喜剧观、喜剧形态和喜剧文本三个方面论述了二人喜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是教学论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学说,如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论、主体主导论等。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是什么地位,我们可以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找到答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才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李健吾的诗学批评是在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新诗的批评中确立的,是对中国新诗现代化趋向的呼应,其同现代诗的契合之处,在于对“纯诗”的追寻和倡导。在具体批评中,李健吾注重对作品的整体审美接受,先形成“独到的印象”,再“形成条例”,基本原则是强化主体意识的“自我发现”,深入作品内部的文本分析,立足建设目的的自由批评。李健吾强调诗人的经验和批评家的经验双向交流,具有现代批评精神;同时,李健吾又强调诗学批评对诗歌作品的审美超越,可以包括阐发关系、互补关系和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把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归结于人类中心论,无论是从历史维度、现实层面分析,还是就理论形态转换过程透视都有失偏颇。作认为,必须批判的态度去超越和扬弃建立在近代工业明-人类强大主体经济王国基础上的人类中心论,新人类中心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高扬人的价值理性,它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念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李健吾的戏剧创作一方面贴近社会大众,把握平凡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一方面也许是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又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以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方式架构戏剧,并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从这两方面综合来看,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有其独特的风格.文章试分析李健吾的独幕剧<十三年>中的人物和剧情架构,探寻李健吾剧本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