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倪洪劲 《考试周刊》2013,(77):43-44
想象力是无法教会的,但可以被激发.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深远的意义.现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想象力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需要,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重视学生个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  相似文献   

3.
本文紧密结合作文教学实例,围绕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密切关系、培养想象力的可行性及培养想象力的具体方法展开分析,认为培养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缺欠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如何培养小学生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抓住文中空白,丰富想象;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结合习作教学,培等来培养。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徐倩 《考试周刊》2014,(95):179-179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专业课程掌握能力,培养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结合经典模型,利用合理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强化课程学习效果,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下面是我从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谈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7.
杨焕玲 《考试周刊》2012,(23):43-44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通过丰富表象、开阔想象,培养情感、激发想象,加强训练、强化想象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杜芳 《现代企业教育》2008,(14):229-230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实践“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想象力的训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从朗读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作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期是发展人的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又是一个主要的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课堂上充分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以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与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1.
孔令燕 《学周刊C版》2014,(2):181-181
语文教学对于普及语文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阅读已经成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不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包括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具有不同寻常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问题”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把题改编为开放性题.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全方位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灵感,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学生的意识表象中经加工而创造出形象,是语文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可通过精心设疑,激发想象;重视朗读,激活想象;填补留白,丰富想象;改写创作,拓展想象。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利用语文教学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较快的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5.
周静芬 《教师》2013,(9):64-64
写作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想象力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教师要善加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也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着力对阅读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探究,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旨在树立一种新观念.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思考和共同探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教师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想象、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佟彩华 《时代教育》2010,(2):214-214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以直觉行为活动的美术课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果引导得法,孩子们的想象会如鱼得水,自由畅快,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内在的动力,而且独立的不由自主的参与到创作活动。笔者就几点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课堂教学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林跃生 《考试周刊》2012,(85):43-4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散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一剂良药。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梯度教学、多媒体教学、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