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森 《考试周刊》2010,(40):171-172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起点低、基础较差、思想问题多。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经受不起打击,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想办法逃避.如果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则学生毕业后在工作时遇到变化难以应付。本文作者提出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训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育理论滞后。当前,由于受高考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体育又不在高考范围之内,因此,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现象,致使体育教学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中处于薄弱地位。甚至有的学校不开体育课,即使开了,在体育教学中也仍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只注重教与练,注重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而忽视学与练,忽视学生的身体锻炼;只强调增强学生体质,而不注重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与自我锻炼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起学生对体  相似文献   

3.
倪红 《农村教育》2005,(5):52-53
“学校体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不仪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需要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更需要渗透在体育等课堂教学中。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效果产生影响.更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体育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以教学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练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郭新峰 《河南教育》2009,(10):22-2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做好体质储备.中等职业学校最大程度的利用区域内的体育教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安阳市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因而提出在一定区域内整合现有资源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发挥中职教育体育资源的最大的教育效益,提高学员的职业竞争力。我省其他地市在中等职业体育教育上也普遍存在类似问题.希望本文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促进我省中等职业体育教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的发展,推动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体育的改革不只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和改动,而是更深地触及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观念的创新和发展.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而注重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又是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运动学习乐趣,积累小的成功为大的成功,以形成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志向和学习自信心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进行着体育教育。我国以往的学校体育教育只强调身体训练.忽视了对身体的合理养护和健康指导。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研究,构成了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结构设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7.
盛辉 《考试周刊》2010,(22):166-166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之结合是今后学校体育整体化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方向。现代意义的健康,已不单纯是身体无疾病.还包含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只注意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传授.把对学生的培养仅限于机体的生理方面.很少注意到其心理方面是否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8.
郭桂彬 《师道》2014,(3):13-14
受竞技体育浮躁和功利的影响。我国现在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些中小学的体育课往往流于形式.或只重视考试科目训练.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学生对体育锻练的兴趣大打折扣。这样的体育锻练已失去了其本身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健 《考试周刊》2011,(91):144-144
一、课外体育活动的地位及其形式特点 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除体育课外,学生在业余的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也有专家认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外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体育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早操、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使只具有本能和生理活动的生物的人,逐渐变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而在这一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体育的。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发育发展、提高机能、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1.
技工学校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范畴,学生绝大多数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就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起点低、基础较差、思想问题多.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经受不起打击,碰到困难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想办法逃避.如果学校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则学生毕业后在工作时遇到变化难以应付.本文作者提出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训练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高校开始重视体育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基础性锻炼,而不注重休闲娱乐,对于学生而言,反复进行同一项体育运动会产生厌烦心理。为了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本文将具体探讨休闲体育的概念,详细分析休闲体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在休闲体育视角下的改革措施,以给学校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端正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关键在于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观念认识。本文从这点出发,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展开探讨,从多方面入手得出了一些有效途径: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自我锻炼能力,以及“玩”体育心态;学校体育教育在规范的基础上多样化;注重民俗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等。  相似文献   

14.
王军 《考试周刊》2010,(45):131-131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因此,学生缺少体育科学知识,对体育的目的任务不明确,对体育这门学科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那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又从何谈起呢?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一门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放松身体与精神的课程。然而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致使大部分初中学校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身体素质教育,导致现代学生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人文精神教育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全文在回顾我国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研究得出未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一、从体育课中分离出来,开设专门的武术课.二、人文教育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发展之路田、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体育教学能否全面地贯彻创新型教育是关键因素。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主要有: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教学方式突出主体性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合理使用,体育教师注重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考核体系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体育学科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发挥体育这门学科的功能与作用,已成为教育者研究的重点。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能只注重体育技术的传授以及练习的数量,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提出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王维平 《考试周刊》2013,(71):109-109
高中生体能测试合格率下降的问题应当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并进行专项研究,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探究解决方案。导致高中生体能测试合格率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学生强身健体意识不足,高中阶段学业负担过重,体育学习投入程度不高,领导重视程度不足。学校与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锻炼重要性教育.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科学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注重体育教学改革,打造生动丰富的体育课堂;切实转变传统的理念.理解体育促进智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