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社会文化与汉语词汇关系密切。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汉语词汇的发展,也引起部分汉语词义的变化,某些社会文化现象的消亡导致部分汉语词汇的消亡;同时,汉语词汇对社会文化也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在现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个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仅从数字"七"来看,这种差异性就表现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七"有吉凶两方面的涵义,也更多的与女性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代表了神圣和吉祥,甚至进一步延伸到法律和道德领域。形成这种差异性有单双数崇拜文化、谐音联想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的原因。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七"不同的理解上,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以求在这个侧面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工会文化场馆多数成立于计划经济时期,特定的服务对象是工业企业职工。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成为工业生产组织的成员和城市的"新住民"。这部分人与其他企业职工或城市"原住民"一样,有着文化方面的需求。工会文化场馆应当主动承担起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权静 《科教文汇》2013,(22):173-173,175
随着网络信息媒体的不断进步,当今世界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各种"微产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大学作为多种思想文化的发源地和集散地,首当其冲地受到多元文化影响。我们不否认多元文化为大学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多元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芦晓谦 《今日科苑》2010,(12):166-16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得到空前的发展机遇,各地市纷纷以各种"缘由"来增强自己城市的文化品位,于是就出现了今天盲目建设博物馆的情形,而此举也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因此,面对此种境况,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一系统、冷静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专业文化环境对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校在最近顺利通过了江苏省"省级电子实训基地"视导,专家对我校的专业文化氛围评价较高,本文就实训基地文化环境建设的经验做一个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7.
盘旋 《中国科技信息》2011,(6):111-112,120
《菊花与刀》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具有"菊花"和"刀"所象征的二重性特点的日本文化面貌。此书作为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一向被认为对美国战后成功地接管日本提供了正确的分析,是人类学应用的成功例证。本文在肯定《菊花与刀》的学术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同时,重新审视人类学应用的这种"成功",并反思作者所持的文化特殊论立场客观上产生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写实绘画受到西学东渐这一变革的影响,中画和西画各有所长,二者虽然精神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对写实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写实艺术和西方现实艺术开始了他们艰难的磨合。写实主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紧扣"笔墨当随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王艳滨 《今日科苑》2009,(22):261-261
"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是对人类认知活动中模仿现象的一种说明。"语言模因论"将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用于语言研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模因论启发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模因作用,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度。  相似文献   

10.
杨峰 《科教文汇》2010,(10):200-201
引借"对话"二字,谈橱窗文化"生物之本"。橱窗展示从单一、单向的产品效能性展示到品牌形象与时尚文化展示,甚至涂抹掉了商业和艺术之间的界限。本文试图从不同要素之间的"对话"展开现代橱窗设计的特点,以全新角度解读橱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铜仁市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对立足发展倾力打造铜仁“龙舟文化”旅游品牌和“龙舟文化”促进了铜仁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研究,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铜仁“龙舟文化”的发展态势,抓住机遇,扩大影响力。倾力打造“中国西部名城”、铜仁“龙舟文化”旅游品牌,借助“龙舟文化”这一特色活动,促使铜仁市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真正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铜仁市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汉宗 《科教文汇》2012,(18):23-24
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科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亦给人类带来了种种困境和危机。现代科学的异化所造成的,已经不仅仅是科学自身的危机,而是包括自然、人和社会的全局性危机。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发展的主体,其伦理使命在于:以合理的道德诉求规约现代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融合、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以及人类自由的实现,从而超越“科学危机”,实现科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姚郁晨 《科教文汇》2014,(8):38-38,40
深受“有效教学”理念影响,课堂提问日益成为教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甚至被人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课堂提问不仅能在知识教学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功能。唯有坚持认知的、社会的和伦理的三位一体功能观,课堂提问才可能全面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5.
侯强 《科学.经济.社会》2010,28(4):122-125,130
文革时期,在科技领域内由"反修防修"口号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是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错误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科技和法制建设,使得中国社会现代性因素呈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科技法制建设完全中断并进入了悲剧时代。历史告诉我们,文革对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批判,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哲学发展繁荣,意义重大。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惟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作为文化组成之一的高校哲学,其发展繁荣亦如此:惟有“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方能“哲学自强”。本文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两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实现“文化自强”的观念条件,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倡“哲学自觉”、“哲学自信”,探讨了实现高校哲学发展繁荣之路的主体意识障碍破解及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许婷  李江华  李新立 《科教文汇》2014,(26):181-182
长期以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对大部分体校学生来说是一对矛盾,体校在培养运动员时,往往注重运动训练,忽视文化学习,这正是困扰我国体校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之一。本文笔者作为一名体校文化课教师,从业余体校实际出发,对“体教结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可操作性的对策,旨在帮助体校学生提高文化学习,加强“体教结合”,从而促进体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用鲍尔格曼的"焦点物"理论的视角,对新疆坎儿井在现代文化背景下角色的转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新疆坎儿井的地位由"焦点物"到被"等价设备"所替代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手段"和"目的"分裂所造成的一系列环境、心理和社会问题。为了弥合这种裂痕,文章就新疆坎儿井的案例提出拯救和保护现有坎儿井的措施之一构建坎儿井"焦点实践",使人们在现代化背景下能够再遇"焦点物",回归生活的深刻性和完整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宜强  李桂红 《科教文汇》2012,(6):94-94,144
只要我们仔细深入探究,每一个中学数学问题都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正所谓"殊途同归"。这种"一题多解法"对于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掌握"一题多解法"后,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关键是观念上的思路转换,真正从典型工作任务的岗位要求、能力标准出发,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课堂上的学习”和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并系统化。同时,在开发实施的每个阶段,按照任务清单的要求,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的转换,从而让学生获得综合的的职业能力,成为胜任社会和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