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悠悠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形成了中西美术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以上两大绘画体系各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征.西方艺术尚形,而中国艺术尚意;西方艺术重再现、重理性,而中国艺术重表现、重感性.通过中西美术比较,既可以找到其不同之中的相似之处,进而找到这些相似之中的不同,从而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中找到自身文化上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于中西方绘画存在的区别及融合艺术,我们要辩证地、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去认识、理解。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本文将简要的运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对中西方的绘画艺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相互借鉴、吸收、共融,推动了绘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发展。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绘画理念,同时又涵盖着油画本质特征的写意油画风景更能融汇中西,有着较强的艺术生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着未来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华侨之乡”——开平,有着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经过长时期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开平积淀形成独特的民间信仰文化。开平民间信仰文化最显著的特色是信仰虔诚,人神共居,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6.
史户利 《陕西教育》2005,(10):42-42
中国油画历经几代油画家的探索和实践,他们对西方油画的传统采取的学术态度、文化心理和学术方法,大致分为二类:一部分画家有比较厚实的中国文化艺术修养,对西方油画采取学而兼融中西之法;一部分画家由于文化和理论上的不足,采取对西方油画某家某派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的效仿,在很大范围内出现从一种模仿到另一种模仿的怪现象。中国油画要发展、要成熟,除了要学习和借鉴西方油画的精髓之外,更重要的是确立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7.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和民族器乐改革家。他的二胡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同时吸收西洋音乐的优长,他的艺术贡献在于汇通中西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单伟 《考试周刊》2010,(2):49-50
艺术要与时代相适应,任何时代的艺术,都要建立在与自己时代相适应的基础之上。现代社会朝着多元化发展.强烈冲击着中国油画的发展,由于一些非主流文化及颓废粗浅文化的渗入.中国油画产生了未曾有过的困惑。中国油画要想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必须把民族精神融入到油画创作中.将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油画展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它的发展有一整套完善的美学理念,这种美学理念影响并指导着中西传统绘画的发展与创新.而中西传统绘画美学由于中西方在思想源流、文化内涵、技巧方法上的不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绘画美学客观的比较分析,对加强绘画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西方绘画美学比较体系的建构也有利于互相取长补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西方民族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0.
"意境"这个词最初是用来描述文学作品的境界和情调,表现抒情作品中开拓的想象空间和虚实相应、情景交融的美好形象。后来逐渐延伸到对绘画艺术的肯定。虽然意境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提炼出来,却通用于所有的绘画艺术。发源于欧洲的油画,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成为西方人探索美和认知美的一种重要手段,于16世纪经欧洲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传入中国。本文就中西方油画不同的发展历程以及色彩构图表的现区别上,探讨中西油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画风景中的山水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论述油画风景的中国化,是引进、碰撞、融合、创立、形成流派,这样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山水油画”的成功必须从中西艺术的两座高峰中入手,掌握西画色彩之精粹,修行中国山水画之精神,在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渊源中寻找出路,才能造出具有中国山水精神的油画风景。  相似文献   

12.
王星 《华章》2013,(32)
当代油画的审美价值构建对提高艺术创作者对油画艺术审美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当代油画的审美价值也有助于认识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促进油画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当代油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大众审美艺术消费是推动油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动力。掌握油画艺术市场新形势下的变化,是把握油画艺术品消费的基本依据。当今社会艺术与产品相融合已经是当代人的主要消费理念。保定的油画艺术市场多元化发展为艺术品走进人们的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吴冠中先生认为:绘画艺术属社会科学,体现的是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因此,发展绘画艺术不能模仿或照搬,中国画的中西结合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与西方的艺术思维进行互补,才能真正达到本质上的结合。而不是形式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油画自传入中国以来,就成为我国的一大画种,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中喜爱的画种.在中西绘画的交融中,中国艺术家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面对两大文化体系,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保持着继承与创新的发展,共同为人类的文明创造出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5.
学界许多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或中国美学等的探讨,都是建立在中西对立这样一个理论预设上的。所谓中西对立,意味着三个东西:1.中西比较是比较研究的主流,甚或全部;2.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性质必然相反;3.中国的、甚至世界的出路就在于中西融合创新。中西对立这样的思维框架只是近代历史的特定产物,并不能作为不可质询的理论前提。现在,正是我们要对这一思维模式进行反思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演进是建立在文化更迭的基础上的,中西方涉猎的文化背景不同,衍生出来的社会文化和相关的文学作品及欣赏心理就不同。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进步,高潮迭现。中西方文化为了更好地充实自身,不断地将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本语,试图在他国的优秀文化中找到对本国文化历史有启发的部分。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西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时间和文本类型上的差异,本文针对中西翻译高潮文本类型的分析,对中西翻译高潮时期的不同文本类型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7.
张胜冰《诗性与理性》一书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高度去透视中西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实,并力图论述中西文学批评理论的本体精神,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探索,也是一种具有冒险性的探索,但这又是值得去冒险的有益的探索。因为对文学批评现象,不仅要明其当然,还应明其本然。如果说能够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中西文学批评的本体精神,哪怕只是求出其近似值,也可谓是功莫大焉。诗性与理性形成的哲学渊源和文化背景,显示出中西文学批评本体精神的差别,这不是人为的区别,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比较研究不仅要研究比较双方的差异,还应找到他们之间的相同以及相互交融的可能。张胜冰的比较研究方法,不是那种机械类比,单纯寻找异同的方法,而是从世界文化的宏观角度,去探讨中西文化的对话与融合。这种方法,既可防止片面的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或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倾向,也可避免全盘西化,或完全排斥西方文化的极端主张。突破各种旧观念的束缚,从本体精神中寻找到中西文化融合的契合点,从发展中看到中西文化实现对话的前景,并且把这一趋势落实到文学批评领域去验证,这是有远见的思路,也是摆脱文学批评中的移植或排外论困境的正确出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文环境、哲学观等的影响,导致中西方在艺术观及画法上大不相同。随着科技的进步,地球空间的缩小,中西绘画也在相互影响,相互吸纳。走融合之路,是中西绘画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油画的由来及衍变,通过对几代中国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探索,指出要让中国油画这一艺术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由此来推动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中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首先要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在充分尊重自身民族性(个性)的基础上,要认真把握时代变迁、发展的脉搏,充分遵循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应坚持走"古为今用"不断从中华民族文化丰富的营养中汲取新鲜养分和血液,要坚持走"洋为中用",要充分学习、了解和认识我国民族声乐和西洋各种做法,各种流派,充分吸收发声技术、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之精华,为我所用真正培养出既能很好把握现代声乐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实现科学演唱,又能更好的继承,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精髓的,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中国民族声乐歌唱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