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无论经济、政治、文化……都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而作为这传承的载体--文字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笔下方正的汉字,我们的民族与文化都在不断地进步着。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学这颗璀璨的明珠记录了从古至今的先人的智慧。今天的人们的价值体系无一不遵循着古人的经验与教训,我们的文化从古而来,正如拾贝壳的老人,在年复一年的拾捡中丢弃糟粕,扬其精华。  相似文献   

2.
我们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千年的古国,既然我们以文明和文化著称,我们就能愧对这一称谓。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拥有很多世界文明的经典著作。那是我国古老历史的见证。一部五千年中国文化史,犹如一条滚滚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作为国学经典,深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已经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陈亚娜 《亚太教育》2021,(2):171-17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需要中小学生继续传承和发扬。时代不断变化,知识不断更新,在适应时代潮流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保证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与思想感情,对于目前的中小学生一代了解中国历史、培养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一代代中国人传承而来的,它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的精神文化宝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属于我们中国人民,也属于全人类,它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弃,需要我们每一代人都传承下去。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优秀文化一般从语文课开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承载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为了阻止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衰落,笔者提出使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教学,从而将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的同时还会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春莲 《江西教育》2014,(11):37-38
汉字作为世界上现今依旧沿用的最古老文字,因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而备受世人瞩目,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在越来越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今天,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着重强调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是为了传承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让汉字在传承中更加熠熠生辉”。那么,究竟怎样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这一目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中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汉字作为世界上现今依旧沿用的最古老文字,因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而备受世人瞩目,更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在越来越重视继承传统文化的今天,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着重强调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是为了传承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让汉字在传承中更加熠熠生辉”.那么,究竟怎样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这一目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中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7.
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自古以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起伏变化,传递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的基因和智慧的结晶,也蕴涵着生生不息的艺术生命力。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是靠口传心授一代一代传承的,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反映工匠职业态度和操守的工匠精神,它是传统手工艺得以世代传承的关键所在。在如今大规模的机器工业生产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缺乏创新的时代,更需要弘扬传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文明古国,老百姓一代一代地传承着饮食文明.然而,当食品生产的历史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走到今天,食品消费安全的问题,却困扰着人们的消费生活,使千万百姓面对一日三餐而担心、疑虑,这不得不让人警醒、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近年来,青少年的叛逆行为日益成为教育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2000年的“韩寒现象”,到2004年的“春树事件”,嘲似乎都在表达一个主题: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正在成为叛逆的一代,叛逆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在这个国家,年轻叛逆者的数目正在如此迅速地扩张,就像美国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名称:另类。这个词曾经是贬义的,意指品格低劣的流氓。而在今年最新修订的《新华词典》——中国最权威的词典——对另类的解释则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贬低的含义。”这似乎表明一个叛逆时代正在来临。今天,叛逆是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它,如何应对这一价值取向带来的挑战?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它蕴含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弘扬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弘扬传统文化知识,从小就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这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草原的辽阔、壮丽、粗粝和博大,铸就了哈萨克族宽厚、耿直、剽悍、英武的性格,也造就了一代代歌唱在草原的民间岂人。他们作为民间文学的歌唱者从游牧文化这个母体中孕育而出,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没有独特的游牧牛活,就没有深受游牧文化熏陶的民间演唱艺人,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能够欣赏到的文学作品。可见,民间演唱艺人研究在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哈萨克族文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在民间演唱艺人的研究方面,学界显得非常冷清,这与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术的实际状态极不相符。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近年来,青少年的叛逆行为日益成为教育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从2000年的"韩寒现象",[1]到2004年的"春树事件",[2]似乎都在表达一个主题: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正在成为叛逆的一代,叛逆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成长.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在这个国家,年轻叛逆者的数目正在如此迅速地扩张,就像美国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他们已经有了他们自己的名称:另类.这个词曾经是贬义的,意指品格低劣的流氓.而在今年最新修订的<新华词典>--中国最权威的词典--对另类的解释则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贬低的含义."这似乎表明一个叛逆时代正在来临.今天,叛逆是否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它,如何应对这一价值取向带来的挑战?希望今天的讨论能够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山东的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着罕见的生命力。山东地区的民间舞蹈的传承过程是随着时代而发展的。舞蹈教学是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直接方式。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以及山东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都促使我们要以谨慎的学习、继承和立足于创造性发展的基本态度对待山东的民间舞蹈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保存着民间的根本传统,而新的内容也时时刻刻在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不断丰富,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秦力 《上海教育》2002,(23):22-23
传承文化——教育的使命“高分低能”这一特珠名词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中渐渐沉寂下去,与此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常常敏感地捕捉到这样一些小现象:智力问答的主持人宣布正确答案“是苏轼而不是苏东坡”;旅行时能精确计算最佳路线却不会欣赏碑文题词——从这冰山一角中,有人惊呼:有知识无文化的一代出现了。也许稍有夸张,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15.
从《诗经》到《古文观止》,从《楚辞》到汉赋,文言文静静地流淌在中华灿烂的文化长河中,以它独有的风采传承着古典文明,绵延着代代文人的心曲,将后世之人带入那美妙的文化氛围.学习文言文,就是感悟中国文化的源头,感悟那一个个岁月长河中各领一代风骚的灵魂.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文言文并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这就需要从多方面人手进行文言氛围的创设.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件光耀璀璨的艺术瑰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武术被一代又一代中国武术人才不断发展和完善,汲取了百家之长,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皖北地区武术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当代中国发展武术文化的现状和价值,探讨了皖北武术文化发展的过程及其特征,深入研究皖北地区武术文化的传承策略,并提出了发展皖北地区武术文化产业科学合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文化或者说精神文化 ,她能够历经几千年而绵延不衰 ,如同血液流遍于我们的躯体 ,犹如江河灌溉于我们的大地。她既不是人为的挑选 ,也绝不是上天的注定。她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在与全人类所有文化相互碰撞、冲击、包容并蓄、消化吸收 ,最终被整个民族所接受传承下来的民族的精华。她久远地影响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道德、生活准则和行为方式 ,指导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甚至审美取向。儒家文化也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前进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凡属渗透儒家文化精神的光辉篇章 ,今天我们读来 ,总是那么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作为一名中华灿烂文化的传承者,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一代青年是使命在肩,工作使然。为此,在平时教学中,在点滴的人生行进中,我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并沐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特整理出一节作文课教案,展示我对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汉语中存在着许多与衣饰有关的熟语,这些熟语大多都不是停留在什么是什么的层次上,而是有了更多的拓展和延伸。这说明中国人对衣饰一直是非常看重的,自古以来,穿衣在中国人看来都不是随便之事。中国有悠久的服装历史,衣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对中国传统衣饰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卫艳丽 《时代教育》2009,(5):213-213
自古以来,我们都习惯用"一表带水"这个词语来形容中日两国的关系.的确,在文化传承上,对日本来说,中国是一位不可忘却的老师,相信不管是谁,都不会有异议.因为即使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日本国内,还是留存着大量昔日中华文化的踪迹--文字语言、建筑、宗教信仰以及国民的生活习惯等等.而在这诸多方面,最显而易见的汉文化影响就是文字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