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验主义后现代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是符号消费的象征行为。艺术、美学、文化与民间社会、商业活动互渗、交融于一体。后现代主义是这一社会经验的现象,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结果。由此经验研究出发,后现代主义的关键特征则是:艺术的消解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之而来的是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差异的抹平,消费和文化的平面化,人们沉湎于“能指”的狂欢而放逐“所指”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波德里亚,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大祭司”,是和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学者齐名的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之一。波德里亚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方面尤为著名。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指出:消费社会的前提是物的丰盛,人们不再消费物本身,而更多地对隐藏在物后面的意义或者意义的差异进行消费。本文试图揭示其消费社会理论的核心,即符号消费的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消费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迥然相异的形态,同时具备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性。从消费主义与生产主义的关系来看,它体现了现代化目标与后现代性手段的高度统一;从商品的符号价值和消费方式的文化意涵来看,它兼具现代性区隔加深和后现代多元融合的趋势;从生产影像制造欲望的层面来看,它依赖于后现代的心理需求和现代主义满足方式的相互结合。从消费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转型社会中的高度重叠和连续性,以及这种重叠对中国社会带来的经济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语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是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与消费社会的商品化逻辑、高度发达的科技以及媒介紧密联系在一起。后现代文化的平面化、无深度感、商品化和复制化的特点在后现代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示。钟少雄导演的《嘻游记》是后现代电影的又一力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伴随着后现代工业社会时代产生的文化理论和艺术思想,孕育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胚胎之中,却又是它的反叛者和解构者。因而,作为后现代主义美术,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视角。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就是它的思想上的反传统性和艺术形式上的多样性,以及它所阐述的美学思维理念及其“精神分裂式”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存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产、消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等都呈现出多元和无序的状态。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有力影响下,当下中国消费主义浪潮甚嚣尘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消费时代。消费主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青少年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作为“国民精神灯火”的文学,在消费时代应该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承担着怎样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从一诞生起,就有一种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角度对当代艺术加以透视,获得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关注的基本层面是:消费主义与后现代艺术,商品拜物教中的精神生态危机,技术复制与意义,后现代性问题与艺术危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企图探究消费社会语境中后现代艺术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研究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消费社会”是20世纪西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一个显性现象,也是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向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从大众消费向后现代消费的转向,给西方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为理论家们思考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提供了理论思维的素材。各个时期主要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并作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雅明的“闲逛者”意象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启迪我们探索后现代社会的消费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诗学价值和美学意蕴。通过探讨“闲逛者”消费文化的关联性,为我们阅读和分析城市文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1.
孙岿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5):99-102
消费一直是朝鲜族社会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劳务输出打破了原有社会体系的均衡,造成新的消费需求。“韩流”加速了外来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使朝鲜族消费的社会整合作用滞后于它的分化作用。朝鲜族消费文化变迁应该是由无意识变迁到有意识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应利用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杠杆”来指导和调节消费者的行为,促进消费者行为合理化,使其在社会整合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费文化是营销界和传播界当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以白领消费特征为代表的消费文化正越来越影响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白领消费文化以快餐文化为表现,以文化壁垒为特征,体现了形象消费主义的实质。以这一实质为线索,我们看到炫耀型消费、白领追随型消费与白领消费文化的相关特征,为我们全面认识当今社会的消费文化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韩困首尔W饭店的消费文化为例,阐述了当今社会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的原因及其发展,强调了消费在不同社会中对经济、文化的正、负面影响。对于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从生产逻辑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借用符号学研究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份社会的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服装消费文化中主流消费文化以质量型消费为主,并呈现消费升级和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态势;亚文化消费中享受型消费和数量型消费并存;服装消费社会阶层分隔不明显;多样性消费持续存在。服装企业品牌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控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明确品牌定位,以开放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第一性的存在 ,消费文化本质上只是我们反映消费而获得的关于消费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讲消费文化旨在强调消费者在消费中必须学习和运用人类认识消费的积极成果 ,增强消费行为的自觉性。把消费文化理解为优美的消费环境、具有文化味的消费资料和以此为对象的消费活动 ,会引起理论上的混乱 ,并妨碍消费文化指导作用的发挥和消费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以物为中心的全球化过程中,消费与文化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消费文化也无疑成为全球性文化问题。本文从文化与当前社会消费的互动关系中发现:一方面,商品消费中渗透着文化意义,符号价值淹没了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在文化视野中阐释消费,可以看出文化将是消费的终极意义和归宿。立足于以上的分析,将透视出这种文化视野中的消费分析即消费文化对于现今中国国情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消费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先进文化引领高校健康消费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消费社会的出现,大众消费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转型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研究最为重要与复杂的问题之一。当代大众传播与大众消费之间关系紧密,正是由于这一紧密关系促使大众消费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进而促进了商品拜物教、幸福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等级等四个方面的当代文化观念转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文化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为人们所关注。而文化消费与其他消费相比较 ,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分析文化消费与精神活动关系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当前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强调在文化消费的理念上要增强文化消费意识 ,在实践中要积极加以引导。对保证社会文化消费结构的合理 ,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消费既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自20世纪90年代起,消费经济学者对消费文化的研究开始形成热潮。探求社会过渡时期英国富裕农民群体服饰的消费,展现这些乡村精英群体的消费经济和消费文化,有助于深入考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活动所体现的物质文化、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及其对英国社会经济的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