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代武当山古建筑琉璃瓦件窑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武当山古建筑需大量的琉璃瓦件,此琉璃瓦件烧造何处?文章以新发现窑址以及琉璃实物为依据,与明代五龙宫、玉虚宫琉璃构件以及瓦件文字进行实物并联考证。  相似文献   

2.
静乐宫是武当山建筑群重要建筑之一,而静乐宫大殿是该宫的主体建筑。在迁建过程中.由于建筑方的偷工减抖.特别是技术问题而使其坍塌。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的八大道宫,现游人可见六宫,其中的净乐宫、迎恩宫因建设丹江水库,被库水淹没。为便于了解,研究武当建筑的全貌,特按明时有关资料,将所淹二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淹没于水下的静乐宫,占据古均州城之半,它是古均州城的精神中心,也是明代武当山大修道宫的首宫。从文化学、建筑学的眼光,探涉明代静乐宫的文化背景、形制特色,复建后的静乐宫的建筑鉴赏等问题,可以了解静乐宫丰厚的文化蕴藏,更好地对静乐宫建筑做艺术审美和结构鉴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名胜古迹中,特别是帝王圣贤的庙宇陵基前,保留着一些古代歌功颂德的古碑,它们同样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这些古碑常矗立在象一个大乌龟似的庞然大物身上,人们常称其为“龟驮碑”,意即“乌龟驮石碑”,有的地方甚至取名为“龟碑亭”.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从山下净乐宫玉虚宫到山上紫宵宫等八大宫,原共有12座龟碑亭,碑上刻着明代皇帝的圣旨.  相似文献   

6.
紫霄宫是现存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道宫。其宫观名称、风水选址、规制布局、审美鉴赏,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大凡提及武当山古代建筑,人们一般只知道是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这个数字其实很不确切,它只是就明代建筑说了一个简便易记的概数。甚至明代《太和山志》还只简略概括为三十三处。这样记载的原因是修志者以为规模较小的建筑不足挂齿,原保留下来的又不是当代的功绩,因此便统通省略,实际上,武当山古代建筑远远要比一般人所知的多得多,它经历了由唐开始至宋元明共四个朝代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是1986年底到“武当山古建维修领导小组”工作。职称是建筑助理工程师,专职负责技术和施工管理。再则武当山是我的家乡。所以对武当山古代建筑维修有所了解。一、简述前代建筑情况武当山,最早是见于史书《水经注》记载的名山之一,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它的宏丽建筑。武当山的古代建筑是道教活动场所,随着道教的发展和传播而营建  相似文献   

9.
任自垣是明初武当山的道士,他参加了明代《永乐大典》的编纂,是明代《道藏》的总纂官,是明代首部《武当山志》的作者。他是一位非同寻常的道士,他经历了明初的五个朝代,与三朝皇帝关系甚密。他幼入茅山修道二十余年,提调武当山十八年。从道录司右玄义到太常寺寺丞,他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儒学高道。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它们包括:武当山独特的道教建筑;武当山独特的道教信仰;武当山独特的道教文化等,因此,发展武当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  相似文献   

11.
武当遇真宫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遇真宫以奉祀武当高道张三丰真人而著称。通过探寻遇真宫的文化背景、风水堪舆的绝佳妙处、规制布局的突出特点以及艺术鉴赏视角原则,以其对遇真宫的文化做梳理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龙神崇拜是指将龙作为神灵来加以崇拜,通过对龙神的祭献,使之为人类造福。武当山五龙宫的兴起,与历史上祭祀五龙以求雨的习俗有密切关系,武当道教崇奉的五龙神有人格化的特点,龙神崇拜赋予了五龙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神秘的道教色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当山小铜殿图像解读,认为小铜殿通过建筑本身对三清神符号、南斗六星、北斗九星符号的忠实表现,及其鸱尾的特别形象,充分标示出其作为玄武大帝供奉场所的道教建筑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武当武术的文献资料并加以联系对比,结果发现了众多的以武当道教龟神命名的功法、招形名称,反映了武当武术中折射出来的武当道教文化内涵,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龟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对武当道教门派龟神的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也是武当道教的发祥地。武当山道教活动历史悠久,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武当山及其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洞等自然景现的命名,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蕴涵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武当山地名或体现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或宣扬了道教的神仙信仰,反映了道教文化追求长生久视、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武当山自然景现与人文景现圆融会通,辉映成趣,既增加了武当山的神秘空灵,也使武当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6.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道教圣地,但该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道教活动的影响还不大;武当道味不浓、道人素养不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提高对武当道教文化资源的认识;注重道教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以武当功夫为品牌,全力打造道教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明世宗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独具个性的皇帝,他生于安陆,长于安陆,十五岁以藩王入继大统,统治中国达四十五年之久。他刚刚即位就挑起声势浩大的"大礼议",他一生崇道,晚年二十年不上朝,专事斋醮祭祷。纵观他"忽智忽愚"、"忽功忽罪"的一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为人行政处处铭刻着汉水文化的印记。他建造明显陵,修葺武当山,设立承天府,为家乡留下大量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玄天上帝由物象神格崇拜到道教神格崇拜,是中国特有的宗教文化现象,尤以武当道教崇拜为甚。而玄天上帝崇拜在历代武当山志中的宗教文化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特殊地缘道教文化现象在武当文化中的一个反映,并且在山志各条目中贯一始终,成为本山宗教文化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