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镇江散记     
去镇江,原本以为导游一定会先让我们去看看远近闻名的"三山",没想到,却先到了梦溪园.梦溪园,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沈括先生的故居,闻名于世的<梦溪笔谈>就是在这儿写成的.梦溪园不大,看不出丝毫的宏伟气势,只有屋外屋内相似的两块匾,上书"梦溪园"三个草字,倒是透着灵气.进入大厅,黑瓦红柱,极为宽敞.有沈括先生的画像和生平事迹及年表,详细地介绍了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进步的政治家沈括及其蜚声国内外的名著《梦溪笔谈》,在“梦溪园”旧址兴建了“梦溪园沈括纪念室”。为了对学生进行富有地方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我们结合自然常识课教学,及时组织六年级学生参观了梦溪园沈括纪念室。这次参观,验证了自然课本中关于圭表、凸透镜、化石、石油等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如学生原来只从书上彩图中看到海螺化石,知道沈括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太行山一带的山崖中央有一层卵石  相似文献   

3.
张觅 《初中生》2018,(13):24-25
1086年,沈括已入暮年.他从仕途退下,归隐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在此,他闭门谢客,潜心著述,寄情于山水之间. 沈括在仕途上一帆风顺过.他曾任提举司天监(天文观测机构的最高官职)、翰林学士、三司使等高官,后来又担任了延州知州.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沈括因受牵连被贬官.几年后,沈括又因抵御西夏外敌不力,再被贬官,自此仕途之路彻底断送.  相似文献   

4.
《梦溪笔谈》系宋,沈括所撰。沈括,字存中,生于宋天圣九年(1031年),卒于绍圣二年(1095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宋仁宗嘉韦占进士,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迫隐居于润州(今镇江)梦溪园,记述了他多年来观察实践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撰《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为什么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中讲到北宋名的科学家沈括及其作《梦溪笔谈》的时候,提到了英国学李约瑟给予了沈括和《梦溪、笔谈》极高的评价: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此很不理解:这与教材的表述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教材中只是着重点出了沈括在天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先生与鼓楼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识陈鹤琴先生是在1923年。那年,他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我由甘梦丹老师介绍,去该园工作了一年多时间。以后我辗转到上海大夏大学任幼教科教师。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炮火迫及大夏校舍,学生毕业后该科停办。正在此时,已在上海工作的陈先生来找我了。他把当时鼓园的情况和我说后,就直截了当地提出:“这次我决定请你到鼓园去全面负责,担任园主任工作,因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辞去宰相的那一年,辽朝趁机派大臣萧禧到汴京谈判辽宋边界问题,提出无理要求。为了对付萧禧,宋神宗就改派沈括去谈判。沈括办事认真,而且精通地理,他先从枢密院的档案资料中把过去议定的边界都查清楚了,再画成地图送给萧禧看,萧禧才没话说,辽朝鲸吞宋朝领土的阴谋未得逞。沈括为了维护宋朝边境的安全,十分重视地形勘察。他曾利用巡视定州(今河北定  相似文献   

8.
秋天到了,树林里的树叶在等待着一场特殊的考试。柳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积极报名参加了考试。秋风先生先去考柳树。“呼呼呼”,随着秋风先生轻轻一吹,春天那美丽无比的柳树经不起考验,“长辫子”上的树叶开始落了:有的飘飘悠悠地不停旋转,有的随着秋风在地上连连翻滚。她那翠绿的美发顿时变成了没根的乱草,铺了一地。秋风先生眉毛一皱,就给它穿上了一件黄衣服。秋风先生见柳树不行,就去考验长得非常强壮的梧桐树。梧桐树被秋风先生一吹,树叶就满天飞舞了。秋风先生叹了一口气,失望得给梧桐树穿上了一件棕黄色的衣服。秋风先生又去考枫树…  相似文献   

9.
好问的沈括     
沈 括 (是 我 1031-1095 )国北 宋 时 的科 学 家 。 他 小 时候是个好问的孩子。 岁 那年, 他和 母亲 跟10随父 亲 去 福建 泉 州 。 船 要 启程时,沈括却 不见了。父亲立刻派 人 去 找。 原 来 他 没 有 走远,正在河湾 看鱼鹰捕鱼。他问渔 翁 :“老 爷爷 , 鱼 鹰 捕 到鱼,为 什 么不 吞 下 肚 去,却 要吐出来呢?”渔 翁 回答 :“这 是 经 过 训练的呀!”“怎么训 练的呢?”“先 用 绳 子 把 鱼 鹰 的 脖子系 住 ,这样 ,它 抓 到 鱼 就 吞不下去了。时间一长,它也就习惯 了 ,不用 绳 子 ,也 会 把 抓到的鱼吐出来。”“噢 ,原 来 是 这 …  相似文献   

10.
事情发生在春天。蜗牛妈妈对孩子说:“到小树林里去玩玩,树叶儿发芽了。”小蜗牛爬得很慢很慢,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林里的小树长满了叶,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采几只草莓回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深情回味过童年时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百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阅读     
诗言志.主要是通过意象的组合来呈现的。小说.则有人物形象及相关的故事情节。相比之下,散文中所写的多是印象。包括一些细节及场景等。因而散文的阅读也就得面对这些印象、细节及场景。先说印象,比如鲁迅的《从百革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写的:“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问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相似文献   

13.
“五一”长假的时候,我、妈妈、爸爸和弟弟一家人到浙江千岛湖去旅游。千岛湖那连绵不断的青山、碧绿的湖水和清新的空气十分怡人。爸爸说:“我们一起去渔家乐钓鱼吧!”“好呀!”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为何要到东京留学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呐喊·自序》找到答案,因为父亲的病,家庭日益贫困,需要把家里的东西典当换了钱买药。“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在这里鲁迅先生用了“侮蔑”一词,在鲁迅先生看来这是非常屈辱的,但父亲还是“魂系归去”,家庭一下子陷入穷困之中。在母亲的哭泣下,鲁迅先生“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去了在当时人们视为“将灵魂卖给鬼子”的南京水师学堂。总结一下的话,因为处于困境,希望走出困境,鲁迅先生才到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深情回味过童年时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  相似文献   

16.
邮递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先生,邮包单!”鼹鼠先生到邮局去领邮包:“噢,那是长颈鹿大叔寄来的。”回到家,鼹鼠先生打开邮包一看:“咦,这是什么东西呀?”鼹鼠先生背着邮包,到松鼠家去,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了一个邮包,请您看看,这是什么东西?”松鼠太太打开邮包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噢,布袋上有个小洞洞,里面的东西都漏掉了。  相似文献   

17.
我爱碧绿的颜色。绿色迎着春风来到我们的家园。春天,树变得更绿;夏天到了,树又成了深绿色;秋天来临,树变成了黄绿色。真是一个“变色狂”!可是到了冬天,绿色又消失了:原来她“藏”到大雪的后面去了,还真有趣。  相似文献   

18.
正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的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家里的藏书都被他读完了。他随父亲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沈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朗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老师读完之后,小沈括就请教了老师一个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才开始盛开,这不是很矛盾吗?"老师也解决不了小沈括的问题,就先宣  相似文献   

19.
某日上午,几位专家正在与园领导进行研讨,扩音器里响起了轻松优美的音乐。园长对大家说:“各位专家,对不起,孩子们开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先去‘帮班’送饭,请稍等一会儿。”说完,两位园领导穿上工作服,快速地走出了办公室。像是有谁下了一道命令,财务人员、事务员等也都走出各自的办公室,和园长一样,朝着食堂奔去。不一会儿,一盆盆热气腾腾的饭、菜、汤,送到了保教人员短缺的幼儿班里,并快速分发到孩子们的面前……事后园长介绍说:“一线”人员短缺不可避免,但是不能因此而影响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确保每个幼儿的安全,幼儿班里的老师就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孩子。因此,“一线”人员短缺,就需要“二线”人  相似文献   

20.
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 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宋代沈括《梦溪笑谈》中在这首诗里所说的“变弓”不是用来射雁的,而是用来拉胡琴的。根据史书记载,二胡的前身可能是“奚琴”,在唐代的北方奚族,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摩擦。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宴荣二山泡》中有:“竹引携琴入,花邀载客过”的诗句,说明唐代已有了弦乐的存在…… 二胡音色柔美而深沉,表现力丰富,它是中国乐器中的“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